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諾曦媽媽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弟弟和妹妹,小時候家里窮,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我的衣服穿完后給妹妹穿,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現在自己當了媽,生了兩個女兒,理所當然地,我把姐姐以前的舊衣服翻翻撿撿,拿出合適的給妹妹穿,沒覺得需要特別征詢姐姐的意見。
前幾年妹妹小,穿的衣服也是姐姐年幼時的舊衣服,那些衣服姐姐已經沒有印象了。直到有一天,妹妹穿上了姐姐以前最愛的一條紅裙子,姐姐問我:“這好像是我小時候的裙子,我記得的呢!”
我說:“是啊,是你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我給你買的,現在正好給妹妹穿。”看得出來姐姐不是那么開心,但可能我的語氣太過理所當然了吧,她沒說什么。
家里有許多玩具,光是毛絨的,大大小小加起來有好幾十個,大部分是親戚朋友送的,小部分是我們自己買的。還有其它小汽車呀,挖掘機呀,各種發聲的、益智的,數不勝數。當然這些都是姐姐小時候玩的。
俗話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作為“豬”的妹妹,很少有親戚朋友想起來要送她什么玩具,也許大家跟我們一樣的想法,覺得家里玩具多了去了,不需要再買。
于是妹妹總玩姐姐小時候的玩具。
02
我知道把姐姐的舊衣服和玩具直接給妹妹,姐姐肯定不太高興,誰都有物權意識,就算是舊衣服和舊玩具,那也是有感情有回憶的“自己的東西”。即使是自己的親妹妹,這樣的分享行為也算得上是一種侵占。
但我并沒怎么往心里去,一方面我相信姐姐慢慢會習慣,另一方面,我的潛意識里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然而一件事情改變了我的看法:
有一回,妹妹找到姐姐幼兒園時用過的一盒水彩筆,因為保存得好,竟然都還能用。妹妹興奮地在紙上和茶幾上亂涂亂畫,畫完之后,她把水彩筆用力地在戳在茶幾上,猛戳幾下之后,水彩筆的筆頭就陷進去了,再也不能用。
等到姐姐從房間出來時,一盒水彩筆就剩兩三支還“健在”,別的全成了“縮頭烏龜”啦。姐姐于是一邊批評妹妹,一邊和妹妹搶奪那幾支沒壞的。
我聽到大哭聲從廚房趕出來,就看到姐妹倆打成一團,滿地狼藉。問了半天才知道,妹妹是因為想不明白為什么用力戳幾下筆就不能用了,于是戳壞一支又一支。
姐姐心疼她的筆,動手搶剩下的,還打了妹妹。
我忙著做和事佬,諾曦爸爸也來幫忙勸說姐姐:“你是姐姐,就讓讓妹妹吧,這盒筆反正你都不用了......”
誰知話還沒說完,姐姐就大哭起來:“憑什么我是姐姐就要讓她!我的衣服要給她穿,我的玩具要給她玩,我的筆還要讓她弄壞。我的東西都變成她的了,你們問過我意見了嗎?!”
這邊姐姐還沒哭完,妹妹又開始大哭了:“這是我的筆!是我找到的!”在妹妹的意識中,家里的東西誰找到的就是誰的。
于是倆娃又開始爭吵這筆到底是誰的,我當然主持公道說這是姐姐的。
然后,妹妹問了我一句話,她說:“這也是姐姐的,那也是姐姐的,到底什么是我的?”
原來,把姐姐的舊衣服和玩具給妹妹,不僅侵占了姐姐的所有權,對妹妹也是一種不公平,因為她以為屬于自己的東西,隨時可能被姐姐收回去。
于是,在一個心平氣和的時間里,我和姐姐聊天,問她舊衣服愿不愿意給妹妹穿,她說愿意,反正她也穿不了了。然后我跟她商量,讓她把愿意送給妹妹的舊玩具統一整理出來,以便妹妹知道哪些是屬于她的。
這個提議得到姐妹倆的一致擁戴,她們倆咕咕叨叨地分了許久,讓我意外的是,姐姐異常大方,分了許多寶貝給妹妹。
妹妹抱著一堆寶貝,對姐姐感激涕零。
03
妹妹是個比較皮的孩子,喜歡翻箱倒柜爬高爬低,有一次她在書柜最下面的格子里,找到一個塑料盒子,費了可大勁兒才把它打開,接著像發現大寶藏一樣歡呼起來。
原來一盒子都是姐姐小時候的珍藏:很可愛小兔子發卡,公主的皇冠插梳,小熊形狀的橡皮,一串珠子項鏈,還有一個非常袖珍的迷糊娃娃......
