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邏輯的重要性,到現在有兩年時間了。從一開始的晴天霹靂,再到惶恐不安,到現在的路在腳下,不由得想寫一些小結。
學習邏輯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弄清楚為什么要學邏輯?
就我個人的情況而言,我是非常注重思維方式的,對思維如何產生,對事物的理解方法等十分感興趣。(常年三觀不正,一直被毀……)而邏輯,能給我清晰的思維判斷能力,至少在我選擇書籍的時侯,能判斷書的價值,不再浪費時間在心靈雞湯或者成功學上面;能在思考問題的時侯知道可以從哪些方面分析;能把握住自己的思緒,不會隨意地發散而不得要領。我想,這是我想要的,要加強練習并且能達到的。
開始注意自己的邏輯,其中的契機來源于自己的不斷折騰——一個必然的偶然。其中的故事沒什么值得提起,只是我認為開始一項新的學習需要一個動機——邏輯是一個很特殊的東西,它具有自融洽性,因此我們需要內心的觸動,作為開始改變自己思維方式的動機。
決定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該從何下手?
我自己是走了不少瞎路的,至今還沒有能夠保持有清晰的思維,也許在這篇文章中就犯了一些錯誤而不自知,因此寫下這些文字來警醒自己。
我認為學習邏輯思維的最好方式是找一個邏輯嚴謹的人做老師,天天被訓得體無完膚,一定會進步很快。這種條件我不具有,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處于惶恐之中。現在看來,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至少我開始懷疑一切,這就是critical thinking的物理基石。
但停留在懷疑階段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出判斷。在接觸過一些思維謬誤后,我開始漸漸相信自己的判斷,但仍堅持“傻瓜”的保留態度,不知道的信息絕不發散去想。接著,我開始接觸一些邏輯學的書籍,羅列如下:
學會獨立思考
《批判性思維——帶你走出思維的誤區》
《學會提問》
《你以為你以為就是你以為的嗎?》
一個參考書單:
《我怎么沒想到》
《策略思維》
《金字塔原理》
《餐巾紙的背面》
《思考的技術》
《決策與判斷 》
《決策的藝術》
《你的燈亮了嗎》
《系統思考》
以及一個視頻:《15分鐘邏輯學》系列(優酷上有)
(以上材料均屬純搬運)
這些夠了嗎?
遠遠不夠,邏輯思維能力不是知識,而是要靠實踐積累起來的能力,不斷地練習才是王道。閱讀只是幫助我們形成體系,并不能代替思考。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邏輯錯誤,都可以用來加以練習,包括辯論賽,微博評論都是很好的材料。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邏輯才能越來越嚴謹。
愿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