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五六年前,我開始玩豆瓣,有天在一個“美白小組”里看帖子,看到有位叫Alice的姑娘發帖講她的美白經驗,還說很有效,二哥說她都白成一道光了。那時候我也剛玩豆瓣,以為她和她的二哥是什么紅人,就關注她了。
后來通過她的狀態、相冊、日記發現,二哥是她男朋友。她的動態一半都和二哥有關,相冊里有跟二哥的吃吃喝喝,文字狀態寫多么想她的二哥,日記里寫以后跟二哥生了男孩要叫Alex,生了女孩就叫Alice;另一半的動態或者吐槽工作上遇到的傻X同事或者寫一些給自己加油的話。
哦,為什么她整天在說想二哥?因為她和二哥是異國戀,一個在蘇州做紡織品銷售,一個在美國進修。
玩豆瓣的時候還是大學,但跟我同年的Alice早就工作了,她經常更新動態,說工作上的XX真討厭,但她要撐下來,因為要攢錢去美國看二哥。看著Alice的頭像、簽名,你都能感受到她有個粉得冒泡的公主夢,然而這樣的女孩子竟然會這么執著。
2012年,我大學還沒畢業,Alice已經邊工作賺錢邊寫下了日記,紀念她和二哥共同走過的第四個年頭。日記里她寫他們都在南京讀書,每個周末二哥坐三四個小時的公交車去找她。南京有三個大學城,在南京上過學的人都懂,要是情侶不在同一個大學城,見一次面真的很奔波很疲憊。就像普通情侶一樣,他們打電話、視頻、吃吃喝喝、說什么都很開心,但是二哥告訴她一個月之后要去美國讀書了。他們也分手也賭氣,但后來都覺得這樣太痛苦了,于是決定克服困難共同走下去。
五六年前,大家都還很年輕,Alice也免不了被閨蜜被七大姑八大姨勸說趁早安穩下來,但她始終很堅定。這就是我很佩服她的地方,我是沒有勇氣異國戀的,我連異地戀的勇氣都沒有。我有個朋友說我是缺愛晚期,換做是我,我肯定每天擔心一年見一次感情淡了怎么辦,他周圍漂亮女生太多怎么辦,萬一留學回來發現沒有共同話題了怎么辦,談個戀愛一年見不著又是圖什么,養手機寵物嗎?
終于Alice攢夠了去美國的錢,去找二哥過農歷年。我在豆瓣上看她發狀態發照片,她說二哥帶她去華爾街,她摸那個銅牛的蛋蛋,街上的人都笑了。她說她比紐約街頭的白人還要白。
后來年假結束她就回國了,分別之后她又發狀態:想到不能和你一起刷牙洗臉、擁抱在一起,胸口就痛得喘不過氣來。我想即使是沒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也能感受到她的難過吧。
再后來二哥回國了,他們團聚了。那時候我忙著實習工作,在很累的設計院上班,沒有再上豆瓣,偶爾登錄一下能看到她的動態,就像所有有完美結局的愛情電影一樣,他們很開心,他們挑鉆戒選婚紗、他們拍了婚紗照。婚紗照里的二哥是個圓臉憨厚的白面書生模樣,Alice也真的很白,笑得自然又溫柔,完全不像有些婚紗照俗氣又油膩。
昨天我心情有點低落,忽然我就想起了他們的故事,我跑去看她的動態,一兩年前的動態是在說沒想好給Miki起什么中文名。對,Miki是他們的寶寶,既不叫Alex也不叫Alice。最新的動態看到她創業了,今年的目標是年收入100萬。
這個故事并沒有我,只有Alice和二哥。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看著她吐槽工作吐槽生活,也看著她努力賺錢努力買房創業,看著她從所有人都不相信的眼神里等到了屬于她的幸福。
比起感動、比起祝福,我更多的是欽佩,欽佩她守護愛情、等待未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