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 ? 白云親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釋義】
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
【出處】
《新唐書·狄仁杰傳》:“薦授并州法曹參軍。親在河陽,仁杰登太行山,反顧,見白云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杰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蘭仁基請代行。”
解釋:極力舉薦狄仁杰,他被授予并州法曹參軍。狄仁杰的父母在河陽,狄仁杰登上太行山,回頭看故鄉,看見天空白云飛過,對身邊的人說:我的父母就住在它的下面。一邊看,一邊長久的感慨,云彩飄走了,他才離開。同府的參軍鄭崇質母親年歲大而且有病,按規定他應該出使與外界不通的地方。狄仁杰對他說:您能留下雙親在這里,遠去千里之外,能不擔憂嗎?
【近義詞】
白云孤飛 暮云親舍
【反義詞】
無
【用法】
聯合式;作主語;指思念親人。
【成語故事】
唐朝武周時期(武則天時期),有一個名叫狄仁杰的人。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狄仁杰出身太原狄氏? ,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撫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相傳狄仁杰小時候,家里曾有門人被害。縣吏前來查問,眾人都爭相申辯,只有狄仁杰自顧看書,不理不睬。他面對縣吏的責問,回答道:“我正在與黃卷之中的圣賢對話,哪有時間理你們這些世俗的官吏。”一句話懟得縣吏吹胡子瞪眼,于是狄仁杰以不畏權貴的名聲就流傳開了。
后來狄仁杰憑借其聰明才智很快就入仕為官。在狄仁杰擔任并州法曹參軍期間,當時他的父母還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雙方都已經好久沒見過面了。狄仁杰非常想念他的父母。
? ? 有一次,狄仁杰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由于思鄉情切,不由向河陽方向遠眺,只見一片白云在天上孤零零地飄浮。狄仁杰指著那片白云對隨行的人員說:“吾親舍其下。”意思是,他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云下面。他悵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云散云才離開。
公元700年9月,狄仁杰病逝,終年七十一歲。武則天聞訊,非常悲痛,流著眼淚說:“朝堂空矣!”傳說,狄仁杰死后葬于邯鄲磁縣狄仁村,墓冢尚在。
? ? 后世于是用“白云親舍”、“白云孤飛”等作為客居他鄉,思念父母之辭。
【造句舉例】
南漂已經好多年,在遠離故鄉的日子,你難道不會有白云親舍之思嗎?
? ? ? 他那里眼巴巴盼不見白云親舍,想這是人生最苦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