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種事情成癮對人的危害最大:海洛因、碳水化合物和月薪。——商業思想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書很討厭。毫無疑問,幾乎所有寫書的人都是糟糕的作家。
因為作家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寫好他正在寫的東西,而不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做好寫作這件事。他們并沒有用整個生命去打字,而是在管理一個國家、打造一個機器人,或者發現了DNA,或者在雙子座大廈。他/她確實做了一點兒事——一點兒改變許多人人生的事,一點兒從他/她的腦子里冒出來、進入到現實世界里的事。
但那也還好。還是有幾本好書的。
我喜歡讀寫億萬富翁的書。如果大家普遍都讀書,那么書會改變10億人的生命。我喜歡讀會讓我的大腦感覺到智商高潮的書。就是說,當我讀一本書的時候,我能真切感受到我的智商在提高。而且,(我就著這個比喻再多說一句),在讀完一本極好的書以后,我可能會把一個想法延伸成為我自己的特殊觀點或者著作。
在給出我的書單之前,我想說一下,非虛構類書籍有三大類:(我并非只讀非虛構類書籍。小說是另一類書。)
-商業卡片書:
這類就是和《如何當領導》類似的那種書。它們把書的作者描述成一位專家,然后作者會利用這本書去演講,或者用它去為演講提供指導和咨詢。這類書一般都很爛。一本都別看,但你自己寫一本倒是沒問題。事實上,寫一本這樣的書可能對你的職業生涯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應該寫個好多章的書:
出版商會看到一篇類似《變聰明的12種辦法》的文章,然后他會說:“這個該寫本書。”然后作家就會帶著錯誤的想法說“好的”,接下來,他就會經歷一番痛苦,把一篇完美的2000字文章擴展成一本60000字的書。這類書很爛。一本都別讀,而且絕對一本都不要寫——除非你想浪費自己的一年生命。2004年到2009年,我就把我的生命浪費在了做這件事上。
-能讓大腦體驗到高潮的書:
以下是我心目中可以讓大腦體驗到高潮的10本書的清單。在開卷和掩卷的過程中,它們都能讓你的智商變高。順便說一下,這類書其實不止10本,這里列出的只是我心目中最好的10本。不過它們的優秀程度和先后順序沒關系,我的小腦袋還很難給它們排個先后座次。
[注:我知道,Jeff,我知道我有一個每月搞一次的讀書俱樂部。別吼我了!但這和那個不一樣。那個是每月推薦的10本書。有時候這個書單每天都會不一樣呢。]
《Mastery》,作者:羅伯特·格里尼
這本書就好像是1000本傳記的精編版,這1000本傳記講的都是“如何在你喜歡的事情上成為大師”。
《Bold》,作者:彼得·戴蒙迪斯和斯蒂芬·科特勒
基本上如果你想了解未來,就該讀讀這本書。除了它以外,再補充一本同樣是這兩位作者寫的《Abundance》,還有斯蒂芬·科特勒寫的《明日世界》,還有馬特·雷德利(Matt Ridley)寫的《理性樂觀派》。我感覺《Abundance》有點兒像是《理性樂觀派》的續集。所以我這條推薦里向大家推薦了4本書。
《OUTLIERS》,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格拉德威爾并不是第一個想到“一萬小時定律”的人,也不是記錄成為某方面頂尖高手所需努力的第一人。但他在解釋這些有深度的概念的同時,也講了很多很棒的故事。披頭士是怎么成為最棒的樂隊的?為什么職業曲棍球運動員都生在1月、2月和3月等等。
《WHERE GOODIDEAS COME FROM》,作者:斯蒂芬·約翰遜
他還寫了另外一本書:《How We Got to Now》。基本上我想說:千萬別信孤獨的天才那一套。靈感源于歷史的融匯,以及特定地理位置帶來的“臨近的可能性”,等等。約翰遜對于事物之間聯系的總結非常精到。比如他說,古登堡印刷機讓所有人都意識到,原來自己的視野這么窄(而古登堡印刷機的發明,也是腳踏織機提升的結果)。所以有了透鏡的科學才最終有了顯微鏡;所以才最終發現了微生物;也因此才有了現代醫療科學。約翰遜是一個思想家,他還是一個連結者,講得一手好故事。
《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
對這本書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管去讀吧。別盯著里面的納粹大屠猶看,也別只看里面說的心理學理論。之所以要讀它,是因為當你大概讀到一半的時候,會意識到自己的生活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下一次你有機會對著一個人耳語、要他自殺時,可以輕輕地說出這本書里的話。
《BORN STANDING UP》,作者:史蒂夫·馬丁
在你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再附贈一本由馬修·賽義德(Mathew Syed)寫的《彈跳》(Bounce)—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是英國的乒乓球冠軍。我喜歡所有用作者的熱情寫就的書,他會在書中記錄自己的熱情,并與我們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看到其中的微妙之處、看到他的努力、運氣、天賦、技巧,看到所有成就一位冠軍的東西。
糟糕,我又要附贈一本了:由指揮官克里斯·海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寫的《An Astronaut’s Guide to Earth》。
《ZERO TO ONE》,作者:彼得·蒂爾(Peter Thiel)
講商業的書太多了,其中99%都是胡扯。讀這一本吧。書中的很多概念都改變了我的態度,不只是對商業的態度,還有對資本主義的態度。蒂爾是Paypal的創始人,也是Facebook的第一個投資人,在用平實的語言分享他關于打造十億美元公司的理論時,他講得非常精到。
我特別喜歡我放在我的播客節目里的一個故事,它說的是蒂爾在一個房間里提出要給24歲的馬克·扎克伯格250000000美元、然后馬克在2分鐘內拒絕了蒂爾的故事。
《Quiet》,作者:蘇珊·凱恩
很可能世界上有一半人都是內向者。可能還更多。內向者的生活并不容易。在一個滿是人的房間的時候,有時候也會覺得“天哪,我不行了。我不能再講話了,我的嘴上有把鎖,這群人還把鑰匙給扔了。”請問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我希望你有過。下次你在聚會上閉上眼聽聽。《安靜》向讀者展示了如何釋放那種很可能全世界一半的人都需要釋放的神秘力量。
然后,請蘇珊·凱恩來上我的播客節目。
《ANTIFRAGILE》,作者:納西姆·塔勒布
再附贈兩本書:《The Black Swan》和《Fooled by Randomness》。“脆弱”是指一碰就碎。“有彈性”是指碰了以后還能是原樣。
在我的播客節目里,納西姆討論了“反脆弱”——也就是打造一個系統,哪怕是只對你自己有效果的系統,如果你受了某種傷害,這個系統就會變得更強大。這個播客節目改變了我的生活。他從歷史的角度上討論了反脆弱,一直講到當下的經濟形勢,甚至是我們的個人情況。
《Mindset》,作者:卡羅爾·德韋克
再說一次,這種專業領域的精熟度讓我著迷。這種精熟度指的并不是自我改進(吃好睡好等等),而是指的你該如何持續地改進,并最終真正體會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內部深層次的精妙。卡羅爾·德威克通過大量研究和故事的講述,向讀者展示了該如何持續改進,以及為什么很多人沒有能持續改進。
我選這些書并不是想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而是因為在讀了這些書以后,它們讓我變得更明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