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朋友出去玩,在聊到親密關系的話題,我忍不住的又想嘗試教練技術了,作為一個資深逗比深井冰朋友,能讓我一本正經地和人聊天真的是很難得的好伐。平時談論的都是生活瑣事,不談國事也不談學習成長,就是簡單的生活。由于今天的閱讀內容是教練合約,設定對話焦點。那么我在聊著聊著不經意的就放大招啦(我會很溫柔地對待我的小白鼠的,莫擔心,我不是什么好人。):我們今天有40分鐘的時間,你想從對話中獲得最好的成果是什么?他仰望夜空思考良久?!岸紵o所謂了。”我知道在這里遇到了抗阻,無所謂也許是失望、沮喪、懷疑、受挫導致。每個行為背后都有正面的動機。這情緒的背后一定有所期待,有所渴望。“在這個無所謂背后,你的感受是什么?”他仍舊是沉默。我繼續堅持道“在這個無所謂背后,你想要什么?”他把胳膊放在頸上依靠椅子背,沉思著。
“你要記住,計劃趕不上變化。”
“那基于這種情況下,你在可控的范圍內,在現實的情況里,你能做些什么?你想要什么?”
……
還是大段的沉思。我打破了平靜:“如果未來三年后,事情如你所期待的發生,一切都很圓滿,在那個畫面里,你看到了什么?”
“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爸爸媽媽有自己的小吃店,我有自己的事做。周末我們一起休息,可以出去走走?!?/p>
“在那個身份里,你是誰?”
“爸媽的兒子,爺爺奶奶的孫子,也是一個好丈夫?!?/p>
“是誰的丈夫?”
“不確定?!?/p>
“假如你的朋友問你要了一張名片。那張名片上你是什么職位?”
“自由職業者吧!”
“為什么這個狀態那么重要?”
“不是說重要,而是在乎吧”
“如果讓你對當下的狀態打分,從0-10分打分,你現在是幾分?”
“剛及格吧,也許是5、6分。”
“假如一年之后,你分值提升了1-2分,那是因為你做了些什么?”
“爸爸的腳做了手術,希望手術能成功。我的生活穩定了下來。”
“你想實現的這個價值的第一步或者是前幾部會是什么?”
“聯系醫生,查找資料,安排手術,醫生也不用去找,那個**已經確定了。預計十天半月就能做手術了。穩定的話,就是多看看房子,了解房源,小區,合適的話定下來?!?/p>
似乎越來越清晰了。
由于是比較熟悉的朋友,且已經在思考。我就并沒有再繼續深入,也沒有總結。不能神經到結構化到這種地步,我注視著當他,即是鼓勵也是支持。內心默念:“希望一切都會順利,希望你們平安幸福?!蔽覀兘粨Q眼神,知道對方的心聲,都笑了。
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我們只需要喚醒內在的力量,聚焦于我們想要的,就能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