? ? ? ? 我是八一年的,按說是八零初,也是比較早的一批獨生子女,性別為女。
? ? ? ? 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按現在算是事業單位和國企職工,特別遵守晚婚晚育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于是乎,咱爸在三十七周歲時,咱媽在三十周歲時生了我。為了響應計劃生育,生生的把后面幾個小弟弟妹妹,都給流了。就剩了我這一根獨苗。
? ? ? ? 我的爸爸是個事業型大男子主義男人,因為爺爺去世的太早,爸爸的幼年非常可憐,骨子的一直缺乏安全感可能和他早年的經歷很有關。印象中雖然沒有干出多大的個人事業,卻一直為社會主義奮斗著,他在一家國企上班,干著類似集團辦公室工作,經常是我沒睡醒他就走了,我睡覺了他還沒回來。不知道為啥這么忙,卻還這么窮,可能是時代的問題。這是一個脾氣和酒量都很大的人,做得一手好菜。思想上古板又老實,和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相似,愛了一輩子的國,學習了一輩子的毛澤東思想,卻終趕不上時代的發展,從頭到尾、從里到外都會被淘汰。
? ? ? ? 媽媽是個獨立、堅強又勤奮的女人,除了被婆婆欺壓了半輩子,更多的都是在為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家庭不斷的傾注心血。諸多變故和不順,讓她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操勞。在家這個范疇內,她努力改善經濟條件,做著也承受著更多,即使沒有大富大貴,也讓我們原本拮據的生活改善了很多,而這些本該是爸爸的責任。
? ? ? ? 奶奶是個性格很強的人,這種強,我不太理解,封建地主家庭的出身,加上爺爺的國民黨軍官身份,和二爺爺的地主身份,在解放后那個年代沒少挨過批斗。一個人帶著兩個娃,不但存活下來,還都有了正式工作,頗為不易,也顯得她非常厲害。因為她很厲害,我和媽媽從小就沒怎么看過她的好臉色,所以幼年的我一度很討厭去她那。
? ? ? ? 爸爸家的親戚中混的好的不少,但來往都不多,偶有幾個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辦事或找你辦事的。爸爸很關心他們,可對我來說,這種若有似無的關系,真的沒什么印象,也更少的來往。
? ? ? ? 媽媽家的兄弟姐妹們都是普通農民出身,樸實勤勞,對我們一家都很友善,就是傳說的那種有米送米,有油送油,有菜送菜,能幫則幫,沒事也會經常去看看你的那種。自然而然,我們走的也近,我對這些長輩非常親近,同輩更覺得像親姊妹。
? ? ? ? 從小到大,外婆家那些鄉下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都很羨慕我,因為我是獨生子女,可以穿只給自己做的衣服,買的鞋子,吃一份獨食,有一塊自己的生活空間,享受父母專注而唯一的愛。所有的這一切,在城里看似很正常的在鄉下的孩子眼中都是羨慕。每次回外婆家,哥哥姐姐們都會很照顧我,弟弟妹妹們也會跟我一塊玩,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的姑姑/姨娘就這么一個孩子,爸媽當是寶,外婆家的人更當是寶。
? ? ? ? 小時候就是在這種充滿福氣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無憂無慮,不缺愛。
? ? ? ? 時間過得真快,這會已經到了2017年。在爸爸中風偏癱的三年半里,首先是我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然后不到九個月就生了孩子,之后得知媽媽早在幾個月前就查出來肺腺癌四期。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當時的感受,如果用晴天霹靂形容,也不為過。
? ? ? ? 大肚子那會,大家都只是說媽媽是肺部感染,因為是肺科醫院,擔心傳染,大家不讓我去探視,所以都是老公一直幫我跑前跑后的去醫院看媽媽。孕期的最后階段人是有點懶散的,加上上班早出晚歸的我也就沒有多想,真的以為那就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去住院治療的。誰曾想是這樣一種毫無生存機會的絕癥。
