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藍田”這個地名,因為它聽起來都是溫潤的。沒去過這個地方,但小時我在古詩里就莫名的喜歡上了它。小時候背誦過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那時就一直想象著陽光暖暖,大地嵐氣融融,藍田玉在暖陽的照射下遠遠望去好似煙氣裊裊,徐徐上升,所有的一切是如此靜好。從那時起,就喜歡了這個溫潤如玉的地方。我寧愿相信詩句的字面意思,美玉在陽光下溫潤生煙,也不要相信它引申的“良玉生煙”里化煙而去的美女紫煙。隨著時光的推移,也知道了它“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悲涼。
2018年的歲末,走進了藍田玉山藍河。冬天的太陽懶洋洋的掛在空中,玉山里一片銀裝素裹,玉樹瓊枝。映入眼簾的那俊俏挺拔的玉皇頂,猶如瓣瓣蓮花瓣,聳立在眼前。只是這高聳入云的“瓣瓣花峰上,都披著白色的紗衣”。山里前兩天下雪了,雪都掛在山的臉上了,這些調皮的雪花,有的掛在山的頭頂,給山戴上雪帽,有的掛在山的胸前,給它圍上玉巾,有的掛在中腰,給它穿上雪裙。今天的山調皮中帶著靜謐。總在想,這高山的那邊是什么地方呢?
踏入了進山的石階,厚厚的雪將石階全部覆蓋,我們應該是雪后第一波進山的,雪面一片茫茫,沒有腳印。山在白雪的襯托下顯得尤其空曠,遠處的廟宇里也白雪籠罩,猛地就想到了“山中高士晶瑩雪”。心里想著這如此晶瑩的雪一定要有高士相居吧,我們凡夫俗子恐玷污了這晶瑩吧。每一層石階此刻都臃腫了許多,每層階面上都是臃腫的落雪,忽然就喜歡了這臃腫的石階,它此刻也不冰冷了,變得軟軟綿綿,真不忍心踏上它的“軀體”。石階依山傍水,谷底的秦嶺獨有的石頭一個個都乖巧的靜臥在藍河的河道里,白雪將它們打扮成了一個個胖乎乎的雪饅頭,呆萌呆萌的。它們或三五成群的聚集一堂,議論著誰的雪衣最美,或獨立靜止,充當著石頭里的“智者”。因為此時它們都是雪衣加身。這雪將它們原有的呆板,孤寂都徹底遮掩,給它們換了容顏。山上的青松伸出的各個枝條上,都結出了雪果子,形態各異,但都圓圓滿滿的。
山坡上各種姿態的大樹,此時都變身卡通畫中的角色。五枝向天的巨樹,五枝開滿了白花,枝條虔誠得托舉著積雪,努力讓這晶瑩剔透的精靈在自己身上多多停留。高大的樹身中間的枝丫間一大捧的落雪,好似樹木的大嘴巴,哈哈大笑著。一蓬蓬的衰草上,細雪點點。一片不知名的野草枝上竟然掛滿了冰風鈴,驚奇的無以復加,真想知道這冰風鈴是如何掛上去的,寒風徹骨里,這些冰風鈴竟能隨風搖曳。不由自主的發自內心的感嘆自然的神奇。廣袤深邃的秦嶺深處在皚皚白雪里活脫脫就是一個童話里的冰雪世界。各色樹木,各種石頭都化身童話故事里的角色,都充滿了驚奇與可愛。一大片的巨型巖石,鋪滿了白雪,潔白無瑕在這里才是真的出處。靠在鋪滿雪的巖石上,巖石立刻靈動無比。
遠山青松蒼翠,腳下白雪皚皚,頭頂陽光燦爛,舉目群山巍峨…這數種顏色竟然如此和諧統一。
越走雪越深。整面山坡都鋪的滿滿當當,踩上去軟綿無比。整個山坡都是那么的干凈,躺在雪里,它能印出一個人形。抓起一捧雪揚起,陽光下星星點點的雪末好似七彩的碎金,反射著彩虹的顏色。還在飄飄灑灑的星星點點的落雪,放眼望去,陽光里它們像裊裊升騰的雪煙,裊裊婷婷,溫潤如玉。原來這玉山里的雪也能“生煙”。
