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過一個測試,依戀人格的測試,
我是屬于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回避社交,回避問題,回避一切,有什么不去積極的溝通,而像鴕鳥一樣埋頭躲起來,說好聽點叫與世無爭,說難聽點就是懦弱無能,無法捍衛自己的權益。
為什么要回避?因為面對實在太可怕了,說出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太可怕了,表達攻擊性太可怕了。
因為改變首先要從覺知開始,因為我知道了這一切,然后我就去試著用和以前不一樣的做法,說實話,這些突破舒適區的做法并沒有讓我有什么特別好的感受,因為我有時候得到的反饋并不怎么特別好,這就是所謂的生命力沒有被接住。
說實話,作為一個資深的宅女,我確實想要控制一切,而只要我去外部和人連接,我就會遭受很多的變幻莫測的東西。
而且我接近別人的時候總是帶著一種敵意的防御,就是我在等別人的敵意,或者說是刻意捕捉別人的敵意,只要我發現別人有偏向的對我發出敵意,我就會奮起反擊,如果你說,這是你想多了,別人也許根本不是針對你的,只是無意一說,我會覺得我無法忍受別人有一絲一毫對我有敵意的可能,因為我覺得我沒有任何反應的話就是被冒犯和否定,我會覺得自尊心嚴重受挫,所以我要提醒和我對話的人這句話冒犯到我了。
我和我的咨詢師討論過這個問題,她說你這樣會讓和你對話的人感到害怕,她會覺得你可能很敏感,然后下一次跟你對話會覺得非常的小心翼翼和恐懼。
我在想我需要因為這樣害怕恐懼就不再表現出我的敵意了嗎?需要嗎?
我的敵意其實就是我的防御體系,他是我和別人交往時候的保護層,是為了害怕自己受傷害而和人交往的一層外殼。
而我的感受層就是別人在提到那些我很敏感的詞的時候我很恐懼和驚恐。
在人際交往中,我擁有的最多的情緒就是恐懼和驚恐,包括以下內容:
1.有人表示喜歡我,跟我表白,但是這個人我不認識或者不喜歡,我會表現的很驚恐,我很想回避他。
2.我和朋友說對某人感興趣,可是當這個人真的主動來接近我的時候,我感到驚恐萬分,我特別特別害怕他看出我對他感興趣,而他是為了回饋我對他感興趣這件事來接近我,就是我特別害怕自己的心思被看穿。
3.有人因為覺得我優秀來夸獎我,來接近我,注意,這里說的是同性,我會感覺到驚恐和害怕,覺得他如果發現我的缺點和家事,肯定不會再喜歡跟我玩的,時刻活在一種驚恐和不安定的感覺中。
總的來說,我就是希望別人不要看到我,我雖然特別希望被人看到,可是當真的被人看到的時候,我是驚恐和不安的。為什么會這樣?有時候變得優秀不就是為了被人看到嗎?
那如果我認為這個優秀是假的呢?我真正的一面沒有表現出來呢?我的黑色生命力沒有被看到呢?我的白色生命力都是為了掩蓋黑色生命力呢?所以要怎么樣我才能表現的不驚恐,不逃避呢?
其實和我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可以試試這樣做:
1.我明確地對喜歡我的人說,我沒有你想的那么好,你看到的只是一些很表面的東西,我有很多缺點,如果你看到我的缺點以后還愿意喜歡我,那我愿意跟你做朋友。
2.其實這一點對我是最難的,因為我特別害怕自己的心思被看穿,為什么害怕,因為我覺得我的心思不該有,為什么不該有,因為我覺得我不配接近我感興趣的異性,我就默默無聞的遠看著,不應該把興趣說出來,還經過別人的口轉述過去,那是一種被看穿的羞恥感,就好像小時候做錯事躲起來最后被揪出來的那種無地自容的感覺。這里優先要處理的就是那種羞恥感,為什么覺得要認識別人,想和感興趣的人建立連接丟人,這就是正常的人際需求,之所以覺得丟人就是因為在早期關系中被人告知人際關系的建立是一種羞恥,或者說不應該的行為。只要能意識到今時不同往日,而且關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主題,就能破冰
3.其實我從小到大就想做個小透明,我不想太引人注目,但是我又很想在人群中發光,這是一種非差矛盾的心理,當我被人關注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沒有資本的,意思就是我的實力也好我的美貌也好是配不上我現在得到的關注的,我不夠好一直是我心里的內心os,我故意化妝畫的不太精致,衣服也沒有打理的很好,因為我覺得我只配這樣的打扮,太好的我hold不住,這就是自卑感在作祟,為什么?因為我在心里把自己看得很低,我覺得這些我都配不上,所以才會覺得驚恐,你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認為你好,你就是真的有閃光點,而不是小時候父母因為嚴苛的對待和自己自卑總是貶低你。
所以你害怕的是什么?是你最想要有卻總是被打壓的東西,他們很重要,但是被你壓在潛意識里,他們都是你展開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東西,非常的寶貴,所以,去挖掘那些你最想逃避的東西,里面藏著的都是你最想要而總是不得的東西,現在你有力量拿回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