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是孔子發表的關于君子求富貴,去貧賤的的看法。給出了特別正氣和響亮的回答。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簡譯:孔子說:“富有和顯貴是人們所向往的,不用正當的方法獲得他,君子就不居有;貧困和低賤是人們所厭惡的,不通過正當的方法拋棄它,君子不擺脫。君子離開了仁德,怎樣還能成就自己的名聲呢?君子不會在哪怕是一頓飯那么短的時間里遠離仁德,緊急的時候也一定遵循仁德,困頓的時候也一定遵循仁德。
1.這一篇前半段說得求富貴,去貧賤需要用正當的方法,走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即使有君子也不會使用。為什么呢?
2.因為仁心,仁德是君子的核心和基礎。而仁的本質就是擁有一顆慈悲而柔軟的心。做任何事都是發于初心。這是特別難能可貴的品質。
3.君子無食之間違仁,意思是在吃一頓飯的時間里也不會違背仁心。更不會在緊急和顛沛的時候丟掉。即時時刻刻都記得仁。讓我想到一句話:順境不張逛,逆境不頹廢。
4.君子為什么不會違背仁。因為內心對自己有要求。每一個對自己有要求的人都不能忍受自己得過且過,越過原則和底線。正如上一篇所講: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5.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么道:即正大光明的道。勤勉,努力,踏實,堅持。不貪婪。即我所以為的正道。
6.我李筱懿老師的視頻號里看過一個觀點:對于女孩而言是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老師的回答是,起步階段努力更重要,可一旦走到了山腰,選擇比努力重要。為什么?因為只有努力累積到一定程度,生活才會發生質變。才會讓我們更清晰的知道怎么選擇是正確的。
君子求富貴,何嘗不是一樣的道理。曾經有個很火的段子:憑運氣賺來的錢全憑實力虧進去。所以我一直覺得人生是一個通過磨練與苦難加增智慧的過程。只有眼明心亮,才能把握機遇,又適可而已。加增財富。
關于轉載問題,請注明:出處和作者。
堅持碼字的我又回來了~~
歡迎大家來此小憩~~
每天讀《論語》現在堅持在做一件小事
《那些遭受過童年逆境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樊登讀書最觸動我的一本書
《夏摩山谷:一場關于前世今生的遇見》慶山最新作品書評
《人物|安妮寶貝:陪我走過的那些歲月》我寫作路上的引路人
《簡年4:給閨蜜——讓生活變得簡單和幸福的幾條建議》簡書首頁推薦
《李宗盛對誰用情最深》簡書首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