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看的時候,時時能觸動感情,不由自由的哭一鼻子。
特別是田曉霞死的那一段,她為了救一個落水的小女孩而死,孫少平在報社門房老頭那里確認了曉霞的死訊:
“孫少平兩眼一黑,腿軟得如同抽了筋骨。他感到有熱辣辣的東西從腿上淌下來——他禁不住小便在了褲子里……”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哭的看不下去了,必須停下來,實在沒有力氣一邊哭一邊看,要好好的哭一場,然后再聚集力氣,繼續看下去,我要看看失去了田曉霞的孫少平最后的結局是什么?
在整本書中,成就了一對一對的,潤葉和李向前是政治婚姻,孫少安和賀秀蓮是無奈之下將就的婚姻,潤生和郝紅梅是一對不被祝福的婚姻,金波和他的藏族姑娘是無疾而終的一對,只有孫少平和田曉霞是一對靈魂伴侶,是最讓人羨慕,讓人渴望的,可是這樣美滿的一對,為什么不能走的更遠呢?偏偏在他們剛剛確定戀愛關系,就讓兩個人天各一方,是不是太殘忍了。
我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就翻著書一遍一遍的尋找答案,把田曉霞和孫少平在一起的點點滴滴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突然如釋重負。
田曉霞和孫少平在正熱戀的時刻,正對兩個人的未來充滿憧憬的時刻,一個意外到來,田曉霞離去,并且死的那樣的悲壯,才是她最好的歸宿,也才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
1、先看看他們兩個人的相識相知吧
田曉霞和孫少平相識于田曉霞的家中,田曉霞對這個同學兼同村老鄉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而孫少平卻非常窘迫,一方面自卑于身上的破爛衣服,一方面又驚訝于田曉霞如男生那樣披著的衫子和她那開朗的性格,這使他感到親切。
但是這次的相見,僅僅是兩個人認識了,并沒有更深入的交往。直到他們兩個都被選上去黃原進行故事調講,才讓兩個人有更多的了解,見多識廣的田曉霞充當了導游的角色,帶著孫少平在黃原轉了幾個名勝古跡,這是田曉霞第一次帶著孫少平領略了外面的世界,讓孫少平大開了眼界,使得他的精神世界豐富了起來。
被外面世界吸引的孫少平,同樣也被田曉霞吸引了,他被她身上那種強烈的個性吸引,被她看待問題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所吸引。田曉霞是一個讀過很多書,見多識廣,又爽朗的女孩子,這個女孩子不但健談,而且還把孫少平帶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使得孫少平開始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開始堅持看《參考消息》。就象田曉霞說的那樣:
一個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國家和世界目前發生了些什么事,這是很可悲的.....
從此,孫少平常常到報欄前看報紙,這個習慣他一直堅持著,這時的孫少平,不僅喜歡和田曉霞聊天說話,更佩服田曉霞,她實在懂的太多了。
她不但引導著孫少平關心國家大事,養成看報紙的習慣,而且引導他看《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書,把他的思想境界帶到了更高的一個層級,達到了哲學的高度。同時,田曉霞還引導著孫少平看了許多有意義的外國小說,例如《熱愛生命》,讓他在精神上有著無限的滿足,在意識上不知不覺得更開闊,當這些知識滋養著他的靈魂的時候,他的氣質也在悄然間慢慢的改變。
孫少平身上那種勞動人民特有的本質和一腦袋書本滋養的靈魂混合的氣質,也漸漸的吸引著田曉霞,兩個年輕人的心在探討問題,一塊討論小說中的情節,一起看報的日子里,開始慢慢的靠近。
高中時期的生活,兩個人從相識到相知,與其說是互相吸引,不如說是田曉霞帶著孫少平在知識的海洋里奔跑。
田曉霞就象一個靈魂導師一樣,引導著孫少平關心時政,了解哲學,讓各種不同的具有深刻意義的小說滋養著孫少平,使得孫少平從一個小學水平的孩子一下子成長為一個心理成熟,看待問題全面的成年人,這不僅是一個知識層面的跳躍,更是一個精神層面的跳躍。
