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這8個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讓學生進行了預選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長注意的是:其中3省市很可能會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它與傳統的文理分科有何不同?能否從根本解決”選科難“”物理無人考“的難題呢?
“3+2+1”模式
“3+3”模式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但也帶來了等級賦分制所導致的學生避考物理的現象。
為了在增強選擇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避免棄難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學素養的下降,有專家提出在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同時,對物理、歷史兩門科目計120分,采用原始分計分。
“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
“1”,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
“2”,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原來“6選3”選科的20種組合,銳減成為12種組合,物理、歷史分道揚鑣。對于高一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由20種選擇變成12種選擇,難度顯著降低。
但是根據已經實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經驗來看,12種組合全部開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此在進行預選科的時候,避免成為小眾選科組合而被迫重新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選科選專業
1.選科,有哪些重要參考指標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長的科目選擇;
(2)興趣:根據個人興趣,選擇最喜歡、最適合自己的學科。
(3)專業傾向:按目標專業對學科的要求來選;或根據專業覆蓋面積,選擇路徑較寬的學科
2.選科與未來選專業
選科前必然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選科其實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選擇提前到高一來考慮了。因為高校錄取專業將與選考科目密切相關,現在選科就需要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
選科并不是任意選擇的,因為高校在錄取不同的專業時,是有專業必選的科目要求的。選擇科目要注意目標大學的目標專業類對高中所選科目的具體要求,這種要求大概分為下面幾種:有3 門科目要求、有2 門科目要求、有1 門科目要求、不限制選考科目。
以下收集了所有新高考改革相關的選科數據,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12種選科組合可報專業、不可報專業的的簡要信息,以供高一學生和家長在預選科時進行參考。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物理、化學、地理三科的組合,將來大學里99.4%的專業都可以報考,但是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只有52.9%。其他的學科組合可以填報的專業基本都在80%以上,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不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科目的組合,在大學專業選擇范圍上都不會太受限。
選科選學校
但是選科僅僅只考慮未來就讀的專業就夠了么?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對于本科生而言,學校的重要程度很多情況下是要遠高于專業的。要知道,很多專業之所以好,不是專業本身好而是頂尖的大學提供的平臺和資源使這個專業好。因此對于本科生而言,往往學校更重要,而對于研究生而言,專業則更重要。
那么站在高一看志愿填報院校選擇,我們應該明白院校是存在不同檔次的:
院校檔次的大致劃分
第一梯隊:2+6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第二梯隊:一線城市的985、211(例如: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或二線城市頭牌名校(例如: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
第三梯隊:二線城市的985、211(例如:蘇州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或者國字頭院校(例如:中國石油、中國地質、中國礦業)或發達地區特色院校(例如:北京林業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北京化工大學)
第四梯隊:不發達地區的985、211(例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或三線城市的特色院校(例如:東北林業大學)
第五梯隊:不發達地區或欠發達地區的一本院校(例如:青海大學、延邊大學)
在進行院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牢記優秀的院校本身所帶來的平臺和氛圍是將來就業和深造的前提,能選更高檔次的院校一定要選;同一梯隊中,則需要考慮城市的差異和行業優勢。
選科三步走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對應的物理、歷史二選一的本質,就是學文還是學理的選擇。根據研究與分析:
(1)競賽班學員要求純理
(2)重點高中的最頂尖班一定是純文或者純理
(3)期末考試物理和歷史分數是物理/歷史選擇重要衡量標志
對于頂尖學生而言,盡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們最終的“自由選擇”也基本會重回純文或純理的組合,而這部分同學主要思考的其實就是文理的選擇。
那么對于其他高一的同學和家長而言,又該如何選科呢?
步驟1:先想清楚是要學文還是學理;
步驟2:弄明白是偏文還是偏理——選物理的話,生物化學留哪個?選歷史的話,政治地理留哪個?
