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是我們經常寫作的文章之一。在寫作議論文時取一個好的開頭吸引讀者十分重要,我國元代喬夢符說:文章開頭要像“鳳頭”,這種說法形象地說出了好的開頭要嬌小、美麗、靈活,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如何巧飾鳳頭,展現我們的才情。
一、議論文的三大要求:明、簡、美。
1. “明”,開頭必須與全文主要內容、中心思想緊密相連,為突出中心服務。即開頭要亮明中心論點。
例如:我們的童年大概是在“十萬個為什么”里過完的,碰到什么新奇、感興趣的事都喜歡用手指著奶聲奶氣地問上一句:“這個是什么呀?”這完全是出于好奇心。何為好奇心?于我來說,不過三個字而已:好,奇,心。《好奇心》
2. “簡”,即語言文字要簡約,精巧,且不拖沓,最好是開門見山。
例如:
(1)有一種包容,源于勇敢。《包容》
(2)人生彎彎曲曲水,世事重重疊疊山。熱情去奔跑、去超越,然后才能拾輟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困苦艱難后的從容。《勇敢奔跑,勇敢超越》
3. “美”,文章開頭的美是說要有一定的文采、思想或者技巧(比如:“設懸念”、“用典故”、“引名言”、“擺現象”、“亮靶子”等等)。
例如:古語云:“易有三訓,一訓簡易,二訓變易,三訓不易”,“易與天地準”,之于常識,不也是如此嗎?我們生活在常識中,“春暖花開”、“秋高氣爽”,我們不假思索地運用它們,是為簡易:同一事物不同時刻有不同的表現,變化無窮,是為變易:常識由生活而來,經久適用,是為不易。
故莊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識,于生活,我們泰然。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識之于我們太過習慣了,時常,我們會無所察覺,如同時空之于我們過于靜止與絕對,在愛氏之前,我們被蒙騙了千萬年,于是我們在恍然后明白,常識雖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知之·行之·思之》
二、7種議論文常見的開頭方法
1.?開門見山
這是議論文最常見的開頭方式。就是開篇將文章的中心論點擺出來,然后逐步展開論證,不蔓不枝,主旨豁然開朗。
如:《談骨氣》“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一句話單刀直入,開門見山,表明中心論點,簡潔明了。
采取開門見山的開頭應注意的問題:寫作前要經過認真的思考,提煉出能夠引領全文主題內容個開頭;這種開頭語言要非常精煉,簡潔明了,有一種能使讀者一看便能知道全文重點的效果。
例如: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然,誠信之風越充盈中華,誠信之光越光照華夏。誠信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誠信》
2.?釋題入篇式
釋題入篇法,就是在文章開頭,就對標題或者相關概念的含義加以解釋或闡發,表明自己的觀點。這樣開篇,簡潔而鮮明,且有時可以較鮮明的展示作者的思考深度。
例如: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優秀品質,也是一種道德情操。《談感恩》
3.?比喻生輝式
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使道理深入淺出。可使說理變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增強說理的形象性和靈動性,增強理的感染力。
例如:
(1)自負,像一個泥潭,陷進去就難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難以把希望之火點燃。所以,我們既不能自負,也不能自卑。《自負與自卑》
(2)微笑,恰如淌過的溪流,柔和恬靜;微笑,恰似那懸掛的一刀新月,皎潔光亮;微笑,有恰似那挺拔的蒼松,積蓄著萬般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堅忍不拔,那便是微笑的力量;如果說,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心頭一暖,那便是微笑的力量。《這也是一種力量》
4.排比點題式
排比手法的運用可以達到彰顯氣勢 炫示文采的效果,但要注意緊扣主題,不能為排比而排比,為文采而文采,導致以辭害義;同時更要注意分句間的邏輯層次,否則開頭就會顯得雜亂無章。
例1:科學家的意氣,讓他們登上學術的高峰;工人們的意氣,讓他們不畏懼艱苦的條件;學生們的意氣,讓我們擁有勃勃精神。意氣當它代表人類堅韌的意志和寬廣的氣概時,是自古不變的美德,是永遠經典的操守。《談意氣》
例2:如果說雛鷹騰飛蒼穹要經歷分雨的打擊,那么,那搏擊長空的意氣就是它那犀利的雙眼。如果說駿馬奔馳與狂野要經歷千萬里奔跑的錘煉,那么,那奔騰萬里為夙愿的意氣就是助其翻越千山萬水的鐵蹄。人,欲傲立于世,成為一代雄主,立一代偉業,那舍我其誰、勇戰萬方的意氣就是其成功的基石。《談意氣》
5.引用名言式
引用名言可以達到言約義豐、加深主題的效果。但當你引用的名言表面上看似和中心論點沒有多大關系的時候,一定要在你所引用的名言和論點之間加上過渡句。同時還要注意所引用的名言一定要準確真實。引用法引用的內容是很豐富的,除了引用名言警句以增強論證效果、突出主題外,還可引用古語、諺語、對聯、歌詞、廣告詞等等。這就要求我們有豐富的積累,所以平時只有多讀多記,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運用自如。
例:席慕蓉說:“生命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記,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銘記。我們乘坐各自獨有的船在左岸和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記該忘記的,銘記該銘記的。《在忘記與銘記的兩岸》
6.對比引入式
運用對比引入式,可直接幫助人們判斷是非曲直,上下優劣,利弊得失,很快步入論證的主體。
例1: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取得成功的人,沒有不是用辛勤汗水換來的;反之,那些懶惰昏庸的人,就難得成就事業。由此,我們可以說:勤則事成,惰則敗業。《說勤》
例2: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們提起他的名字,總是與偉大、進步、光明聯系在一起。一位王寶森,臭名昭著,人們提起他的名字,總是和貪婪、黑暗、丑陋聯系在一起。兩個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個永存人間,一個早已被人唾棄。人生的價值,在兩人的鮮明對比中,不是已經顯現出來了嗎?
7.設問開篇式
就是在文章的開頭,先就要議論的問題提出疑問,然后在回答問題中提出自己的觀點。
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美?車爾尼雪夫斯基說:“美是生活,人們生活中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美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我們所追求的主要的美。”《青年應該追求什么樣的美》(采用設為引起讀者注意,然后自問自答,在答疑中自然推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以上就是本人分享的,議論文常見的開頭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