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聊天發現很多90后和00后都很晚婚甚至恐婚,當我詢問原因的時候,他們都覺得現在社會壓力很大,自己不足以承擔婚姻的承諾和家庭的重擔。事后我就想,一個男生月薪6000元,一個女士月薪4000元,當他們單獨生活時,可能都能過上“小資生活”;當他們談戀愛時,也能過得幸福甜蜜;但是為什么兩個人結婚后同樣的收入就感覺不夠用了呢?就覺得生活壓力很大呢?
現在社會女人恐婚,男人也恐婚;究其原因,因為結婚不僅需要接受對方的全部,也需要接受對方的家庭,以及婚姻帶來的生活壓力和一系列壓力。
結婚,就意味著接受對方的全部,不管是優點還是缺點。結婚就意味著同居,在朝夕相處的深度重疊過程中會出現生活習性和性格個性的不同、認知和價值觀不同,久而久之會引發不斷得爭吵和家庭矛盾,這就要求我們有足夠的溝通、包容能力以及成熟的心智?,F在的我們,被很多家庭爭吵矛盾和離婚案例嚇怕了,導致沒有信心和意愿去完完整整得接受和愛一個人,會覺得如果結婚不能讓自己變得更幸福,那結婚又有什么意義呢?其實很多“快餐式的愛情”也是如此,被對方某一個或幾個優點吸引就快速在一起,突然發現了對方一個或幾個缺點就快速分手;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懂得怎么去愛別人了,更多是“自戀式”戀愛,充分去張揚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充分去放縱自己的欲望,卻全然不顧對方的需求。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其實兩個人談戀愛或者結婚組建家庭,其本質也是一個團隊,一個不懂得團隊合作的人,一個只活著自己世界自我的人,在感情上也很難善終。要想享受一個人的好,就必須接受一個人的壞,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必須得辯證對立得去看待和接受,這就叫成熟的心智。戀愛之初,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對方的優點,甚至會有意識得隱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是相處久了之后,更多看到的是對方的缺點,甚至不再隱藏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當優點越來越少,越來越遠,而缺點越來越多,久而不改,這時缺點可能多過優點,甚至缺點掩蓋了優點,會產生一種錯覺——對方一無是處,甚至婚姻的繼續、堅持和包容都將毫無意義。這時可能就會有人“走神”,甚至從心底開始謀劃著“離婚”。最近有種說法,其實婚姻后的幸福跟對方長得帥氣漂亮、高矮胖瘦全然無關,因為熱戀的激情褪去后,婚姻終將回歸平靜,矛盾沖突就會顯現,這時對方的人品、責任心和穩定的情緒就顯得至關重要,就將決定對方怎么對待你和家庭婚姻。
結婚,就意味著接受對方的家庭。女方就意味著離開從小到大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庭環境,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家庭去生活,接受對方家庭的親朋好友、生活習性、婆媳關系;在融入對方家庭方面,確實女方要付出、包容,甚至犧牲得更多。所以絕大部分女士結婚后,都希望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建立一個自己的小家,過上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活,對此,我覺得男方應該去理解和盡量滿足。
結婚,就意味著要面對更大的生活壓力。不僅是結婚本身和儀式需要的彩禮、買房、裝修、車子、酒席、“五金”等,還有結婚后供房供車、提升生活品質所增加的開銷、生兒育女所產生的一切費用,更有甚者需要建立家庭基金,用來防范兒女成長教育結婚所需開支以及用來抵抗家庭可能出現得疾病、失業、備用等風險。這種種費用開銷,確確實實是因婚姻而帶來的經濟壓力,或者說當兩個人單身或者只是談戀愛時,確實不需要考慮這么多,只需花前月下、活在當下。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我們的欲望不斷擴大,不斷追求所謂得放飛自我;在資本不斷地影響和鼓舞下,不斷得想要追求所謂得“精致生活”和“儀式感”,在婚前如果沒有父母的接濟和幫助,要想靠自己去完成結婚和婚姻所需的開銷,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說,確確實實很難很難。在目前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意識里,家庭經濟主要來源還是依靠男方,這對于一個月拿著四五千、六七千工資的二十多歲的普通男生來說,太難了,望而生畏,結婚后的經濟壓力撲面而來、壓得喘不氣;對于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兒子想要結個婚太難了,掏空家底可能都于事無補。
結婚,就意味著女人要忍受懷孕生產之苦、身材變型、離職帶娃等一系列壓力。其實懷孕生產、哺育帶娃這本身就是女人的特權,這是由生理結構決定的,本無可厚非,但在現在這個感情充滿很多不確定性的社會,加上女人的安全感缺失,就讓著原本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變得充滿了爭議。
從戀愛到結婚,確實新增了很多的需求和壓力,有婚姻本身帶來的結婚儀式開銷、生兒育女,也有社會層面帶來的房子車子票子、物質享受、教育開銷的不斷攀升等,兩個人從相識,到相戀,最終到結婚生子、組建自己的小家真得很不容易,且行且珍惜,也希望不要害怕付出,彼此不要過于計較付出多寡,真心相待,多些包容和理解,用心去經營自己的感情和家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總在追求自己沒有的東西,千萬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