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條“輔導孩子寫作業被氣暈,女子一怒之下錯扔279萬元票據”的微博登上了熱搜榜。
圖片發自簡書App
解決辦法:
第一是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接受能力,專注程度等。學不會,是不是孩子本身出了問題,找到它,有針對性的去解決。
第二是了解知識的難易程度。看一看這個知識點是不是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圍,現在的教育界經常干這樣沒屁眼的事兒。如果是,不會就不會吧,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一些問題,我們家長都可能不會,更何況孩子呢。
第三,找到上面二者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孩子學不會、解決不了老師布置地問題,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打好知識基礎。
知識都是有系統性和階梯性的。最基礎的知識你沒學好,比它更難的,你就沒有辦法去解決。
學習習慣不好,就要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慢慢養成。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基礎不牢,趕快去補課。
其他原因,也以此類推。
最關鍵是先找到,然后去解決。
第四,要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從孩子的理解水平去思考問題。
換位思考,想一想,你在他那個程度能不能學會這個?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連你都學不會,都解決不了,你為什么要要求孩子去做到呢?
當然了,忍不住了,就吼幾聲,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過要記住,吼完以后先扇自己兩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