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讀了一個小學生的作文,大致內容是不應該定勢思維的用“園丁”來形容老師,他覺得老師更像是“導游”。
小孩子的想法不僅奇特更發人深思,不知道什么時候起老師就被看做辛勤的田間工作者,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今天仔細想想,確實還是第一次意識到老師和園丁差的太多。
2.
園丁有一個最基本的素質,就是拔掉雜草,保護茁壯的花朵,然而我們老師對于滿院子各種形式的花草,都是讓其“雨露均沾”,何有除之棄之的道理?又怎么有權利選擇誰來上我的課,誰不能進我的班?
自然界向來遵從優勝劣汰,自然選擇,然而真正的教育里,并非如此,于義務階段的老師并沒有選擇的權利,也不能把學生如何。
所以想想如今要是真要找一個詞來形容老師,我只能想到“神”,對待各種的花草,無論有無生機,我們都提倡保護他,愛護他,用我們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培育他。對于各種壓迫,無論公平與否,我們都提倡內心的平和,寬容那些不公平,原諒他們的小錯誤,微笑著面對每一天。
這樣的事情,我想想也只有神才可以吧!
3.
然而神卻連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握,被各種天規戒令捆綁著,大概有一天神也會滅絕的。
說要漲的班主任費,過去了一個百日維新都還遙遙無期,拜托什么時候才能辛亥革命?
要天天替遲到的學生買單,拜托什么時候才可以有分身術?
還有有開不完的會和寫不完的材料,拜托不是提倡保護樹木嗎?
以前,教師是個鐵飯碗,
如今,教師是個假飯碗,
以前,人人都想當老師,
如今,人人都敬而遠之,
教育的政策不應該只關心學生的減負,更應該關注老師的減負。
務實,才是我們“神”的要求。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