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去往周莊非常方便,全程高速大概行程90分鐘左右就到達周莊鎮了,不過離周莊古鎮還有大概2KM的距離,可以選擇做公交(1元)或者是步行,我和小伙伴被一路的美景迷住了,選擇了步行(大概20分鐘左右)。到達古鎮后左側買票,在此強調,周莊是有學生票的,半價!由于是想特意逛逛周莊的夜色和清晨,因此我們不急于一早出發,而是不緊不慢地吃過飯后,于中午12點半后出行。
由于是周一,屬淡季,我在古鎮上找了一家賓館,一晚上只要六十,要學會講價。
既然是慢生活之旅,就應該愜意一點,本來還擔心臨街的房間早晨會很吵。結果隔音做的很好,不小心就睡到六點半了,全福長橋上明亮的燈光告訴我們該去夜游周莊了!
在這里,你就不需要多做攻略了。漫無目的的閑逛,就是最好的體會。一座橋、一盞燈、一座長廊、一個人......古時的那個蘇州官人,或許思念的就是這里的一切,至于鱸魚或莼菜,那只是一個借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個周莊!周莊之美,月夜盡顯。
餓了,可以來點蘇式小糕點。魚米之鄉,不來點糯米小吃,實在有失此行。蘇式糕點,精致華麗,從形狀上就能看出江南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糕點多以甜食為主,甜而不膩,糯香爽滑,真是吃了一口就停不下來的節奏。
飯后還是有甜點,青團,不得不品嘗一下!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蒸熟以后綠綠的松軟的皮兒,豆沙餡心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如果再叫來一位周莊老太太,她可以給你唱一段昆曲,這吳儂軟語中有時帶著喜悅、有時帶著悲傷。一如人生起起伏伏,其實有什么大不了呢?高歌一曲,暮然回首,也就那回事兒!
街上靜悄悄的,春寒料峭,把游人都擋在了房間里,只有稀疏的路燈發出的昏暗的燈光把我們的影子一會兒拉長、一會兒縮短;一串串掛下來的紅燈籠眨著迷離的眼,注視著我們近了,又遠了,這時的小鎮是我們獨享的!
兜兜轉轉來到了貓的天空之城,正好累了,坐下來喝杯奶茶,給未來的自己寄了張明信片,第二年開始要每年10元的保管費。這里的明信片種類也很多,正好我也是比較愛好這個的人,陸陸續續買了10多張......
夜生活還是很豐富的,大大小小的酒吧很多,人均價位在50到100不等,小伙伴們一起來的話,晚上去酒吧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不要貪玩,免得睡過頭了誤了第二天的旅程,錯過美麗的景點那就不好啦。看看時間也不早了,我還是早點回去洗洗睡了~~
這里的黎明,空靈干凈,雞鳴和叫賣、老者和耕作。早起推開窗,是干凈的空氣,是詩意一般的清晨,伸一個懶腰,狠狠地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客棧里準備的精美茶具為這個早晨更添了一份情懷,泡一壺清茶,享受著安靜純粹的只屬于我一個人的清晨。
白天的周莊和晚上截然不同,在周莊民居清靜幽美的氛圍中,各種形形色色的小店呈現在眼前,讓人目不暇接,我基本上看到喜歡的店都要駐步好久。懷舊主題攝影館可以拍上海灘主題,紅軍主題等系列的照片。
和夜晚入景區一樣,清晨進入周莊也不需要門票。清晨的周莊業是如此寧靜,早上7點,商戶們都還沒開業,游客更是稀少,只有些許攝影愛好者,拿著器材在擺位拍攝。沒有車、沒有紅綠燈、沒有地鐵、沒有上班的電瓶車隊。同一個時空,卻有著和現代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節奏,仿佛就是穿越了一般!