? ? ? ? 二姨說我的福氣沒有了。是的,從爸爸中風后,就沒有了。
? ? ? ? 本就辛苦的媽媽,一人扛起了照顧爸爸的擔子。多少次,我們告訴她,你回家休息休息,我們來陪一晚或者請個護工吧。她總是說沒事,沒太多事情,就是看著你爸不摔下來,看著水吊完跟醫生說一聲,看著給你爸打點飯,沒啥事。可事實上,病危通知下了兩次,多少個夜不能寐,多少次扶不動爸爸撐得腰酸背疼。就這樣一個不到90斤的女人,照顧一個140多斤的男人,將近一年,終于累倒了。
? ? ? ? 我會后悔,因為婚前的自己只能晚上照顧一下家里,卻沒有足夠堅持請個白天燒飯打掃衛生為媽媽分擔的阿姨;后悔婚后做的太少,分擔的太少,讓媽媽孤單奮戰,最終因勞致疾;后悔沒有堅持讓媽媽體檢,錯過了最好的治療機會。很久以來,媽媽都有咳嗽的毛病,自己醫生出身的她,經常去藥房買點甘草片回來吃吃,休息休息就好了。如果她能早幾年體檢一下,也許就會發現肺部的問題,也許就會避過這一劫。如果沒有爸爸的中風勞累,也許不會激發癌細胞的加速發展。然而,這都是我的后悔,可惜沒有后悔藥。
? ? ? ? 事已至此,只能盡力照顧好兩位生病的老人,還有自己年幼的孩子。
? ? ? ? 父親中風后有很長一段時間,作息不太正常,話很少,人也不是很精神。但是這幾年血管好像通了點,神經好像也修復了一些,過去的記憶也都恢復了,連壞脾氣都回來了。除了一只胳膊沒有恢復,生活半自理,話不多,基本和常人無異。
? ? ? 母親的身體經不起化療,幸運的是科技發達,肺腺癌這種毛病有不少靶向藥。在我還不知情的時候,外婆家的長輩、姊妹們、老公都決定了讓媽媽服用靶向藥。這種藥,在當時沒有入醫保,一粒680元,連續吃4個月,有機會申請獲得政府贈藥。外婆家的長輩們每家都給了很多錢,生怕媽媽舍不得吃,我也是后來才知道,就這樣,熬過了第一次化療,開始吃靶向藥的媽媽從鬼門關被救了回來。
? ? ? ? 幸運的是,有藥可吃,不幸的是藥會產生耐藥性。這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刃每天讓我感到不安。我開始加入各大肺腺癌治療、家屬群,去了解、去學習最新的治療方法和靶向藥的耐藥解決辦法。有時候看的越多越彷徨,知道的越多越害怕。因為那個耐藥時間終將會來,我所有能努力的不過是讓她開心一些,盡量延長生命,提高最后的生存質量。冰涼的話語,想讓它有溫度的顯示出來,就需要改變她以往的一切,告別過去,才有可能新生。而對于一個操勞多年,家里還有個中風老伴,女兒又剛為人母的媽媽,怎么可能說放下就放下。
? ? ? ? 爸爸在恢復一年半后,越來越有脾氣了,經常為了工資卡給媽媽,覺得他沒錢買煙,沒錢出去吃飯發脾氣。嫌棄媽媽做飯不好吃,嫌棄媽媽在身邊不給她煙抽,不給他酒喝,經常口出惡言。這些都讓來看媽媽的舅舅姨娘們很心痛,而我不管怎么和爸爸說,最后也是不歡而散。媽媽是大病,他也是大病,沒人照顧不行,找人照顧卻不被爸爸接受,三天兩頭就趕走。可憐的媽媽自己才恢復好一點,還得照顧他。
? ? ? ? 每周和老公回去幾次成了固定模式,當時娃太小,老是跑不現實,都住那不夠住,和我們一起住,爸爸又不愿意。覺得沒辦法了,至少先幫媽媽恢復吧,把爸爸送養老院的心都有,可是人家也不愿意去。人說,家和萬事興,這一刻我終于體會到了媽媽一輩子的艱辛。這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啊。
? ? ? ? 無奈之下,只好每周跑回去幾次,每次回去做飯收拾,多備一些吃的,多做一點給媽媽省點力氣,讓爸爸開心開心。無論怎么做,總是做的太少,能分擔的太少。心有焦慮,卻無法改變。我時常希望自己有很多的錢,有很好的工作,讓父母得以頤養天年;時常在想,如果有個兄弟姐妹多好,可以彼此安慰相互分擔;可是眼前的一切背道而馳,困境如此明顯。
? ? ? ? 媽媽服用第一代靶向藥將近兩年的時候,最害怕的事情還是來了。耐藥性開始展現,病程開始進展。媽媽開始發燒,體重驟減,人也慢慢變得沒精神,吃不進東西,即便這樣,她還是總安慰我自己沒事。我開始還寄希望于只是冬天普通感冒,體質下降。可越來越嚴重的咳嗽,以至于到最后人都快起不來,才明白,已經耐藥了。醫生主張化療一次,媽媽有了第一次昂貴的靶向藥耐藥經歷,怎么都不愿意再換藥。我不斷的安慰她,有便宜的仿藥或原料藥,有很多病友在吃效果不錯。
? ? ? ? 第二次化療結束,媽媽差點兒沒了,恐懼感深深地襲來,都說這是早已知道遲早要來的事,可真的要面對,還是無法接受。開始找藥、買藥,讓媽媽下定決心,向死而生。這一次沒有做基因檢測,盲吃了第三代靶向藥的原料藥,當時的自己是沒有一點兒信心的。
