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母親節了。今天正好又是周末,于是決定回老家看看媽媽,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回去了。
這個母親節我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一串精美的珍珠項鏈。其實,我以前幾乎沒有給媽媽買過禮物,總覺得有點做作,且沒必要。
當我拿出禮物的那一刻,看得出來媽媽很高興。但是她啥也沒說,就問我在哪兒買的,我簡單告訴她之后她便去忙別的事情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我給你把項鏈戴上吧,很漂亮的!”我提議到。
“等一下,我去換一件衣服。”媽媽迫不及待地往樓上走,她覺得自己的高領衣服不好搭配。于是我拿著項鏈跟了上去。
媽媽換好了衣服,戴上了項鏈,我們都夸好看。媽媽也在鏡子前面照了又照,我知道她是開心的,但是她還是什么也沒說。
晚上帶幾個小孩去鎮中心廣場玩,順便又逛了步行街。
“媽媽,你喜歡什么樣的衣服?”
“我有衣服,不用買。”
于是我就逛了幾家我喜歡的店鋪,媽媽就在后面跟著。
“媽,買裙子嗎?”看見一件裙子我隨口說著。
接著我就看別的衣服去了。等我轉過頭來,卻看見媽媽拉著那件我隨便指的裙子看了又看。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
“媽,那件裙子其實不適合你,我帶你去別的地方逛逛!”
另一家衣服店,我專挑適合媽媽的款式讓她試。媽媽試著衣服,不停地照著鏡子。不過新衣服確實好看,人還是靠衣裝,戴著新項鏈,穿著新衣服,我夸媽媽顯得年輕了十年。媽媽嫣然一笑,仍是什么都沒說。最后拿著兩套衣服,我們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我的媽媽就是這樣,從來都不會說夸張的話,也很少說動聽的話,更不會說感謝的話。
她也從來不會教我們說這些話,于是漸漸地,我們都認為,父母給予子女的,都是理所應當的。可是這人世間的情感哪有什么理所應當,不過是因為愛而所以甘愿。
從小到大的印象里,爸爸總是忙著賺錢,媽媽操持著一家老小的生活。家里三個孩子,沒有老人的幫助,我很難想象當初瘦弱的母親是怎么一個人把我們拉扯大的。反正我們就是長大了,而且還長得還挺好。
雖然外人都說我爸爸曾經多么多么厲害,把三個孩子撫養長大。但是現在自己做了媽媽之后才知道,這功勞也有媽媽的一半。
從廚房到房間,從田間到地頭,從一日三餐,到衣服鞋襪,哪一樣不要媽媽親力親為呢!
可是媽媽從來也沒有向我們炫耀過她的功勛,她依然默默地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一切。隨著爸爸的離去、年齡的增長變得稍有怨言,但是她依然不會指責我哪里哪里做的不好,也不會要求我給她什么。反正我能給予的,她就欣然接受。笑而不語,一如當初她給予我的。
可是我給予的又怎么能比得了她呢!那是給予生命的恩情,那是未成年之前的每個日日夜夜。
所以,我要學會說謝謝,用力所能及的東西去回饋她,即使她什么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