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這首歌,很多人都有聽過,甚至旋律一響起,便覺耳熟能詳。但應該不是每個人都看過,83年的這部《城南舊事》。
在城南舊事的光陰里,童年的時光隨著愛與送別,慢慢成長。
-1- 胡同里有個瘋女人。
故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個聰慧活潑的小女孩。她住在胡同里,每天都有很多的時間可以在胡同里轉悠。天真懵懂的年紀,家里人也沒有過多,給她灌輸各種想法,隨著她玩。
但只有一處地方,宋媽叮嚀著讓她千萬別去。因為那里有一個叫秀貞的瘋女人,傳言把秀貞說得很是可怕。
可幾年前的秀貞不是今日這般模樣,那時的秀貞是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她家里開著旅館,一個書生氣的男人住了進來。他背著一卷鋪蓋,提著一口皮箱,穿灰大褂,口袋上還別著一枝鋼筆。
他來時,秀貞正在擦著玻璃,聽見他正和父親在談話,得知他是北大學堂的學生。透過玻璃窗,她看見他笑了,那一笑,真甜。兩人也在漸漸地相處里,在一起了。
有一天,男人在街上參加學生運動,被軍閥抓走,再也沒有回來,而秀貞腹中早已有了他的孩子。她生下了小桂子,可以訛傳訛,人言可畏。孩子出生便被送到城根底下,不知是生是死。
秀貞因這接二連三的打擊瘋了。身邊的人因此遠離她。只有英子不怕,還無意中發現自己的小玩伴妞兒也是抱來的。脖子后面和小桂子一樣有塊胎計,認定她是小桂子,雨夜讓她們母女相認。
福兮禍兮,相認后秀貞要帶著小桂子去尋男人,可雙雙葬生在鐵道上。秀貞是一個活在過去,不愿面對現實的人,這樣的結局,剛剛幸福便是離去,到底是讓人唏噓不已。
-2-搬家后遇見的小偷。
英子上了小學之后,全家人搬到了另一處胡同。新家附近,常常有人家遭賊。家對面是一個荒草堆,英子和同伴打賭后,走進草堆。發現草堆里有很多東西,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第二次去的時候,英子見到了一個年輕男人,兩人之間有過短暫的交流。這樣見過幾次面之后,英子覺得更奇怪了,每次胡同里遭賊,總可以在草堆里見到男人。
他說他家里有一個弟弟,年年考第一,他要供他上學,飄洋過海去念書。但是家里很窮,連窩窩頭都吃不起。他覺得自己走到這一步,也是沒法子。他供弟弟上學是個好人,他做小偷,偷東西是個壞人。
英子分不清海跟天的區別,也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直到一天,她從草堆里拿出來一個鍍金的小佛像,給了一個戴草帽的人。
英子在學校里遠遠見過男人,他看著弟弟的成績,摸了摸他弟弟的頭,很是高興。再次在草堆里,見到男人,男人找不到小佛像,讓英子以后別來草堆。
第二天,英子在街上,看到戴草帽的人領著便衣尋到草堆,捆了年輕男人。圍觀的人說他是便衣,擒了賊。她躲在宋媽旁邊,看著年輕人走過的身影,眼神交匯,流露出亦或是難過的情緒。
-3-宋媽失去一雙兒女。
宋媽在英子家待了四年,沒有見過自己的栓子和丫頭子。因為鄉下人窮,她來英子家做工,只能忍受著對孩子的思念,沒有回家。
這幾年,掙快二百塊錢送回家里,她希望這錢,能讓養在別人家里的丫頭子,好過一點。栓子給人放牛時,要小心。家里后坡的二分地,能贖就贖回來,不用種人家的地,還讓丈夫少喝些酒。
那幾天里,宋媽很高興,因為丈夫要把小栓子,帶到城里來。宋媽想他的小栓子,該有多高,該長得多壯實。他還跟英子和弟弟說,別嫌棄小栓子,他是鄉下人,土著呢。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鄉下夫家生活,完全不是宋媽想象的這樣。丫頭片子被丈夫給了一個趕馬車的人,上哪兒都再找不回她。小栓子也早已沒了,不在人世。
知道這個消息的宋媽,崩潰大哭。什么 都沒了,她牽掛的人都沒了。她變得蒼老,和過去告別,說要一直照顧英子,再也不走,英子緊緊地抱住了她。
-4-淡淡哀愁沉沉相思。
在故事里,秀貞和進步學生的凄涼愛情和骨肉離散;妞兒受盡打罵,與秀貞相認之后雙雙慘死;被社會壓迫,無奈走向犯罪的年輕小偷,被綁了去,付出代價;失去一雙兒女,卻深愛他人孩子的宋媽,傷心難過。
還有英子的父親,這個關心學生,有大智慧大愛的人,也因病離英子而去,英子在不斷地成長中送別了他們。
童年和成長總是不停在見過、送別某一些人里,英子可能還不懂,或者被迫去接受這一切。影片的最后,英子送別了宋媽,在帶淚的眼眸里,宋媽的身影漸漸模糊。
感動和溫暖,藏在每一個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當《送別》響起,當人兒離去。
英子的父親曾對她說過,過去的事都過去了,慢慢就會忘記。
可是英子忘不了,童年的回憶,像酒越陳越香。
不思量,自難忘。
我想如果長大,意味著不斷遠去,送別生命中的某個人,那記憶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被喚醒。
當聽懂“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無故人。我們也長大了。
【無戒365天極限挑戰日更訓練營第3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