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說的“自信”與“自卑”,并不是指這兩位老師的性格特點,而是他們在短暫的教學共處中帶給我的東西
? ? 恰巧,他們都是我的小學老師,在我啟蒙的最初階段里,他們都在我的心頭上刻過字。
首先要說的是“自信”老師,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
三年級的多數同學,課本,故事我早已記不清晰,但是對于他這位老師的一切,我回想起來,卻依然如在昨日。他姓呂,因為經常騎著一輛“電驢子”來學校,聲音辨識度高,特點鮮明,而有了一個外號――驢老師。
記得開學第一天,他作為班主任來到我們班。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老式平頭,是那種平地不能再平的頭發,好像真的有尺子在頭上比量著修剪過一樣。不僅平,而且長,像一把直楞的小刷子,精神飽滿卻又滿是喜感。他的臉很方,五官卻很精致,以致于看起來還有幾分帥氣。他在講臺上很有風度地自我介紹,聲音略尖銳,普通話有些生硬。新書的第一節是《師生情》,有趣的是,我每次想到這三個字,腦海中總能調配出他的聲音,那牙齒像透風一樣似的,認真而隆重地念出:師、生、情,“情”字發音直直往上挑,細細的轉音收尾,非常有意思。
我人生中第一次自信,第一次讓我覺得自己很與眾不同的是在他的一次聽寫課后。
第一單元結束,呂老師讓每個人都準備一個方格本聽寫。第二節課批改完畢,他在講臺上開始公布聽說公開說成績。他說,我們班有個同學的字寫得很工整公正,關鍵是很認真,看起來很干凈,而且聽寫正確率也很高。同學們都左顧右盼猜著是誰,我在下面沒有什么情緒波動,因為沒有人說過我的字好看,我也并不認為自己的字有多工整,班里字寫得好的人從來就是那幾個。但是,他念到了我的名字。不是幻聽,不是口誤,我甚至有點不相信我就叫這個名字。然后我在所有人的目光下走到講桌前,把他手里的本子接過去――是,是我的本子,是我的名字,是我昨天交上去的那個。我抬頭看向他,他笑著對我說,很棒。此后的日子里,我也聽過同樣的話,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是再也沒有那次的感覺――生命中像有東西被提出來一樣。
自此以后,我真的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好學生了,我是一個優秀的人了。他這樣認為著,我也這樣以為著,也這樣做了。每次聽寫,我都提前做好準備,聽寫本用最好的,聽寫時從不偷著看書。我記得他在作業本上用毛筆寫我的名字,我記得他一遍又一遍教我寫“溫馨”的“馨”字,他的字那么好看,那么威風。呂老師的課我都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后來甚至連著最不喜歡的數學課我也都變得積極起來。我每次說到他的名字都會刻意加重發音:“呂”老師,我不喊他的外號,我發自內心地想表現好自己,從任何方面都尊重他,我真的就是一個好學生了。
? ? 一年很快過去,他轉去了別的學校。,我又迎來了新的語文老師。又一年過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語文老師。我在呂老師那里得來的熱情竟然持續了那么長時間而沒有殆盡。在六年級臨近畢業的時候,我又見到了他。我以為他不會再認出我,沒想到他一眼就認出了我,拍了拍我的頭,好像對我說:你要一直優秀下去。
? “自信”老師真的就給了我自信,那么輕松,那么簡單,那么輕盈透亮。
那“自卑”老師也的的確確給了我自卑。
是在二年級。
? “自卑”老師很和藹,個子不高,一頭花發,天生一副理想中老師的樣子。二年級的時候我是班長,說是班長,也不過是個頭銜,真正需要我的時候并不多,有時只是個噱頭。不過第一次讓我這個班長發揮作用的就是這位“自卑”老師。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的下午,自卑老師由于臨時有事,讓我維持班里的秩序,并賦予了我記名字的權利。他走后,我就神采飛揚地跑到講臺上,有模有樣地坐到講桌上,俯視下面那么多人。我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看到哪個嘻笑打鬧的,記下;哪個上課睡覺了,記下;哪個扭頭向后看的,也記下。短短的兩節課,小本子記得滿滿的。課下,有自覺的同學過來找我,問我是不是記了他的名字,我沒有隱瞞。他一面抱怨一面從身后拿出了一張貼紙,就是那個時候很受歡迎的卡通貼紙。他想用貼紙作為交換,希望讓我把他的名字抹去。我猶豫了片刻,但是最后還是收下了貼紙,并把他的名字涂去。可是,我不知道沒有預料到的是,這個舉動為整個下午的丑陋行為撕開了一個口子。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來問我。,有的帶了吃的,有的帶了貼紙,、鉛筆,、本子等等,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想讓我的“黑名單”里有他們的名字,更有甚者,還會慫恿我把名字改成別人的。年少懵懂的我而我,居然來者不拒。記名本上的名字換了又換,全是涂改的痕跡,像是只花了臉的貓。終于到放學了,我滿載而歸。由于記名本上全是涂痕,我不得不重新把名字抄寫在一張紙上,工工整整,干干凈凈,自己覺得滿意極了。
? ? 第二天上課前,“自卑”老師經過我的座位時,我站起來把紙條遞給他,“老師,這是昨天下午違反紀律的人的名單。”他把手一擺,臉色陰沉,只說了兩個字,“行了!”然后走開,沒留給他時間訓斥,也沒留給我時間讓我有時間解釋。
我灰著臉回到座位上,先是疑惑,接著是無休止的羞愧,他一定是知道了昨天的事,肯定有同學告發。我才意識到作為班長,我的行為是影響極為惡劣的。我的行為是及其可恥的,這在成人的世界里,有個專有的名詞解釋,叫“受賄”。我把自己埋進書里,抬不起頭。
我覺得自己在一點點往下陷,怎么陷都不夠,要沉到最底層去了,就像是偽裝的皮被撕下,稚嫩的心本該天真卻虱蟲橫行。
后來一段時間里,我都不敢去面對他老師,我辭掉了班長的職務,我開始一個人回家,看到同學會覺得無地自容。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自己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點我深有體會。童年內心的羞恥心被扯出來,沒有公之于眾,卻也足夠讓我反省。與其說是自卑,不如說是一次警醒。
后來,他去了中學做老師,我去那所中學玩時遇見了他。我本來是打算躲他,沒想到他看到我先打了招呼,把我叫過來了過去,對著我笑,還問我最近的學習情況。在他看來,或許那只是一場不諳世事的孩子的無知,無可厚非。可是于我,那是讓我自卑了許多年的心結,讓我耿耿于懷了那么多年,不敢再重越雷池半步。
不管是“自信”老師還是“自卑”老師,他們都在我童年的啟蒙生活里留下了絢麗的一筆。無論是讓我自卑還是讓我自信,都讓我一路成長。
我感謝那個把我當眾表揚的“自信”老師,他神采奕奕,紳士而富有感情地講著那篇《師生情》。
我也感謝那個把“黑名單”揮手拒絕,讓我灰頭喪氣了許久的“自卑”老師,他永遠高大。
最后,謝謝我自己。在那個未識綺羅香的年紀里,能不遺余力地好好表現自己的優點,能發自內心狠狠地厭棄我的丑陋,以致于我現在想起,全是欣慰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