步驟3:選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選擇可以從擅長的科目(偏理解還是偏記憶);學校的師資、課外培訓機構的師資;高校綜合評測是否考本科目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升競爭力
一是重視語數外三科的學習
夯實基礎,提高學科核心素養,努力提升學科成績。得語數外者得高考,三門主科一科也不能輕敵。
同學們重中之重就是學好語數外,語數外考得好高考的分數才會高,其它科目有很多的可能性。
二是確定選考科目。
第一,在高一全科體驗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這需要首先是物理與歷史學科的選擇,也就是偏理與偏文兩個方向;其次是其他科目的四選二。
第二,做好生涯規劃,通過探索和體驗,在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和社會發展需求、客觀環境條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內的各種資訊等的基礎上初步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和職業方向,從而選擇專業發展路徑,在確定大致專業方向之后,再倒推學科組合。
新高考改革是機遇,也是挑戰。新高考強調教育的“選擇性”,帶來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以及更全方位的評價機制,意味著同學們除了要努力學習,提升學科成績和綜合素質,提高核心競爭力,還必須從進入高中,甚至更早,便要加強探索和體驗,學會選擇,做好“抉擇”和“規劃”。因此,生涯規劃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無比重要。
新高考對高二高三有沒有影響
全國中學排名前5的長郡中學名師這樣說:
1.新高考改革對現在的高二高三是沒有太多的影響,唯一的變化可能會出現在數學上面,因為要迎接新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理科數學就會降低難度,當然文科數學會不會相對加大一點難度現在還比較難說。總之理科數學會比文科數學占優勢一些。
從2018年高考的高考數學來看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一部分題目都一樣,2018年理科數學全國考100多分的同學相比以前多很多。我們學校考140分左右的學生也是很多。
2.高二年級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級,為什么這樣說:
如果高考失敗了怎么辦?復讀嗎?復讀你就是參加新高考了,你怎么辦?
所以是比較尷尬的年級,如果現在不努力到了高考很多麻煩事情就跟上來了,所以對于高二生必須努力。
衡中名師給高二學生的一些建議
高二這學期有一個學業水平考試,首先成績一般的同學除了把學業水平考試考好以外,還要把目光看遠一點,讀高中為的就是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學。
高中很大一部分知識點都在高一高二學習完,所以高二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學習比較繁重,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條不紊的做一些學習規劃!
第一關于偏科
大家都知道高考錄取方式還是按照總分從高到底的方式來錄取,哪怕你某科的成績很突出,總分上不去也難考上好大學。對于偏科的建議,在高二還來得及,多回歸課本,做做基礎題,可以用一些知識點梳理的書來梳理一下知識點把自己落下的知識點補上去。我們學校用的是名校周考試題匯編,你們可以去淘寶搜高考必刷知識點找類似的書。能幫你理清思路,高中究竟要考什么知識點,這些知識點是怎么關聯的。
第二關于問題
在高中有很多同學遇見問題不是太愛問老師和同學,特別是膽小的同學,這里我想告訴你趕快改掉這樣的想法,成績好壞是自己的,考上理想大學也是自己的,為什么不問呢?
高二本來新課就多,如果遇見問題不及時解決就會導致問題積壓,還會影響后面上的新課,長期以往學習會越來越困難。
第三關于上課
上課前先預習,課后必做題:
上課前可以在課間時間花8到10分鐘預習下一堂課要講的內容,可以用快速預覽法,遇見問題不糾結,打個問號在不懂的地方等上課老師講。課堂上邊聽邊講解不懂的問題,課后一點要做練習,這樣長期下去基礎才能打牢。
衡水中學名師給高三同學的學習建議
對于高三學生只有幾十天了,對于大多數學校來說,目前是進行第二輪復習時間,我們學校已經準備做第三輪復習了。這個時期是漲分最快的時候,我們學校的一部分學生可以漲100多分,有的可以漲200多分。
我們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鑒一下,對成績一般和一般偏上的學生效果很明顯。成績一般證明知識點把握還不是那么好,還有就是高考必考知識點沒有梳理清楚。我們學校用名校周考試題匯編這本書先讓學生把知識點梳理一遍,書里面全部都是梳理好的練習題,只要同學們認真去做就可以。
梳理好后在大量的做試卷,成績提升非常明顯,有的同學錯誤的認為我們學校的學霸靠的就是題海戰術,其實我們在題海戰術之前是要把知識點梳理好的,如果知識點沒有梳理好,考試的時候會覺得這道題感覺在哪里見過,但是又不會做。所以你做再多的試卷也是浪費時間。
我們學校是學生考試錯了的題,下次考試考到類似的題目不會錯第二次,這就是我們的效率,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里把效率做到最高。
偏科的同學一定要把偏的科目補起來,差的學科很容易增加分數,但是好的科目已經到了極限讓你多考20分30分是很難的,如果你偏科我就建議你用名校周考試題匯編類似的書,淘寶搜高考必刷知識點,把差的科目知識點梳理一遍。對于高考一分可以干掉千人,何況你能多考20分30分。
對于高三我還想說,如果心里有什么事情請先放在一邊,不用去想,什么事情都沒有高考重要,高考影響到自己的前途,必須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