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憶荷塘
? ? ? ? ? ? ? ? ? ? ? ? ? ? ? ? ? ? ? ?不通文意的胖子
? ? ?閑里翻書,咂摸朱子“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詩句時,記憶閘門被一下子打開。
? ? ?小時候,我家兩邊各有一口荷塘。荷塘三面繞山,一面朝田。這一圈山就像是蹲坐著的一個巨人,伸開粗壯的雙臂。巨人腳下平緩處點綴著三四戶人家,兩臂腋窩處各嵌著一口碧玉般的荷塘。兩口荷塘在坡度為五六十度的扇形山下靜臥著。清冽的山泉和間或的雨水不停的擦亮荷塘的雙眸。每當雨大時分,總有披著蓑戴著笠的農(nóng)人,赤著腳,扛著鍬,把千萬條泛著渾黃光澤的臨時小溪因勢利導(dǎo),引“黃”入塘。所以塘水總在雨后“犯渾”,在晴后又澄澈如墨玉。
? ? ? 令人最難忘的是夏天的荷塘。鴨子們撲棱著翅膀“嘎嘎”直叫,蕩起的暈圈層層擴展。嫩黃的荷尖此時也樂得前俯后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陽光的溫暖呵護中,荷尖褪去嫩黃,換上新綠的舞裙。“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出水芙蓉”清秀典雅,“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但這只是對一般人來說的。荷其實是荷塘里的庇護神,就像山上的叢林一樣,為其它生物提供了休養(yǎng)生息的地方。荷把一片水域網(wǎng)絡(luò)成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把一塊生態(tài)圈營造成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園:她扎根塘泥,讓魚兒有所依;她遮天蔽日,讓水鳥有所擋;她開花長藕,讓人飽口福;她凈化水質(zhì),滋養(yǎng)稻麥;……
? ? ?荷經(jīng)營著一方水系,養(yǎng)育著周圍的生靈。
? ? ?蓮藕即將成熟的時候正是農(nóng)村青黃不接的日子。那年,家里就要揭不開鍋了,可二哥也要娶媳婦。彩禮是免不了的。但錢從哪里來呢?母親這些天一直愁眉苦臉。有一次,她在荷塘邊清洗衣服時,恍惚中摔下水去。萬幸的是,此時正是荷葉較密,藕桿較粗的夏末秋初時節(jié)。母親慌亂中抓住藕桿,從水坑里爬了起來。那一天我也就吃到了香甜的藕桿。
? ? 奇怪的是,愁眉苦臉的母親經(jīng)歷這次水劫后,卻又恢復(fù)了她的樂觀勤勞。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母親和大姐經(jīng)常半夜三更就起來,然后又神秘的出去了。二哥也常常在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去趕集。滿頭大汗的卻興高采烈的趕回來。一進門,就把一個扎得嚴密的手絹交給母親。就在這年的秋收之后,二哥把二嫂娶進了家門。
? ? ?每當讀到周敦頤《愛蓮說》中“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幾句時,都會被陶醉。但今天細細一想,又覺得周夫子筆下的荷總像不食人間煙火、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仙女。在我看來,荷是溫柔可親的母親形象。荷總是無私的庇護著荷塘里的一切——就像母親呵護著兒女,維系著一個大家庭。
? ? 荷美觀可人,總在給予、滋養(yǎng);委身于水洼之地,僻蹊徑,與世無爭;荷從不邀功,把果藕埋在泥中,把蓮子擎在頭頂,把綠披在身上,把愛藏在心中;荷塘一年四季都在蓄水、凈化水,一旦作物需要,她就會毫不猶豫的去“加油”,去哺乳。
? ? ? 憶荷塘,憶荷把一切獻給人類;
? ? ? 憶荷塘,憶塘把責任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