大雪將一切都掩蓋了起來,一切在白雪的裝點之下更是清純無比。原本這秦嶺深處的雪就比都市里的雪更清冷無塵。看著趟過的雪地上印出來的人形,它就是你的形象,就是你在這世間行走的形象。但愿每個人在世間行走的形象都如同印在雪里的形象,能潔白無瑕,能初心依舊。
都是這雪惹的禍,友友們就在這雪地上撒歡了,將平時一切的偽裝都去掉,還原童真。摟起一大捧雪,就打向了隊友們,發懵的隊友醒悟后也是奮起還擊,一時間,雪地里雪氣蒸騰,雪塊飛舞,歡聲雷動。遇到陡峭的山路,坐一片塑料袋就能找到滑雪的感覺和樂趣。笑聲將身邊青松枝條上的積雪都感染了,它們也興奮的想要參加,一激動,從青松上跌落了,但幸好,沒有跌落塵埃,因為樹下依然是厚厚的落雪。
已經走到了海拔2200米的高度了,腳下踩著皚皚白雪,頭頂上飄著星星點點的雪花,太陽紅彤彤的照著,第一次見這美麗的五彩雪。每一顆都那么的晶瑩如玉,每一個星星點點都是如此的玲瓏剔透,每一粒雪花里都是七彩斑斕。一塊巨大的石頭醉臥在雪地里,上面赫然三個大字“靜心石”。石頭上面厚厚的白雪鋪蓋著。在這快要摸著“天”的高山上,頭頂是七彩的飄雪,腳下是潔白的落雪,身旁是臥雪的靜心石。心還能不靜嗎?真的此刻心無雜念,只想靜靜地走下去,看看落雪的盡頭。
玉皇頂上落雪更是密集了,陽光依然照射著,飄飄灑灑的晶瑩雪花里,陽光下每一顆都閃閃發亮,像極了水晶!想著玉皇頂已經是最高處了,可當站在這玉皇頂上,抬頭,高山依然在遠方。
漸漸的走的力不從心了,帶著冰爪,每踩一步都是那么費勁,贊美落雪的同時,更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逐漸的萌生了退意,不想走了,想就坐在雪地里等著大家,可我的春紅姐,踩著艱難的步子,卻緊緊的拉上我。一個大男人走在這落雪的山路上都舉步維艱,自顧不暇,可她卻還是緊緊的拉著我,拉著我前行,怕我摔倒,不善言辭的她,每個動作里都是善良與親和。我的友友們每個都是如此,雖然每人性格各異,但每個人都和這山里的白雪一樣干凈,都與人為善。玉皇洞里的菩薩們無不在教人向善,可其實修行就在心間。也許善良就在你的一個動作里,一句話語中。
一路上踩踏著白雪,回頭雪里都是走過的腳印,有蜿蜒曲折的,有筆直一線的,有深的,有淺的…不管留下的腳印如何,我們還是走過了,亦如人生之路,不管走得多么艱難,都要走!
終于出山了,回頭,那高高聳立的“通天柱”,此刻起霧了,遠遠望去,山尖都隱沒在白云里了。也許那山尖上就是神仙洞府,那聚仙臺可能就是仙人們飲酒品茶的地方吧。山臉上依舊掛滿了雪,林子里的雪在陽光下依舊裊裊“生煙”。玉山是王順山的支脈,王順山因了孝道聞名,古人勸人向善將各個傳說賦予了這些明山大川,但其實,一切都只在人心。心里的良善美過這干凈的白雪!
落雪也許無意,可人間卻始終有情。冰雪雖然干凈,可它卻無人間的溫暖。懸崖下向陽的地方,雪化了,腐葉里,我竟然發現了青草的新芽。這秦嶺深處里,這冰天雪地里,這裊裊生煙的雪花里,竟蘊含著春的生機。
撥雪尋春,春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