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天天要求奶奶陪他去“散步”,順便玩一會游戲機。通常他晚上還需要練琴,一般會建議他先去練琴再下樓玩。于是在他們收拾好準備出門的時候,我又如往常一樣順口說了句“你先去練琴哦”,過了一小會突然從客廳里傳來天天大聲的哭泣聲。奶奶很茫然的看著我,我也一頭霧水,放下剛換好睡衣的弟弟跑出去看發生了什么事。天天窩在沙發靠墊那里哭,我以為是那里的東西弄傷了他,他看到我生氣的喊:都怪你都怪你……我坐在旁邊抱著他(還好他沒拒絕)他還在哭著說“都怪你”,我問他是哪里弄傷了嗎?需要我幫他處理嗎?他哭著說:“這是我的時間,又不是你的時間,我都自己可以安排好我的時間。你安排弟弟的時間他還不會自己安排,你還給我安排我的時間,你是拿我當小寶寶嗎?!”聽著他聲淚俱下的控訴,我突然意識到是我多說的那句“你先去練琴”讓他感覺受到了傷害,我的“安排”讓他感覺到他的能力不被信任,他的事情他自己不能做主。我向他道歉,很快我們處理好他的情緒,他又興致勃勃的叫上奶奶出去,嘴里還說跟奶奶交代“我們一會回來的時候直接先上16樓練琴,然后再回家”,這更讓我明白我多說的那句話,讓他在“聽媽媽話”的驅動和聽從自己安排的矛盾中產生了情緒的爆發。回想他“數落”我的那段話,我有些意外他不再是發脾氣,而是清晰地告訴我不能再把他當小寶寶給他做安排,要給他決定權。我確實經常說“你自己安排好你的時間”,或者“你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而其實在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內心有非常強的預設,希望他能按我的想法“先寫作業后看電視、先練琴后出去玩”,這才是“好的安排”,似乎并不太接受他做出跟我預設不一樣的選擇,沒有真正去接受“讓他自己安排”,所以經常會補刀說一句先干什么或者做完什么再做什么[尷尬][尷尬][尷尬][尷尬]什么樣的安排才是好的?對誰來說是好的?跟我想的不一樣就一定不好嗎?他自己的決定帶來的自然后果能讓他學會怎樣才能做好的安排嗎?放手,不帶著操控的目的才是真的放手,是內心的信任和接納,而不是嘴上的一句“你來決定”。
微信:sanys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