去三毛茶館,沒有刻意的安排,也沒有提前準備。只是,剛好在清晨,剛好無聊地在小巷子里亂逛,剛好抬頭看到那個不大的招牌,于是,毫不遲疑地抬腳走了進去。
游覽了周莊,如果說美景是周莊的血肉,那么三毛茶館絕對是周莊的靈魂,應該說我是被茶樓的氣息吸引進來的,沒有浮躁的商業味兒,只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樓主聊天才得知,樓主張寄寒老人是一名作家,已經七十高齡,依然從事文學創作,茶樓得名于九十年代樓主和作家三毛的相識,如果與樓主聊起文學,老人非常健談,還購買了大人的作品進行拜讀,這一下午讓走馬觀花的旅行平添了一份心路歷程,要是來周莊,確實應該來這里坐坐,談天說地。
三毛茶館是夫妻店。老板個子小小的,戴一副老花眼鏡,斯斯文文的,典型的江南文人的樣子;老板娘呢,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很溫柔,也很精干。
交談了幾句,我們上了二樓。二樓是一個套間,外面一個不大的廳,是茶館,里間則是棋室兼書房。店面不大,幾張江南常見的方桌,幾把木椅,沒有刻意的雕琢,卻是簡潔雅致。點了一杯阿婆茶¥20和一份茶點拼盤¥20。阿婆茶應當是碧螺春泡的綠茶,可以無限期間地續杯;茶點拼盤由豆腐干、五香豆、云片糕、棗泥麻餅、杏棗和熏青豆組成,分量不多,但我一個人吃還是浪費不少。點心的味道是周莊樸質的感覺,令人品味。
過了富安橋,就到了周莊的張廳,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被改名為張廳,廳旁箬涇河穿屋而過,,正所謂“橋自前門進,船從家中過”,歷經五百多年滄桑,氣派依舊。
出了張廳再走一會就到了沈廳,是周莊最大的民居建筑,由江南富商沈萬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沈廳氣宇軒昂,布置精當,器皿玲瓏,不愧為富財神的稱號。
雙橋,因陳逸飛的一幅油畫作品出名,也可以說就是陳逸飛的畫作,讓周莊成為了現在的著名旅游景點。
當時的陳逸飛就是蹲在圖中右邊小門那個位置,在對面的雙橋進行作畫。現在因為完全考慮,這扇通往走道的小門被封閉了。
貞豐街兩旁各種精致小店,感受古老手藝人的精巧手藝,竹編坊這家店感覺手藝不錯,在這家店我買了一個快板,一番還價后10元錢。
來到周莊,不需要刻意去安排看什么景點,一切隨心情,未必一定要去了解每個古宅的來歷,來過什么讓你,住過什么人?即便是只是踏在青石板的小徑上,看看每一棵樹,每一個門,甚至吊掛在每家門前的紅燈籠,也是愜意的。
亦或乘著烏篷船,聽著撐船人的歌聲,心情也隨搖擼的咯吱聲和流水的潺潺聲而去……
因為去的不是周末,看著狹窄的石板街上時而走過的路人,感受著磚雕的門樓里幾位好友下棋聊天的愜意,再聽聽悠悠水巷里時不時經過的游船上飄來的周莊小曲,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水鄉小鎮。難得的悠然自得。
周莊的很多阿婆都會唱小曲,她們也會在路上問游人要不要聽小曲,10元3首,不過,跟在別人后面,也能蹭曲,悠悠轉轉,甚是好聽。
稍作休息,就去覓食。在景區門外各種特色店家。個人感覺都還不錯,隨便選了一家。點了萬三蹄,周莊黃酒,阿婆菜等特色菜,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環境,古典的陽臺,通紅的燈籠,時隱時現的小曲,不時吹來的涼風,人世間最幸福的時刻莫過于此了吧?
周莊就是應該這樣隨性、自由,不需要跟著大巴客擠一個地方出入,更不需要聽導游安排限時結束。我可以隨意支配時間,去體驗周莊的夜與晨,這是最純粹的經歷,不會被很多外在因素干擾,因此建議大家多去周莊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