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蕩蕩的教室里只有我一個人,寂靜裹挾著感冒的我,身邊堆起來的書綁架著不安的心,“今天還有很多事沒做呢!”心里只有這個念頭慫恿我不要停下。
抬頭,對樓的教室里燈一盞盞得滅了,看看手機,已經(jīng)快十點了。
快十點了,很晚了呢;快十點了,還有很多事沒做呢!
這幾天感冒一直沒好,頭昏昏沉沉的,撐著頭閉上眼,淪陷在疲憊里。消極的情緒一下子涌上心頭。
為什么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因為時間老人是個吝嗇鬼;為什么每天都忙不完?因為忙完了,生活就沒意思了;為什么要自己逼自己?因為你不逼自己,沒人來逼你。
為什么我要這么努力?努力?
醍醐灌頂般的,我到底在努力什么呢?很諷刺地,我似乎找不到一個答案。
關(guān)于努力,從小長輩逼著我,長大后自己逼自己,直到自己都喜歡上自己努力的樣子,直到我只活成了努力的模樣,卻忘了我努力的原因。
記得大一結(jié)束,專業(yè)第一是我們班的一個女孩。和她聊天時,我問:你一定很喜歡我們專業(yè)吧。這么努力,專業(yè)第一很不容易啊!
“不啊!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專業(yè)。其實,我挺羨慕有些高中同學的,他們學著喜歡的專業(yè),每天的朋友圈都是他們參加了什么活動,得了什么獎狀,有時就是不想輸給他們。”她的回答讓我始料未及。
“不喜歡的專業(yè)都能拿第一,也很厲害啦。”
“哎,真不明白現(xiàn)在學的經(jīng)濟學,工程力學啥的有什么用?有時候真讀不進去,可是家里人又逼著我要考研。其實,每天可累了,可是又不想去浪費青春,我也沒有別的選擇。”
說著說著,我們的話題變成了停不下來的抱怨。
沒有人想做條咸魚,可是當努力變成了虛榮的附屬品,似乎它變得無比得沉重。
曾經(jīng)也和一個轉(zhuǎn)專業(yè)來我們班的同學交流過。我問她,你喜歡我們專業(yè)嗎?
“是啊!我上學期選了關(guān)于你們專業(yè)的晚課,覺得好有意思啊!所以,大一一年下了決心要考高級點來你們專業(yè)!”說話時她臉上的笑容發(fā)自內(nèi)心,燦爛得可以滲透人心。
我總覺得她是座核電站,總是有用不完的能量。上課,她總是能占到第一排的座位;她不但是輔導員助理,還申請了本科生導師制;她在一年里,收獲了愛情,還沒有停下學習的步伐……她總是讓我覺得是正能量滿滿的樣子。
兩個女生同樣是努力的,同樣是優(yōu)秀的,同樣令人欽佩。我想不同的是,她們的初衷和未來。
來打個比方!
第一種努力是被別人綁架的,就好像小時候吃飯,爸媽告訴我們要多吃些這樣才能快快長大,于是雞鴨魚肉,喜歡的不喜歡的統(tǒng)統(tǒng)堆在碗里。當然不很情愿,但當爸媽一說看看隔壁的某某長得都比你高了。就算是小孩子,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一有了比較就本能得不服氣起來,噘著嘴也要硬是吃完的。是啊,多吃些是可以長身體,可是難道吃什么就不重要嗎?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體質(zhì),改吃什么當然也是不一樣。
第二種努力是自助餐式的。你有沒有第一次吃自助餐的經(jīng)歷嗎?第二天和朋友約好去吃自助,先打開大眾點評看看這家餐廳有啥,再點開其他人的評論,一定是一條一條得刷下來。等做完了全部的攻略,躺在床上每段思緒都在垂涎欲滴,心里念叨著,明天十一點半就要到,先去拿日式開胃菜,然后是法式牛排,最后還要是甜點!那是一種可以細分到秒的計劃表,每一個動作都在腦海里預演一遍,每一筷子都是精準明確的,每一秒都不會被浪費。
我更喜歡自助式的努力。那種填鴨式的努力,不過是在逃避罷了。你不過是用忙碌來麻痹自己,暫且忘記了無事可追的迷茫;你不過是逃不過世俗的標準,卻遺忘了心中那個蒙塵的夢想;你不過是永遠都在模仿別人的人生,讓自己活得透明。
人難道是這么好勝而可悲的動物嗎?連努力都要一決高下?這種別人往前推的奮斗,或許會是個定時炸彈,一天一天叫你心力憔悴,終有一天它會炸毀你心里偽裝的堅毅,再強的意志也敵不過真實的心。得到了一時的虛榮和逃避,卻嘗不到真切的快樂。
我之所以喜歡自助式的努力,不是因為他們爭分奪秒,不是因為他們細膩的規(guī)劃,不是因為他們對一切準確的判斷,而是他們臉上疲憊里的笑容。那抹微笑如同冰冷的黑暗中透來的溫柔的光,很微弱卻有力量。
自信而燦爛的笑是花的種子,純粹而堅毅的心是雨夜的灌溉,待陽光普照的時候,斑斕的花海開在那片被稱作未來的草原上。或許,那一刻你才會意識到原來努力的原因是天空上的太陽,給予了溫暖和能量。
歡迎大家留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哦!或者關(guān)注我的微博,與我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