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園林小品位于廣州園外,是為數不多的具有水景的小品。人具有親水性,李清照稱:“山光水色與人親。”具有水景的小品看起來就會比其他小品更親切。水景與周邊景物相映成趣,與后面的山石虛實對比。植物在水中的倒影,增強了水體的美感。山與水產生垂直和水平的均衡美。靠近山石旁還有一水車,水車上有一竹筒,可以制造流水水車的動態景,做到動靜結合,與周圍景觀映襯。但是看的時候,機關并沒有開,整個景都是靜止不動,給人一種死氣沉沉的感覺,如果機關打開,有流水,就會充滿活力。水不動,景觀仿佛失去靈魂,今日到來不能觀其真正面貌,令人遺憾。
此小品名為繁華,使用了許多花草來凸顯主題。可以看出作者在垂直空間上使用植物布局用了心思。最外面用顏色鮮艷的紫色碧冬茄鋪墊,后面用顏色較淡的毛地黃形成色彩的躲避。中間穿插著一下其他顏色的植物。因為小園的造景多用低矮灌木與地被植物。屬于開敞空間,給人輕松自由的感覺,小品中出現一個與人等高的鐵牢籠,突然顯得很束縛,我不知道是不是對比,我感覺很不舒服。個人覺得此小品不如上一個好。
此小品名為相思,與其他小品不同的是,這個地面是沙地,沙地上的草對沙面進行了分割,更有空間感。雕像身上的多肉植物,作者把它們當作裙子,一直蔓延下來。許多多肉植物堆砌在中間,各種顏色,色彩斑瀾。
此小品名為秘密花園,借了一個固定座椅與后面的樹木來造景。但是實際效果不太好,因為后方的樹木離小品太遠了,很難想象到后方樹木與小品是一體的,只有座椅能融入小品之中。小品在水平方向上有各種顏色鮮艷的花,與草坪形成對比,在垂直方向上有各種形態各異的灌木,有層次感。在低矮的地方還放置了一些石頭與假蘑菇,與周圍的樹木形成對比,凸顯樹木的高大,給人一種愛麗絲夢游仙境的感覺,更有秘密花園的氣氛,凸顯主題。
駁岸植物處理,用紅楓淡化巖石生硬的線條,與石頭相互映襯。
護岸設計,湖面疊砌了很多巖石在岸邊,通過園藝景石的隨意擺放,弱化生硬的河岸線,使其更加具有美感。在一些地方穿插了一些喬木與灌木,形成更具層次感的風景。
水生植物配置,在河岸線附近種植水草,增加湖岸的觀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