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界限成為真實又輕松的父母
一、界限:人和人之間有一個正常的邊界。很多人在這個邊界上比較模糊。
孩子為什么沒有界限,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到孩子清晰的界限,孩子就混亂了。
二、如何理解界限:尊重自己,尊重對方
三、行為窗口,幫助我們理解我們跟孩子的邊界,我們每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行為都有一個接納線。
接納線上方:孩子的行為可以接納
第一個窗口:無問題區(我們沒有任何人有情緒)
? ? ? ? ? ? ? ? ? ? ? ? ? ? ? ? 第二個窗口:孩子(他人)處在問題區,孩子有情緒了我們是可以接納的,共情。
接納線下方:孩子的行為不可接納
第一個窗口:父母(我)處在問題區(我們在不同的環境里,會影響我們能不能接納孩子)
? ? ? ? ? ? ? ? ? ? ? ? ? ? ? ? 第二個窗口:雙方處在問題區(大家都有情緒,都在發脾氣)
我們與任何人之間都是這四種情況,當下發生的事情屬于哪種情況。
四、孩子處在問題區—輔助技巧—傾聽孩子(誰處在問題區誰來為事情負責)
無問題區—關系技巧—開放自我
父母處在問題區—面質技巧—表達自己(可以發脾氣,但不能傷害孩子的人格)
雙方處在問題區—沖突解決技巧—第三法(解決價值觀沖突的方法)
當我們知道了界限,該尊重自己的地方就尊重自己,該維護自己的地方就維護自己,不要為了孩子把自己全部犧牲掉,這樣沒有辦法持續去愛孩子。
五、打破好父母神話
父母只能愛孩子(只能愛,不能對孩子感到厭煩—做不到,只能做真實的父母,如果壓抑情緒,爆發時候對孩子傷害更大)
? ? ? ? ? ? ? ? 父母對孩子要保持一致(愛,只能持續的愛—沒有辦法保持一致,有很多因素造成。兩個孩子家庭,做不到愛每個孩子一樣多。)
? ? ? ? ? ? ? ? 父母必須站在統一戰線(兩個人的觀點沒有可能永遠一致)
不要要求自己做好父母,除非自己是神仙。
真實的父母是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社交禮物!
當我們認識了界限以后,我們就是在做真實的父母。我們在生活中保護自己的權益,讓孩子學會了尊重父母。
真實父母=輕松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