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號全解讀:盡得洪福乾隆得意,應(yīng)付局面嘉慶悲催?

清太祖高皇帝愛新覺羅·努爾哈赤開創(chuàng)后金汗國,盡“天命”抗大明;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則在“天聰”之后,改國號為“大清”,用“崇德”來徐圖進取;清世祖章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又在十四叔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的輔佐下,成功入主中原,基本“順治”了全國。

順治帝24歲時就去世了,可接下來繼位的8歲天子——清圣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卻頂著一個“康熙”的愿景,不僅徹底解決了內(nèi)患外憂,還干出了一個歷史紀錄(我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當然,康熙帝這位超長待機王,給接下來的四兒子清世宗憲皇帝愛新覺羅·胤禛,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用盡后半生來證明自己!

不過,雍正帝絕非泛泛之輩,作為我國史上出了名的勤奮皇帝,他在乃父康熙帝的基礎(chǔ)上,更是錦上添花。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去世,內(nèi)侍隨后根據(jù)他的秘密立儲方法,取出事先放置好的諭旨,宣布由皇四子和碩寶親王愛新覺羅·弘歷繼位。

同年九月初三,弘歷在文武百官的擁戴下,即皇帝位于太和殿,大赦天下,以明年為乾隆元年,是為清高宗純皇帝


乾隆:四處開打忙,毀書也砍頭

乾隆是弘歷使用的年號,也是清朝的第五個年號,存在時間為1736年—1795年,凡60年。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帝在勤政殿宣示建儲密旨,立皇十五子和碩嘉親王愛新覺羅·永琰為皇太子,定明年歸政,改為嘉慶元年。

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就是希望“上天保佑,昌盛興隆”。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乾隆帝在保和殿御試博學(xué)鴻詞176人,取中劉綸等十五人,分別授于翰林院編修、檢討、庶吉士等官。

乾隆四年(1739年)十月,乾隆帝的十六叔和碩莊親王愛新覺羅·允祿、堂兄和碩理親王愛新覺羅·弘皙結(jié)黨營私案發(fā),乾隆帝立即革除允祿議政大臣、理藩院尚書等職務(wù),弘皙則被削爵圈禁,堂兄多羅貝勒愛新覺羅·弘昌等人也被革降、停俸。

乾隆五年(1740年)十二月,貴州總督、欽差大臣張廣泗率軍徹底平定廣西、湖南苗叛。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乾隆帝奉皇太后自圓明園啟鑾,至承德避暑山莊,開始了初次木蘭秋狝之行。以后除個別年份外,乾隆帝每年都照例舉行秋狝。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乾隆帝東巡,到曲阜看了闕里,拜訪了孔林,還祭拜了少昊、周公,爬了泰山。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一月,乾隆帝偶爾發(fā)現(xiàn)江西金溪生員劉震宇所著《治平新策》一書中,有“更易衣服制度”等語,將他即行處斬,書版銷毀。

乾隆二十年(1755年)三月,乾隆帝召集群臣,撮舉內(nèi)閣學(xué)士胡中藻所著《堅磨生詩鈔》中的詩句,如“一把心腸論濁清”、“斯文欲被蠻”、“與一世爭在丑夷”等,認為這些詩句都是譏貶仇視滿清,于是乾隆帝將胡中藻處斬,胡中藻的已故恩師襄勤文端伯、太傅、保和殿大學(xué)士、軍機大臣西林覺羅·鄂爾泰,也被以“私立朋黨”的罪名撤出賢良祠。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派遣大軍從巴里坤等地,分路進擊反叛的準噶爾貴族阿睦爾撒納勢力,叛軍潰敗,阿睦爾撒納叛逃沙俄后病死。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七月,乾隆帝在平定準噶爾大局穩(wěn)固的情況下,調(diào)派大軍討伐大小和卓,最終大、小和卓木窮途末路,逃至巴達克山部被殺,回疆叛亂平定。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帝認為江蘇華亭舉人蔡顯在他所著的《閑閑錄》、《宵行雜識》等書中,“風(fēng)雨從所好,南北杳難分”,“莫教行化烏腸國,風(fēng)雨龍王行怒嗔”等詩句,是“有心隱約其詞,甘與惡逆為伍”,命將蔡顯斬決,其子蔡必照斬監(jiān)候,將蔡顯書籍通行銷書毀版,所有為書作序和幫助校刻的二十四名學(xué)者,分別遣戍邊遠地方。

乾隆三十年(1765年)到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二月,乾隆帝發(fā)動了歷時四年的征緬戰(zhàn)爭,但在花費了一千三百萬兩銀子,太子太保、云貴總督劉藻畏罪自殺,東閣大學(xué)士、云貴總督楊應(yīng)琚被賜自盡,清軍因水土不服、戰(zhàn)斗傷亡等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最終答應(yīng)了緬甸方面的求和,以“緬甸對清朝稱臣納貢,歸還俘虜,交回侵占土司之地;清朝以木邦、蠻莫、猛拱、猛養(yǎng)諸部人口,付還緬甸”的和約,結(jié)束了這場兩敗俱傷的戰(zhàn)爭。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三月,河南羅山縣知縣查世柱因藏匿《明史輯略》(此書是順治年間一大文字獄“莊廷鑨明史案”的主角),被乾隆帝下令處死。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一月,乾隆帝命有關(guān)衙署刪銷書籍。自此之后,清廷開始大肆刪改、焚毀書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乾隆帝命有司追復(fù)和碩睿親王愛新覺羅·多爾袞封爵,將他補入《玉牒》,后世子孫繼續(xù)襲封王爵。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1年),乾隆帝下令編纂的《四庫全書》,歷時九年成書,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百科全書。

