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靜
如是本姓楊,號影憐,只因太喜歡辛稼軒那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遂改柳隱,自號如是。
如是這一生,家國情懷冷暖愛,夠曲折,夠傳奇。
如是不幸,父母早亡,幼年寄于舅舅門下,舅舅去世后,被迫流落風塵,墜入青樓。先被吳江名妓徐佛買到家中為婢女,后被崇禎故相周道登納為侍妾。兩位曾教她彈琴賦詩,寫字作畫。如是有幸,因天資聰慧,詩詞書畫技藝漸高,聲名與日昌盛。她的詩文雄健渾達,神奇妙曠,脫盡紅粉閨氣。
周某去后,如是流落松江,駕一畫舫,著儒服男裝,往來于松吳兩江。她不喜閑談風花雪月,而熱衷于和明朝幾社文人縱論國事、和詩賦詞。她認為青樓花晨月夕、鳳舞欄桿,看似歡聲笑語,卻是活在別人的世界里,留著自己的眼淚。她在意的是平等的愛情,是為家國做點什么。她曾在《贈友人》一詩中表達了自己報國效忠的豪情,“大羽插腰箭在手,功高躣馬稱精奇”。不甘心于淪落風塵的柳如是,在內心深處,藏著一個夢想,就是找一個可以托負終身的奇偉男子,來實現自己救國救民的抱負。
一介煙花女子,她的天生麗質,她不同凡響的文采,她高潔的志操,很快在幾社掀起了柳如是旋風。
從此,開始了她坎坷的情路歷程。
幾社才子宋征輿,年少儒雅,愛上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最終因宋的寡母強烈反對,這段戀情很快夭折。
就在這段如是落寞憂傷的日子里,她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人——江南名士陳子龍出現了。陳欣賞她的才情和人格,將她視為獨立的個體。二人一見如故,交流簡單卻直擊靈魂,遂互傾愛慕,在幾社‘南園’,浪漫廝守,情深意篤,度過了一年多幸福難忘的時光。美景總是不長久,后來陳子龍原配張氏得知,大鬧‘南園’,如是不甘受辱,悲切毅然地離去。
他們,外表看似豪邁率性,實則膽怯懦弱,看重自身功名,在名利面前,全都退卻,任她受盡傷害。他們,都不是如是心中那個奇偉男子。
直到遇到明末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禮部侍郎——錢謙益老先生,紅顏白發兩相歡,那些飄搖的日子成為過往,從此一生一世一雙人,開啟了她人生的美好歸宿。
柳如是是那個時代女人的異類,她對待愛情的態度,清醒,冷靜,大氣,一旦愛了,就義無反顧,全身心的去愛。
當時錢謙益被閹黨栽害入獄,丟了禮部侍郎官職,落魄不堪,可是,如是看重的不是權勢金錢,而是錢謙益的人品和學識。
她對錢敬慕有加,錢也視如是為紅顏知己,二人志趣相投,莫逆于心。
錢謙益還根據《金剛經》中“如是我聞”之句,為如是建新居“我聞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小樓建成之日,錢還特寫詩抒懷:
清樽細雨不知愁,鶴引遙空鳳下樓;
紅燭恍如花月夜,綠窗還似木蘭舟。
曲中楊柳齊舒眼,詩里芙蓉亦并頭;
今夕梅魂共誰語?任他疏影蘸寒流。
面對錢謙益的一腔深情,柳如是感動不已,她是一個歷盡坎坷的女子,青樓成名后雖有干萬人捧著,無非都是逢場作戲,又有幾人能情有獨鐘?經過前兩次愛情的纏綿與掙扎,她已不再是那個一心撲向愛情的飛蛾了。錢謙益愛她懂她護她,那顆傷痕累累的心還有何奢求呢?
錢謙益雖然年長,可學貫天人,有情有趣,對她呵護有加,與他在一起,如是覺得生活恬靜、流年安好,年紀懸殊又算得了什么呢?愛情是沒有年齡界限的,如是勇敢地跨越了齡差巨大的鴻溝,大膽地表白了愛慕之情。錢對她也敬重有加,以夫人的名義娶她為妻。
柳如是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沒有錢謙益,也許就沒有流芳百世,名列秦淮八艷之首的柳如是,也不會留下那么多關于她的佳話。柳如是這張質地優良的宣紙,配上錢謙益這支質量上乘的好筆,在歷史上書寫了一頁華章。
錢柳婚后,安居西湖畔的“絳云樓”,欣賞朝霞夕雨,切磋詩詞學問,春花秋月,時光詩一般的流過。
風云突變,時移世易。清軍攻陷南京,南明滅亡。如是勸錢與其一起投水“以身殉國”。錢謙益以水太涼為由拒絕,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卻被錢硬托住了。大師王國維曾責問:“薊門朝士幾須眉?”。國破家亡時,那些屈膝投降的士大夫們有幾人稱得上是男子漢?都是貪生怕死之輩,氣節和操守,連個青樓女子都不如。國學大家陳寅恪對柳如是這一行為評價也很高,認為是“民族獨立之精神”。如是在國難當頭表現出的民族氣節,真的令人贊佩。
錢后來腆顏迎清軍入城,滿懷興奮地北上做官,如是失望至極,不愿陪同。錢做官后郁郁不得志,亦醒悟,辭官歸家,受柳如是影響,加入反清斗爭中去,多次資助慰勞抗清義軍。后來,錢謙益因為門生黃毓琪寫詩諷刺清廷被問罪,而受到牽連,入了大牢。柳如是冒死上書總督府,要求代夫受刑。總督府被柳如是感動,又查證錢確無亂上之舉,便將他放了出來。度過劫難的錢謙益,之后對柳如是更加敬重。
錢死后,發生了著名的“錢氏家變”,因為家產之事,族人與她糾纏不休。柳如是不堪忍受折磨排斥,用三尺白綾,結束了風風雨雨的一生,追隨錢謙益于九泉之下,此時距錢死僅兩月余。一代才女就這樣以身殉葬,她殉的不僅是對錢的深情,恐怕還有那個一去不回的大明王朝。
柳如是,秦淮河畔如云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她雖身陷風塵,卻志行高潔,氣節錚錚,重情重義,膽識過人,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蓮,留下千古清芳。
我相信有些東西是不泯不滅的,無論多少滄桑年華流過。柳如是,這個動聽的名字,隔著時代的煙波,隔著那些愛的冷暖曲折,早已化身為秦淮河畔,一抹鏤空的剪影,如是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