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1—
時值隆冬,寒風呼嘯,滴水成冰,冷得人哪怕裹條被子都不想出門。
我在冬天的糖葫蘆里開始懷念起了夏天的冰激凌。
此刻只想把自己流放到遙遠的海南島去避寒。
傍晚回家的路上,我狠狠地咒罵了一聲這鬼天氣,然后裹緊衣角踩著積雪快步往家的方向走去。
今年冬天真是冷極了,可是,哪年冬天不冷呢?
路上經過一家商場,突然注意到商場門口的一條長椅上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那是給顧客用來休息而設的長椅,大概是白天哪位顧客不小心落下的東西吧,我想。
但等走近了才發現,并不是沒有生命的包裹,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那麻袋下包裹著的分明是一個瑟瑟發抖的人。
我不由地吸了口冷氣。
然而也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就走掉了。
這樣的情形,并不是第一次碰見了。
無家可歸的人,到處都有,在眾人看不到的角落里,茍延殘喘,茍且偷生。
—2—
我曾在大街上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都是流浪者。
這座城市很大,房子很多,但那在夜晚時分亮起來的萬家燈火里,沒有一家與他們有關。
他們是被繁華都市遺忘掉的一類人。
連個遮風避雨的落腳地兒都沒有,更談不上有個溫馨幸福的家庭。
他們,才是真正的一無所有。
冬天的夜晚那么冷,睡在露天地里,該有多可怕啊。
我想起了前不久看過的一部紀錄片,講的是生活在香港的窮人。
在那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窮人的生活是不能稱之為“生活”的,那不過是勉強維持著生命體征的“生存”罷了,甚至有些麻木,整日重復著一樣的動作,因為在那棺材一般的房間里,實在很難讓人看得到希望。
那間棺材屋里,連個窗子都沒有,又怎么會有陽光照射的進來。
一個人的吃喝拉撒全都在那方寸之地里,屋里最大的地方全被一張床給占據掉了,于是,所有的活動就只能在這張床上進行。
甚至不能直起腰,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撞到腦袋。為了節省空間,房東把一間房子分割成了無數個低矮、窄小的木板屋,然后廉價租給那些付不起高昂房價的窮人。
好像一個個小方格,每個方格里都擠著一個人。
香港人把這種房子稱為“棺材屋”。
他們,是一群住在棺材里的活人。
(圖片來自網絡)
—3—
窮人,是沒有尊嚴的,更談不上幸福可言。
同睡在大街上的人相比,住在棺材里的人好像還算幸運。
鼻尖幾乎能與天花板相碰,連翻個身的自由都沒有。住在那樣的房間里,沒辦法想象,那樣的生活,究竟該有多壓抑。
像我這種患有“密室幽閉癥”的人,想想都覺得毛骨悚然,怕是會窒息而死的吧。
知乎上有個挺熱門的問題:
“你認識的有錢人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問:
“你認識的窮人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比起窮人,大家更好奇那些有錢人的生活。
所謂“你沒窮過你不會懂”,即是“我沒富過我不知道”。
富人和窮人,一字之差,溝壑之別。
一個活在人間,一個待在地獄。
那些如同螻蟻般的生命,根本沒人會去在意,最后只好悄無聲息地死掉。
—4—
和朋友聚會出來,在火鍋店門口,遇到幾個伸著手乞討的小孩。
一個個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手中捧著的洋瓷碗也是骯臟不堪。
“走開!”朋友不悅地皺起眉頭,揮著手想要躲開他們。
我嘆了口氣,默默地把手里剛才火鍋店贈送的那幾瓶飲料從包里掏出來分給他們,想起衣兜里還有幾塊大白兔奶糖,也一并掏了出來。吃完火鍋買單后還剩下一些零錢,本來打算待會兒打車回家時作路費的,罷了,還是走回去吧,權當晚飯后散步,還有助于消化。
孩子們拿了錢走了,朋友不解地問我:“你不怕他們是假的?”
“什么假的?”
“你傻啊?沒看新聞上整天報道說有假乞丐利用路人的同情心要錢的嗎?這年頭,騙子太多了,傻子都不夠用啊。”
“我不管他們是真還是假,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還是一樣會給他們錢。”
……
我又想起了那群住在棺材里的人,他們,過得好嗎?
他們,應該已經住進寬敞明亮的大房子了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