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人生有這么幾個十字路口,
初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
而今站在大三下學期這個節點,面對即將而來的實習,有點期待,又有點惶恐。
我想起了七堇年的《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喜歡文字的可以去看看這本書:
“而今仿佛是站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路口,失去的是招搖撞騙的痛快訴說,未曾獲得的,是筆走天涯的洗練淡定。已經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寫字,因為心里有了羞赧和躊躇,對紛繁復雜的眼之所見有了懼怕。不知道我應該怎樣寫,寫這無法書寫的自我,怎樣訴說,訴說這無法訴說的世界。”
說實話,高中時候讀過的七堇年的這本書,雖然很多句子都印象深刻,羨慕有那樣文采的人,但卻未有他那樣深刻的感觸。我覺得是環境使然。身邊的人好像走的都是同一條路,因而自己也并未覺得有什么需要掙扎的。
而且說來慚愧,當年讀這本書的最初目的,不過是為了在作文中多一些這樣精彩的句子。
“生命中的溫暖一直都與我們遙遙在望,而我們只不過是拒絕路過。”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哪怕是那樣的年紀根本不能理解張愛玲的話,也覺得好像能知道這樣的話,就是很了不起的樣子。
哪怕是我永遠只能仰望這樣的語言,一邊用拙劣的話寫字。
矯情嗎?或許有吧。
生來就有很多的情感,我不想要因了這世界的匆匆而閉嘴。當年寫過的東西也沒有刪掉的習慣。回翻過去,看到自己也曾因為一點小事而波瀾起伏,都是自己作為一個少年的證據。
我年少輕狂無知過,我沒有一出生就這么老成。
說說最近吧。
在練車的時候,因為要排隊等待,在車上實在坐不住,就跑下去在路口歇息。看到一只被拋棄的小貓,拖著的后腿應該是折了。喵喵地叫著,讓人心疼。跑了附近很多家店才買到一點小魚干,小心翼翼地喂著。可我沒有辦法把它帶回家,因為家里沒人照顧,小縣城也根本沒有什么寵物醫院或者收留所。
后來我就再也沒有見過它了。
大抵我還不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吧。
之前一個叫星星的朋友和我說,她的狗狗王小賤永遠地離開了她,無良司機還跑了。
壞人都該下地獄。
“為它許個愿吧。”我說。
“下輩子投到一個好人家去吧,我不是個好主人。”
聊著聊著,她把她的網名改成了王小賤。
“地球上星星太多了,王小賤只有一個。”她說。
“雖然沒有見過面,可我永遠懷念你。給王小賤。”
最后,還是用七堇年的話來結束吧。
“我穿著這布滿虱子的袍子,十九年不洗。在接近十幾歲的尾巴的時候,在時光的路途上轉身倒著前行,如此我便高興地看到經歷過的青春越來越長,進而掩耳盜鈴地忽略剩下的青春越來越短。顧城說,人生很短,人世很長。我在中間,應該休息。”
我19歲,大三,不能休息,要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