這時候的他們只是互相欣賞對方,喜歡對方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并沒有到互相愛戀的階段。
高中畢業,他們一起吃了散伙飯,互贈了畢業禮物,孫少平回家務農,田曉霞也繼續她的生活。兩個人雖然不再見面,田曉霞還繼續給孫少平寄《參考消息》,繼續滋養著孫少平那顆燥動不安的靈魂。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他們或許再不會有交集,但是生活總是變化的,國家政策改變,使得孫少平那顆由農村和農村以外世界混合的精神思想開始燥動不安起來,他不甘心一輩子呆在農村,他要出去揮灑青春的激情,尋找自己的夢想。
2、孫少平在尋夢的過程中,再次與田曉霞不期而遇
孫少平決定到黃原去尋找他的夢想,但是理想和現實總是背道而馳,孫少平在拮據的條件下,只能通過出賣力氣來維持生活,他在一個又一個工地上出賣著他的力氣,只能在休工的時候,偷偷的看書,使他的精神不致于被沉重的勞動壓得麻木不仁,以此來證明自己還沒有忘記夢想。
這時的孫少平,沒有時間想田曉霞,也不敢想田曉霞,既使面對最好的朋友金波,他都不愿吐露田曉霞,他身上的農村氣質使他的思維還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他突破不了身上的那種局限性,使得他不能完全敞開心扉面對田曉霞,他只能壓抑自己。
生活總是具有戲具性,在他第一次休工,準備看電影《王子復仇記》時巧遇了田曉霞,這次的相遇,把兩個人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這時的田曉霞已經是師范大學的大學生了,而孫少平只是一個攬活工,他在田曉霞面前有點自卑,有點局促,但是兩個人依然有著共同的話題,這打破了他們之間的沉默。在田曉霞爸爸的辦公室里,他們經歷了在黃原的第一次約會,算是約會吧,只是當時兩個人還不自知而已。
他們的這次約會還算圓滿,田曉霞是那種熱情的,理想式的女孩子,不在乎門第之見,只在乎心靈的溝通,只在乎精神層面的特質,而孫少平在這方面正好能滿足田曉霞的靈魂溝通,而孫少平那種為生活而努力奮斗的精神也感染著田曉霞,于是他們就這樣開始了柏拉圖式的靈魂愛情。
他們基本保持著一周一見的節奏,每次孫少平都從田曉霞那里拿走她提前準備好的書,而田曉霞則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圖書館給孫少平借書,準備好他每周要借走的書,他們就在這樣看似平常,實則戀愛式的交往中一天一天的數著日子,盼著星期六的到來,他們談理想,談文學,談政治,談一切可談的,就是避著不談兩個人的未來。
孫少平的心情是復雜的,他渴望和田曉霞在一起,希望能擁抱她,可是他又無法突破他農村思想的局限性,無法徹底解除掉心靈上的枷鎖,他在心底認為自己配不上田曉霞,特別是當田曉霞畢業成為一名記者時,他更是感覺到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他矛盾,他痛苦,但是他又迫切的渴望看到田曉霞。
田曉霞同樣是苦惱,她意識到自己喜歡孫少平,但是又不確定是不是愛情,這讓她郁悶,是否要把自己交給一個窮鄉僻壤來的攬工漢呢,她很迷茫。她開始想要了解他,看到路邊攬活工就不由自由的想起孫少平,看到工地上有人干活也有著強烈的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只是兩個人的關系很微妙,還有女孩子的矜持也讓她只能閉口不談愛情,只能和孫少平這樣相處著。
就這樣,兩個同樣懷有不同心事的戀人,進行著他們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
再柏拉圖的精神戀愛,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的會想要開花結果,對于孫少平是這樣,對于田曉霞同樣是這樣。
3、古塔山的兩年之約揭開了那層浪漫的窗戶紙
田曉霞相對于孫少平來說更具有心理優勢,她不需要考慮吃飯問題,不需要過分的考慮兩個人差距,她熱情而浪漫,她開朗而自由,在她成為記者,要給孫少平分享喜悅時,兩個人來到古塔山。
田曉霞一個羅曼蒂克的故事《熱妮婭·魯勉采娃》,激發了兩個人心中的熱情,打破了他們心中的顧忌,孫少平終于張開他有力的臂膀,緊緊的抱住田曉霞,并且定下了那個美麗的兩年之約。
