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來自于WWDC大會的一個演講題目《Prototyping: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但本文內容與該演講內容并無關聯,只是因為我個人很喜歡這句話,所以想談談我對這句話的理解。
講故事是創業者的核心能力。如果創業者是技術流派的,那么投資人也一定會給創業者搭配一個能講故事的管理層。
為什么這么說?這里有5個原因:
1、企業運轉需要大家完成一件事。
之所以形成企業,就是因為大家要一起去完成一件個人無法完成的事。由于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對于同一件事,大家的理解也不相同。
而大家要做一件事,就需要所有人能夠互相合作配合。除了薪水以外,還有什么能夠讓大家團結到一起?當然是一個很好的企業愿景,讓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做事的意義。
2、愿景就是大家進步的方向。
完成過去熟悉的事物,這個無須多言。像在富士康的員工,除非能有機會向前一步,否則就是打工賺錢然后回老家。
但任何一個需要不斷向前的創業企業,都需要每個人調用自己的無窮創造力。如果這些創造力沒有一個方向,大家就會迷失。
比如:比爾·蓋茨希望每個家庭都有一臺電腦,上面運行Windows軟件,那么整個團隊都會往這個方向持之以恒的努力。
喬布斯希望蘋果做出能夠改變世界的頂級電子產品,市場份額就不是最重要的事,用戶體驗就會占據上風。
如果你的企業沒有一個關于未來的愿景,大家就無法凝聚成固定的力量。也就沒有了方向。
3、愿景應該是清晰的故事。
我已經發現了這樣一個真理:在創業者的腦海里,未來和現在是存在于同一個時空里的。而且就像公式一樣,現在的任何思考,都可以看到未來的變動。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我發現每個創業者都有這樣的能力。
但僅有這一點還不夠。還需要把整個故事講出來。
例如,馬云講阿里巴巴的故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其實最早的阿里巴巴體驗并不好,但這個故事清晰明了,整個團隊在這個基礎上越來越改進,就越來越好。
滴滴打車的程維將移動出行的故事,餓了么講O2O的故事,最終大家都可以看到未來的一種景象,而且那樣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改變,最終就可以說服投資人、說服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說服用戶。
4、一遍遍彩排,說服自己相信。
喬布斯喜歡阿倫·凱的一句話:預見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當你強勢接入未來,你就有主動權。但這時你仍然需要一遍遍的思考,不斷的解構每一個創業的細節。然后反復排演。
要知道,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決定成敗。只有你不斷的思考,然后每個細節的每個問題都有解決方案和應急方案,這時你才能條理清晰、穩操勝券。
5、把故事講給所有人聽。
不斷的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所有人聽。哪怕沒有人會理解。
一旦某一天你取得了進展,這個故事就像種在別人心里的種子一樣,開始發芽。
有一句話叫做:預期的自我實現。當我們不斷的去重復自己的夢想,而且規劃清晰以后,大家就會一遍遍的重復從1到5的各個步驟,最終我們可以把這件事實現。
指尖兒(zhijianer.me)?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