然而,在編纂《四庫全書》的同時,乾隆帝還同時銷毀了對清朝不利的書籍,據(jù)統(tǒng)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15萬冊。明代檔案更是被系統(tǒng)地進行了銷毀,殘存書籍和檔案也進行了篡改,堪稱我國文化史上的浩劫!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六次巡幸江南,與其祖父康熙帝不同的是,他的出游開支浩繁,造成很大的財政負擔(dān),給民間也帶來很大的困擾。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九月,在平定了廓爾喀人對西藏的侵略后,乾隆帝定立金奔巴瓶抽簽制度,明確藏傳佛教活佛的轉(zhuǎn)世靈童須經(jīng)金瓶掣簽認定,且必須經(jīng)過中央政府的批準。

同年十月,乾隆帝寫成《御制十全記》,夸耀在位時的十次重大軍事行動:

“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而喀降,合為十。”

然而,與乾隆帝的吹噓不同的是,這十場戰(zhàn)事不僅有敗仗,勝的也是慘勝,可謂軍威不振。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喬治·馬戛爾尼率團來華,企圖通過談判打開清朝市場。雖然無功而返,但也打破了西方對清朝“盛世”的神話,為幾十年后的入侵埋下伏筆。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85歲的乾隆帝在勤政殿宣示建儲密旨,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定明年歸政,改為嘉慶元年。


嘉慶:先期老爸壓,低調(diào)有人害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帝舉行禪位歸政大典,親臨太和殿授皇太子颙琰傳國玉璽,新皇帝颙琰尊乾隆帝為太上皇帝。

嘉慶是清仁宗睿皇帝颙琰使用的年號,也是清朝的第六個年號,存在時間為1796年-1820年,凡25年。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清宣宗成皇帝愛新覺羅·旻寧繼位后沿用。

嘉慶,字面意思即吉祥喜慶,但也與嘉慶帝登基前的封號和碩嘉親王有關(guān)。而在古籍中,“嘉慶”一詞也有出處。

一是《尚書·呂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其寧惟永”,意思是說君王個人若有值得慶賀的品德,億萬民眾就會得到福祉,其政權(quán)就會永遠鞏固,天下就會永遠安寧;

二是《易經(jīng)·文言》:“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三是《詩經(jīng)·小雅·楚茨》:“孝孫有慶”,即賢孝的子孫會得福受益。

嘉慶帝即位時,其父乾隆帝仍然健在,年號“嘉慶”正好恰如其分地向天下表明,大清皇室是“積善之家”,嘉慶帝是“孝孫有慶”:太上皇對兒皇帝是肯定的、認可的;兒皇帝對太上皇也是恭敬的、孝順的。

不過,具體到嘉慶帝自己身上,攤上這么高壽又權(quán)力欲極強的父親乾隆帝,恐怕滋味就沒那么好受了。

嘉慶元年(1796年),乾隆帝在禪位之后仍居住在養(yǎng)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帝只能暫時居住在毓慶宮。

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川楚白蓮教首領(lǐng)王三槐被擒,乾隆帝侈談“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在養(yǎng)心殿逝世,終年89歲。后葬于裕陵。乾隆帝是我國歷史上實際掌權(quán)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死后,嘉慶帝開始親政,同年二月,即誅殺權(quán)臣鈕祜祿·和珅,罷黜、囚禁一批和坤親信死黨。

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原內(nèi)務(wù)府廚師陳德在神武門刺殺嘉慶帝,未遂被捕,四天后被凌遲處死。

嘉慶元年(1796年)到嘉慶九年(1804年),經(jīng)過9年鎮(zhèn)壓,耗軍費白銀二億兩,川楚白蓮教起義終于被平定。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二月,嘉慶帝下詔,言明吸食鴉片有害身體,敕令各督撫斷其來源。

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頭目林清派遣部分教徒,在太監(jiān)接應(yīng)下沖進皇宮,并在隆宗門與清軍展開激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被清軍血腥屠戮,無一幸免。林清也很快被抓捕殺害。嘉慶帝雖沒有受到?jīng)_擊,但還是下詔罪已。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英使威廉·皮特·阿美士德率團來華,因在“向嘉慶帝行三跪九叩禮”的問題上多次反復(fù),最終還未就打開清朝市場談判,就被驅(qū)逐離京。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慶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病死,終年61歲。后葬于昌陵。


悅史君點評:乾隆時代與之前的康熙時代一樣,都維持了半個多世紀,也共同組成了“康乾盛世”,似乎到達了封建時代的頂峰。

然而,乾隆帝雖然功勞不少,但后期好大喜功,行事奢靡,寵信和珅,導(dǎo)致吏治敗壞,民變四起,埋下了以后衰落的伏筆。

更惡劣的是,閉關(guān)鎖國政策在乾隆時期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文字獄之風(fēng)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不僅多次大興文字獄,借修四庫全書一事,肆意禁毀漢書,言之天下僅可存漢書三千卷,其余書籍留書名后毀禁,完全毀禁者不計其數(shù),堪稱五千年來第一,危害性遠遠超過秦朝的焚書坑儒!

拜長壽老爸所賜,嘉慶帝的存在感非常低,雖然他對貪污深惡痛絕,也懲治了貪官和珅等人,但肅貪力度有限,導(dǎo)致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

嘉慶帝的保守謹慎,不僅使清朝的發(fā)展遠遠落后于同時代的西方,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日益凸顯,鴉片也流入國內(nèi),清朝開始由盛轉(zhuǎn)衰。

乾隆盛世、嘉慶守成之后,旻寧開啟了道光時代,山河日下的境況,咄咄逼人的大變局,他該如何應(yīng)對?悅史君留著,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4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6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9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3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35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3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35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5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1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03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34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1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4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