這個盒子自從三年前搬家到這里后,就沒有打開過,姐姐多半已經忘記它的存在了,但我知道這些都是姐姐非常心愛的東西,立即阻止妹妹動它們,說只可以看一看,想玩必須等姐姐回來,征求她的同意。
妹妹雖然急得抓耳撓腮,但還是聽了我的話。她只是時不時地跑來問我:姐姐什么時候回來?然后一直感慨姐姐怎么還不回來!
到最后她跟我說:“媽媽,你把那個盒子放在很高的地方去吧,要不我會忍不住要玩里面的東西了。”我連忙聽她的建議,把盒子放在了書柜的頂層,并表揚她能管住自己,尤其是在快要管不住的時候,知道找媽媽幫忙。
終于姐姐回家了,妹妹第一件事就是問可不可以玩她盒子里的東西,姐姐仔細端詳盒子,每一樣東西都深有感情。便跟妹妹介紹里面每一樣物品的來歷,兩人一起緬懷許久。
最后,姐姐把小兔子發卡送給妹妹,妹妹心滿意足地表示感謝,因為她知道這個發卡對姐姐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
妹妹明白了“所有權”的概念,知道要玩姐姐的玩具,一定要征得姐姐的同意。
04
這學期剛開學不久,幼兒園要求每個孩子帶一個玩具去,在中午睡覺前自由活動的時間里玩。
我和小諾在家找了許久:大的太大,小的太小,硬的怕碰傷小朋友,發聲的會吵到別人,零件太多的怕掉了......最后在衣柜的頂層,找到一個小小的毛絨美羊羊,這是姐姐小時候非常喜歡的一個毛絨玩具,她叫它“小美”,在姐姐的許多照片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沒想到妹妹一眼就喜歡上了“小美”,摟在懷里不肯放手,并立即去姐姐的房間找她商量。過了一會兒她拿著“小美”出來告訴我,姐姐愿意把它送給她了,她說:“我拿我的生日禮物跟她交換的。”
妹妹的生日快要到了,之前我問過她想要什么禮物,她一直沒想好,這次為了得到“小美”,她把要禮物的“機會”拿來跟姐姐交換。
“姐姐會告訴你她要什么禮物的。”她如釋重負地跟我說。
看來,妹妹已經明白了要得到喜愛的東西,必須拿東西去交換。
幾天之后,妹妹已經對“小美”失去了新鮮感,不想在幼兒園玩它了,她把它帶回來換了拼圖去。“小美”從此躺在家里的窗臺上,誰也不玩。
姐姐看到妹妹不要“小美”了,便不忍心要她的生日禮物,就把要禮物的機會還給妹妹。
最后,在妹妹生日的那天,她們倆都收到了禮物,妹妹得到一匹會唱歌的小馬寶莉,姐姐得到一套心儀已久的《哈利波特》。
自從我不再擅自把姐姐的舊玩具給妹妹之后,姐妹倆就很少因為玩具的問題發生爭吵了。姐姐得到了尊重,妹妹明白了物權的概念,也學會了尊重他人。
我陸續給妹妹買一些新玩具,這些玩具當然都是家里沒有過的,偶爾姐姐也想玩妹妹的玩具,她便會拿自己的玩具來交換。
看到姐妹倆有商有量地討價還價,我真心覺得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樣子。
二胎之間本就充滿了各種競爭,父母的愛和關注,是我們避不開的競爭焦點,而舊衣服和玩具,是我們能夠避開的競爭區域。
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對大寶和二寶都有好處。他們的沖突少了,才更可能手足情深,做父母的我們也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