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洪七公正與靖蓉二人說話,歐陽鋒突然冒出來,與七公對打。
承:
黃蓉看兩人一時難定輸贏,開始攻心,嘲諷歐陽鋒,與郭靖約定只要放他三次,就不為難黃蓉,可現實是歐陽鋒說話不算數,羞為武林高手。
歐陽鋒羞愧溜走。
承:
黃藥師來參加華山論劍,見到黃蓉活著喜出望外。
父女二人欣喜相聚。
洪七公笑說,鬼精靈的爹爹,鬼精靈的女兒。
黃蓉不想父親和師父兩敗俱傷,出主意讓兩人跟郭靖過招,誰過的招數低誰輸,但滿三百招未贏算郭靖的。
洪七公笑說,女生外向。
郭靖因勤練武功,功力大增,竟抗住了黃藥師的三百招。
轉:
洪七公傷愈不久,才剛與郭靖交手,歐陽鋒出現。
歐陽鋒因受黃蓉對九陰真經的胡亂指點,練功走火入魔,神智都有些瘋癲,但攻勢不按常理,且極為靈厲。
黃藥師與之對打,竟手忙腳亂,洪七公看出門道,在旁指點,相當于聯手攻擊歐陽鋒。
兩個武林頂尖人物自認不是對手,承認歐陽鋒是天下第一。
歐陽鋒欣喜若狂,神智混亂下緊抓郭靖,認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歐陽克,要兒子承認自己的榮耀。
郭靖老實認同,無人是他對手。
歐陽鋒死拉郭靖,似乎想帶他一同離開。
黃蓉見到歐陽鋒的影子不停閃動,靈機一動,說歐陽鋒背后有一個人不承認,想要與他比試。
歐陽鋒神智不清,真的出手與影子對打,無法獲勝,大受打擊,大腦更加混亂,一邊與影子相斗,一邊離開。
合:
四人唏噓,一代武林宗師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之后相攜離開。
起因:
黃蓉為洪七公等人做了不少好菜,七公夜間悄悄離開。
第二天,郭靖收到白雕送來的一封信,說蒙古兵即將攻打襄陽,意圖吞并大宋。
承:
郭靖焦急,黃藥師支持他去給襄陽的守軍報信,若長官不肯抵抗,便殺之。
郭靖明白守衛(wèi)國家是大義,不再糾結不該用武殺人。
黃蓉不愿分離,與郭靖同去襄陽抗敵。
郭靖琢磨此信,忽然明白是華箏無意間聽到郭靖母子打算離開蒙古,向成吉思汗報信,導致郭母自殺的真相。
黃蓉安慰他,華箏并非故意害他。
承:
來到襄陽,守城安撫使不相信二人所言,只顧花天酒地,不肯派兵。
靖蓉無奈,只得守在城門附近。
周邊難民哭喊著集聚在北城門下,請求官兵開門,守將見死不救,不肯開門。
蒙古兵先鋒已經舉著火把出現在不遠處。
郭靖怒極出手拿下守門將官,挾持他打開城門。
難民得救,郭靖在黃蓉的支持下,假傳圣旨,號令官兵隨他出城,在東西方兩處各躲三千人兵埋伏,聽炮響為信,在背后助威吶喊,卻埋伏不出。
蒙古先鋒果然半信半疑,不敢攻城,轉而回報主將,卻是拖雷。
拖雷出來與郭靖相見,兩人互稱安答,卻明白情誼只能擺在一邊。
拖雷見過郭靖用兵如神,心中悚之,認定對方大開城門必然有詐,不敢出兵,命令后撤。
郭靖心知,只是權宜之計,明日拖雷還會來攻,心中焦急萬分。
黃蓉出主意,殺了拖雷,造成蒙古人大創(chuàng)。
轉:
為國家大義,靖蓉夜晚潛入兵營。
郭靖正準備殺拖雷時,收到成吉思汗送來的口令,他在寧夏即將大限,立刻召回拖雷,且心中思念郭靖。
郭靖馬上走出,與拖雷一同奔向寧夏。
合:
郭靖陪成吉思汗騎馬漫步,他直言不諱,認為真正的英雄應該為國為民,維護百姓安定的生活,而成吉思汗殺戮過甚,不配稱真英雄。
成吉思汗大怒,但并未傷害郭靖,當晚便死在金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