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翻看朋友圈,看見朋友曬出幾張桃花盛開的圖片,恍然大悟,原來我們身處春天已經多時,為何現在對季節變化要被動接收。是時代不同?是區域不同?還是心里存不下他鄉的春天?
生活在都市,那是車水馬龍、鋼筋水泥的世界。霓虹燈照亮黑夜,天上繁星不再眨眼,月光也不再明亮。春風中也不再帶有花香,人群中也少了一絲溫暖,多了一絲冰冷。我們身陷其中,卻無法自拔。
我是大山里的孩子,那里有一生最美好的童年記憶,還記得小時候,春天會在微風中會聞到花的香氣,這時我們會約上幾個小伙伴,一路上歡聲笑語的去山上看桃花與杏花。路上我們會比賽奔跑,那時的勝負欲極強。最后其中一個堅持不住停下來,所有的人都會相繼停下。就地坐下休息,也會圍繞一圈,觀看新長出來的綠草。也會想,他為什么會變成綠色,隨著伙伴催促,把心中的疑問遠遠地拋在腦后。也許沒有小伙伴的催促,世界有可能又多一位植物學家也不一定。
終于,我們來到山上,盡管腦海已經呈現出景色,可是每一次都會被眼前的景色震驚。那是花的海洋,一眼望不到邊際,整座山都回蕩著歡聲笑語,那是這世間最動聽的樂章。天空的顏色是純凈的藍色,時間飛快,在歡聲笑語中,天色已經慢慢變黑,又慢慢變亮。那是月光,指引著回家的方向,漫天的繁星也相繼閃現。因為貪玩,小伙伴們回到家中免不了被父母教育。第二天,每個人都會描述昨夜的“暴風雨”。
不知何時起,身邊小伙伴的身影一個個不見了蹤影。到現在,一年見一面,有的甚至幾年才能見上一面,見面后,卻不知如何開口,沒有了從前的無話不說,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就像時光一樣,一去不復返。
時光匆匆,有多少年沒見過故鄉的春天,有多少年沒聞過故鄉微風中的香氣。有多少年沒踏上故鄉大山上那片桃花的海洋。而那最動聽的樂章也只能在回憶里存放。
那是故鄉的春天,親近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