? ? ? ? 這一次,我下定決心要把媽媽先照顧好,說通了爸爸讓他先過來,出院后媽媽和我們一起住,等恢復好再回去。然而,才住三天,爸爸就拄著拐杖一個人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回家了。當我們知道時充滿了訝異與后怕,帶著孩子追回去,卻無法再說服他和我們一起回來。我們帶著不安離開,卻只好讓他獨自在家。
? ? ? ? 媽媽出院后,和我們住在一起。我等這個照顧她的機會等了兩年。那一段時間,真的太珍貴,太美好。起初來的時候,因為病程進展,咳嗽很厲害,隔一會就會劇烈咳嗽,有種胸腔都被砸空的感覺。每每這時,兩歲多的娃就會輕輕拍拍外婆的背。那場景讓我忍不住想哭,最愛的、最珍惜的、最想照顧的兩個人都身邊,即使再難又有什么可怕的。
? ? ? ? 我把新的靶向藥給了媽媽,雖然賣藥給我的病友很負責,但我當時并不知道這個藥是不是真的有用。試試吧,不試死路一條,試試總歸還有希望。這一試過了半個月,走了點彎路,卻開始慢慢有好轉。可我始終不敢放松,吃的飯量、營養都要跟上,體質好轉一點就要就鍛煉,每天都在關心她的體重。能看到好的轉變是讓人充滿希望的,還有什么比生的希望更能召喚力量。
? ? ? ? 好在兩個月內爸爸一個人在家平安無事,安裝了監控,也讓人放心不少。除了安排好他的飲食,找人來打掃衛生,經常回去看看,不斷的和他周旋關于請阿姨、關于媽媽、關于錢的問題。只是同一個問題,每次答案都不一樣,久而久之,我的耐心也越來越少。
? ? ? ? 媽媽的身體穩定了一些,體重也在緩慢的上升。咳嗽少了,人也有精神了,每天不是去菜市場,就是在小區里散步。我一邊為母親的求生勇氣感動,一邊又為科技的進步感嘆。每天都很認真的跟媽媽說一遍,要認真的改變過去的生活習慣,要從新開始,好好對自己,好好吃飯,睡覺,鍛煉身體,為自己而活,莫操勞。只要自己努力些,熬過這幾年,再有新的靶向藥出世,即使現在吃的耐藥了,咱也不怕。雖然總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科技總是在發展,只要能比科技進步的時間活的久,總是就有希望的。
? ? ? ? 媽媽最后還是回家了,還是不放心爸爸一個人在家。也不愿意看我每天為了爸爸不安心。這次,爸爸經歷了兩個月的孤單生活,一時間也不反對找個阿姨,于是,請了阿姨回來,讓媽媽輕松一些,專心致志的調養好身體。而我們暫時可以喘一口氣,每次回去也不必太累。
? ? ? ? 生活總是這樣,一頭安定,另一頭就有事。媽媽的事情才剛剛安穩,老公伯伯又查出來了問題,緊接著而來的手術,照顧也是個問題。獨生子女的堂妹,剛畢業一年才工作,恰不在身邊。為人父,卻無法得到女兒的陪伴,在手術那樣的日子里有點兒分外悲傷。幸好身邊有個知心人照料,我和老公也不得不多去幫忙,在這樣的日子里更加感慨。
? ? ? ? 我們都有很多親人,表親堂親等等,但畢竟各有各的忙碌,有時會給予很大的幫助,但這不是常態。自己的爸媽,又有誰能代替自己呢?誰又沒有自己的爸媽呢。明白這個道理吧,沒有人可以代替自己照顧父母,沒有。
? ? ? ? 一個是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扛,不管肩膀夠不夠大,讓你心疼著急的要命;一個是時而清楚時而糊涂,真心疼你但更有本事氣的你七竅生煙。然而,終歸都是至親,是我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人之首,是我的根。即使終有不得不面對的那一天,在此之前,都會充滿希望的,努力的,盡可能的延長他們的生命,期待多些的陪伴。
? ? ? ? 以前對我來說,是個人的時間,是兩個人的時間。現在已經被父母、孩子、家庭拆分的支離破碎。新中年,是一個很尷尬的年紀,尤其是八零后這一代,事業未成、孩子未大,卻慢慢迎來父母早衰,沒有兄弟姐妹,只能靠自己、靠伴侶相扶相持。我們終歸都會成長起來,也總歸會與至親離別,只是有早有晚,但都不易。這兩代人--80后、90后,在提前面對父母的日漸老去,在提前面對父母的長期疾病,在提前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真的都準備好了嘛。
? ? ? ? 誰又能真正準備好,只能說一句,且在且珍惜,且在且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