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的原因,周末在新街口混跡了兩天。加班之余也是忙里偷閑的繼續我吃吃喝喝的日常。沿著新街口北大街閑逛,沒想到這寸土寸金的地方還保留著九十年代的模樣,街上的人穿著打扮也大多樸素平常,與西單三里屯的姑娘像來自兩個時代。恍惚間覺得自己回到了小時候,熟悉的味道和街景讓時間停滯。
從平安里地鐵站出來,是相當繁華的護國寺街。里面人聲鼎沸,小吃店櫛次鱗比,護國寺小吃的總店也坐落于此。街口的85度C面包店生意火熱,大學時候一度癡迷于喝他家的海巖咖啡,每次來護國寺一定會買一杯。奶味濃郁的咖啡牛奶上面蓋上一層厚厚的鹽味奶蓋,淡淡的咸味能激發奶香在嘴里的味道,如果是北風呼嘯的冷天,喝一杯會治愈一切不安和脆弱。可是這天很暖和,便買了口味清淡的一顆檸檬茶,超大杯只要13塊錢。里面放了一整顆的檸檬,喝幾口便覺得鼻子里的氣息也帶著檸檬清香。
85度C的北面幾米處,便有一家兩元店,店鋪不足十平方的面積,各種小商品擺的滿滿當當。昏暗的燈光下,所有小商品散發出年代感。店主是一對五十出頭模樣的夫婦,穿著深色夾襖,坐在簡易柜臺后面百無聊賴的用手機看電視劇。店門口的招牌是那種白底紅字手寫的老式牌子,“兩元店”,簡單三個字在如今發展越來越快的北京城里卻難得一見。記得小時候一元店兩元店是我們這些窮孩子的天堂,跳的皮筋,扎頭發的頭繩,各種小玩意都能在亂糟糟的小店里找到。如果你也是個懷舊的人,可以來這里看看。
從新街口北大街往西南走,是白塔寺。夜晚的白塔寺反射出詭異的淡綠光,十分神秘。白塔寺東邊不遠有一家“真的”鮑師傅,不是什么金典、精品、今享鮑師傅,是牌子樸素的多、破舊的多的、真的、鮑師傅。肉松小貝十七八塊一斤,肉松滿到讓你尖叫。作為早餐,細膩香軟的肉松小貝就是我起床的全部動力。
新街口這一帶好吃食里面壓軸的必屬護國寺小吃。其實不必非去護國寺大街的總店,因為那里人太多,街上隨便找一家,味道都不會差。關于這里的吃食,每個人的推薦都不會一樣,但他們的初衷幾乎是相同的,那便是——記憶里的味道。
我最愛的是豆面丸子湯,豆面丸子不稀奇,最棒的是湯的做法,里面放了麻醬、韭菜花和醬豆腐湯,味道非常獨特,有點像老北京味增湯的感覺。喜歡麻醬的人估計不會排斥。
護國寺小吃店因為太便宜了,我連價格都沒太注意。反正四個字:物美價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