其實這個約定,既美麗浪漫,也是維系著兩個人感情,既使中間發生變故,兩個人還有這個約定,從側面也能看出兩個不自信的戀愛中人的表現。
巨大的幸福并沒有使孫少平失去了理智,冷卻下來,他依然為兩個人的差距而苦惱,沉重的生活沖淡了他對田曉霞的熱情。
對于熱心生活的人,生活從來不會負了你,對孫少平來說,生活對他從來都是特別善待的,當他處于苦惱,處于和田曉霞巨大差距中而痛苦時,天上真的掉餡餅了,一下子砸中了他。
他第一次做工那家的主人,曹書記把這個餡餅帶給了他,黃原市要招二十名農村戶口的煤礦工人,這對別人帶說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對于孫少平來說,卻是巨大的驚喜,是巨大的命運轉折,只要他有了一份工式工作,他距離田曉霞就更近了一步。
孫少平和田曉霞的距離看起來拉近了,那只是看起來而已,實際上,兩個人處于不同的環境,接觸不同的人,現實的問題漸漸突出,心理的距離或許正在拉大,這才是最要命的。
4、現實和理想的較勁
孫少平在銅城大牙灣煤礦成為了一個正式工人,田曉霞在省城做她的記者工作。
孫少平整日要與黑暗的掌子面、黑黑的煤打交道,面對的是粗魯的男人和一片一片黑棚戶區的家屬們。
在礦上工作的時間越久,讓孫少平越來越感覺自己和田曉霞的愛情就是一個美麗的夢幻,他越來越沒有自信,他開始無法相信一個井下干活的煤礦工人要和省城的一位女記者生活在一起?
生活的磨難和現實讓孫少平褪去了青春時期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他開始考慮實際的、現實的問題,他和田曉霞可以憑著青春的激情,戀愛,通信,說些羅曼蒂克和富有詩意的話,這也許還可以。但未來真正要結婚,要建家,要生孩子,那也許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才是孫少平心中最擔憂的問題,與其說他對田曉霞沒有自信,還不如說是他對自己沒有自信,這使得他越來越覺得他和曉霞最終的關系也許要用悲劇的形式結束。
這悲觀性的結論實際上一直深埋在他心靈的深處,這才是他和田曉霞那不可未知的未來的最大的變數。
同時煤礦的艱苦勞動,讓孫少平越來越趨向于師傅王世才那樣的簡單的幸福,他越在心中認定并羨慕王世才那樣的簡單的幸福,越在心中認定他和田曉霞是沒有未來的,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可是愛情又讓他堅持著這段在他看來沒有希望的愛情,他只是在堅持,在等待著兩年之約。
孫少平慢慢的適應了王世才那樣的生活,一個賢惠的妻子,周到的侍候著他,一個聽話的兒子,這才是平淡而簡單的幸福,這些漸漸的在孫少平心中扎了根。
當曉霞作為記者的身份突然出現在孫少平面前時,孫少平激動的哭了,可是當面對礦上的領導,在飯桌上,曉霞在和別人說話時,卻用筷子不斷給他往小碟里夾菜。在這樣的場合,少平心中涌上許多難言的滋味。驕傲?自卑?高興?屈辱?也許這些心緒都有一點……
對于孫少平來說,田曉霞是一個女神,是一個美麗的夢幻,是一場羅曼蒂克的愛情的象征,她是高高在上的,是高不可攀的。孫少平愛田曉霞,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田曉霞面前,孫少平無論是否承認,他都是需要仰著頭的,他的內心存在著自卑情結。
而這時,王世才在礦井中出事,他在幫助惠英嫂子的過程中,漸漸的融入了這個家庭,他把自己當成這個家的一員。每次下井時,聽到她一聲關切的叮嚀:“千萬操心一些......”,他感受到是實實在在的溫暖,當他走出礦井,面對惠英嫂子那一桌可口的飯菜時,他是放松的、是自在的,心情是舒暢的。
兩種不同的心態交織在一起,嚴重的折磨著孫少平,特別是當他收到曉霞的信,告訴他報社的另一個記者高朗在追求她的,孫少平更是傷心痛苦,而他解決痛苦的方式,不是想著追回田曉霞的心,而是想到了一個借助到省城看蘭香的機會,找到田曉霞,他在心里對自己說:哪怕是最后一次見面,如果命運決定他必須和她分手,那么最好及早結束這一切。
實際上,在孫少平的心中,在他的潛意識里,和曉霞分手成為了某種解脫,可是這次他沒有解脫,田曉霞了出差了。
就在孫少平痛苦的糾結著,在理想與現實努力較著勁時,田曉霞走了,他不需要糾結了,他解脫了。
5、實際上,田曉霞完全是劇情殺
田曉霞還在新的記者職業中努力奮斗著,一個遠方的黑煤礦工男友,一個近在身邊的追求者,在她還沒來得及思索未來時,命運已經替她做了決定。
