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原名叫《石頭記》。
對此,脂評本第一回中有所記述:“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
該書由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引出一段悲歡離合、世態炎涼的故事。石頭、賈寶玉和曹雪芹是三位一體,曹雪芹借“石頭”為自己和家族立傳,所以,定名為《石頭記》比較符合作者的本意。
作家王蒙對《石頭記》的名字大加贊賞,他說:“石頭云云,最質樸,最本初,最平靜,最終極也最哲學,同時又最令人唏噓不已。多少滋味,盡在不言中?!彼妥阼庇懻撨^這個書名,兩個人的看法一致。
就像一個孩子生下來,父母要起名字一樣,一本書的誕生,也要有名字。對于《石頭記》這個用名,曹雪芹滿意嗎?顯然不是。
曹雪芹是力求完美的人,十年增刪小說內容的過程中,他反復思量,尋求最深刻完美的書名,但都不太盡如人意。
對小說的多次易名,就說明了這點。
在第一回中,借空空道人之口有所交代:“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后因曹雪芹于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p>
他曾把《石頭記》改為《情僧錄》。
“情僧”是誰?是抄錄者空空道人,實則指作者曹雪芹,他的藝術化名是“賈寶玉”。但“情僧錄”太過突出自我,輕忽了小說中“裙釵”的價值和分量,有些偏狹。
這與他在開篇中的自述:“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不相符合
由此可見,曹雪芹對《情僧錄》這一書名也不滿意。
那《風月寶鑒》又如何呢?
“風月寶鑒”,來自于第十一回“王熙鳳毒設相思局,賈天瑞正照風月鑒”。賈瑞貪色得病,跛足道人給他一面“風月寶鑒”的鏡子,賈瑞沒聽勸告,照了正面,幾次進入鏡里與鳳姐云雨,遺精而死。
賈瑞至死都不醒悟,叫著:“讓我拿了鏡子再走?!?/p>
“風月寶鑒”意在告訴世人:若陷入情癡,必為情傷,所以要引以為戒。
“風月”對“云雨”,指男女的色欲,“情色”的意味太濃,不夠文雅。所以,《風月寶鑒》由東魯孔梅溪題名,最終未被曹雪芹采納。
再來看看《金陵十二釵》。
該書以賈寶玉和大觀園里那些朝氣蓬勃的女孩子為表現的重點。紅學家周汝昌把書中的女子分為正冊和副冊,副冊又進一步分為再副、三副……諸釵各為十二,全書由九層十二釵,共計一百零八個女子,與《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相對應。
《水滸傳》是為那些英雄好漢立傳,而《紅樓夢》是講述大觀園里那些生動鮮活的女孩子們的故事。
《金陵十二釵》由書中人物來命名也是合適的,但它重在寫實,脂粉氣太濃。
嚴歌苓有一部頌贊風塵女子人格精神的小說叫《金陵十三釵》,后來被導演張藝謀改編成同名電影。或許這個書名,就是受到了曹雪芹《金陵十二釵》的影響吧。
上面的幾個書名都有瑕疵,那《紅樓夢》又為何能成為流傳至今的通行本呢?
“紅樓夢”一詞,最早出現在第五回的回目中,“游幻警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寶玉在秦氏房中午休,夢游太虛幻境,由警幻仙姑導引,看了薄命司十二釵圖冊中的正冊、副冊、又副冊的部分內容,又聽了《紅樓夢》仙曲十二支。
“紅樓夢”一詞,浪漫詩意,唯美滄桑,富有悲涼色彩,充滿幻滅感。
它讓人聯想到雕梁畫棟、曲徑通幽的富家樓閣,想到鳥語花香、詩情畫意的豪門庭園,仿如迷幻中的城堡,一派輝煌燦爛。但那里并不是快樂幸福的所在地,而是癡男怨女青春美夢的埋葬所。
正所謂,萬事皆空,到頭來只如一場夢。
“紅樓夢”三個字,也字字驚心有分量。
“紅”,讓人想到女紅、春香、朝氣、激情、浪漫,它與青春緊密相連,應對著大觀園里那些天真爛漫的少女們。
“樓”,代表富貴、豪門、權勢和高高在上的政治階層。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片樓宇緊相連?!凹t樓”是大家貴族的居住地,是小姐貴婦的活動場,它應對著讓人退避三舍、望而卻步的榮、寧二府。
“夢”為何?是幻,是空,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所有的富貴榮華、愛恨情緣都是一場空。
四大家族由盛轉衰的悲劇故事是一場空,寶黛你情我愿、癡戀深情是一場空,鳳姐機關算盡最后慘死是一場空,大觀園里女孩們如眾鳥投林各分散又何嘗不是一場空呢?
“夢”字,萬事皆空也。
脂評本第一回的“回前墨”里有一句話:“此回中凡用夢用幻等字,是提醒閱者眼目,亦是此書立意本旨?!?/p>
人生如夢,是一場空,這是經歷過家族盛衰榮辱、落魄潦倒的曹雪芹最深沉最悲涼的人生嘆息,也是此書的本旨。
可見,曹雪芹幾次修改書名,是在尋找一個既能表明創作意圖又能傳情達意的最好名字,但終未果。
后人在傳抄、鑒賞、刊印的過程中慧眼識珠,從第五回中挑出“紅樓夢”一詞作為書名,最貼近小說的內涵和深意。三個字言簡意賅,通俗好記,富于想象,絢爛夢幻,內涵深邃,于是逐漸的被世人所接受。
201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