南部的一個城市發了洪水,一個城市的居民正在危險之中,吳仲明本來是告訴記者高朗,讓他去現場采訪,結果他出差了,而田曉霞陰差陽錯的趕上了這場特大洪水,在機場沒有位置的情況下,堅持要求給自己擠一個座位,在種種不可能的條件下,田曉霞竟然來到了這座發了洪水的城市。
走下直升機后的田曉霞并沒有跟著省委書記一行,時時報道,而是單槍匹馬的在洪水邊沿奔跑,她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是她知道有許多事情可干。直到她跑到東堤上,當她看到那些敬老院的人怎么也不相信會有洪水到來,堅持不肯離去,在警察束手無策時,是她向公安局長現出了妙計,拿槍逼著這些人趕快撤離,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計策,半個小時后,這里一片汪洋,而這里的人們已經全部撤離了。
在公安局長都對她佩服的不得了的時候,把她當成“高級參謀”的時候,指揮著警察四處救人的時候,田曉霞卻突然看到了洪水中的那個小女孩,然后,想都沒想就跳了進去,救那個小女孩,小女孩得救了,而她卻永遠的被洪水沖走了。
這里有一個矛盾,既然這里所有的人撤走了,為什么洪水中還有一個小女孩?既使洪水中有一個小女孩,田曉霞作為臨時的高級參謀,正在指揮著一群警察,作為一個指揮者,為什么不指揮著有救治能力的警察下水救那個小女孩呢,而非要自己下水呢?
這實際上是路遙給她安排的歸宿,她必須死,她如果不死,那么后續該如何與孫少平相處?兩個人結婚生孩子,是兩地分居,還是田曉霞通過關系把孫少平調到省城,兩個人一塊生活,還是田曉霞自己申請到大牙灣煤礦工作,在這里陪著孫少平。既或是兩個人經過理想與現實的考慮,分手了,按照孫少平的心理軌跡和生活發展,他們分手的可能性會更大一點。
無論是哪一咱情況,都流落于世俗中,都流于普通人的生活,是現實,是現實,還是現實,再也沒有一點浪漫和羅曼蒂克,更丟失了靈魂伴侶的結合,而成為萬千中普普通通的一對。
這樣的結果,雖然是世俗的,但是卻是現實的,但是卻讓我們丟掉了最美好的情感,丟失了心中的那一份理想的渴望。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在兩個人感情還算濃烈的時候,田曉霞突然的離開,她留給我們的全部是美好的、理想的,她那開朗而熱情的性格,開闊的胸懷,有著不世俗的思想,超然脫俗的情感,以及一份美好的記者職業,她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田曉霞代表著美好,代表著理想,她就是象一顆星星,既不象太陽那樣熾熱,又溫暖又帶給人光明,讓我們永遠的仰頭追尋著她,她是我們心中的夢,是我們一直追尋的夢。
這么美好的夢,絕對不能破滅,所以她只能在洪水中,因為救一個落水的小女孩,悲壯的犧牲,讓這個夢更加的高尚,讓我們從此記著,這個美好的她。
只有田曉霞死了,孫少平才能悲痛的一個人到古塔山上去告別那段青春歲月,才能把這段美好牢牢的記在心中,才能真正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孫少平經歷了愛情的創傷,才能真正的在惠英嫂那里得到慰寂,才能心安理得的去過他心中想過的生活,實際上當他在惠英嫂那里過了一夜,雖然什么也沒有發生,但是在他心里已經有什么在悄悄的改變,一直在他口中的惠英嫂已經變成了惠英,所以他拒絕了同樣美好的秀,拒絕了蘭香和仲平要把他調到省城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了大牙灣。
他上了二級平臺,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里響著銅鈴鐺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
最后的結局也預示著,他新生活的開始,預示著這才是一家人,預示著他會和惠英在一起。
所以,只有田曉霞死了,他才能真正的開始新的生活,徹底的留在大牙灣,而那個美好的女子也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夢,我們的理想都沒有變,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所以,田曉霞的死,才是她最好的歸宿,也才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