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離開過故鄉的人,或許真的體會不到那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抑或是落葉歸根,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倍加思念從小生活的故土。
老公話里話外,愈來愈多對故鄉的思念,“故園那棵棗樹今年不知結棗了沒”“等我退休了,我就老家去,喂幾只羊”“老家屋頂該修繕修繕了”云云。
自從孟州至偃師的黃河大橋開建,周末只要有空,老公都會開著車載著婆婆和我,到灘“巡查”建設情況,那是恨不得一夜完工,天塹變通途啊。
這個周末,晴,有風。卻不想窩在家里,因了老公的思鄉情結,遂加衣,帽子,口罩,裝備齊整,開拔黃河灘。
一路無話。車窗不時閃過或金黃或蒼綠或暗紅的樹木,五彩斑斕,若只是在車里,一點也沒有蕭瑟之感。
其實我是不大愿意來灘的。那個橋他建他的,無非一些水泥,金屬,硬硬的冰冷的有什么好看。
工地有牌子“非工作人員不得入內”,但并無專人看管,便遠遠地停車,徒步,采取“迂回”戰術,接近施工現場。
工人正忙碌著,都是些大型機械。我對此不感興趣,便扔下老公,繼續往黃河岸邊走去。
突然,一大片蘆花,是的,不是星星點點,而是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花,瞬時震撼了我。
腳下有小浪底排水排沙時沖擊下來的大大小小的石頭,我也顧不得了,向著那片充滿夢幻的蘆葦蕩撲去。
把自己淹沒在這一片白色的夢幻之海,寵辱皆忘。蘆葦一人多高,隨著風的節拍,優美地舞蹈。我只想閉上眼睛,聽風和葦花的私語,我只想伸展雙臂,擁抱這片蒹葭蒼蒼的詩意,我甚至想躺下來,若此時陽光正好,高天再綴那么幾朵淡淡的云。
仰頭,一群大雁飛過,太陽也在慢慢西沉,薄暉灑下,朦朧和夢幻便又增添了幾分。不曾想到,這里竟還有這樣一處絕美的所在,老公趕來,鏡頭也忙活起來,其實,再高級的相機,再高超的技術,又能攝出幾分神韻呢?
戀戀不舍告別蘆花,踩著松軟的沙灘,一步步接近黃河。愈近黃河,沙子便愈潮濕,有大大小小的水洼,濕濕的沙地上有星星點點的綠苔,不細看,竟看不出來呢。這生命力就是這么旺盛。
黃河水這段不大,水流像一位嫻淑的女子,不急不緩地向東而去。對岸邙嶺上的房子,樹木,小路都清晰可見。老公在岸邊久久佇立,待我比肩,便滔滔不絕起來“小時候我在那兒拾過花生”“小時候淘氣河上的船,船工找到家……”“水大的時候,晚上睡覺能聽到嘩嘩的浪拍河岸”……河對岸就是老公的老家。
近在咫尺卻不得過,此時比心,我能理解老公了。好在明年這個時候,大橋就要竣工了,那時回老家不用再繞遠,騎上電車,也就幾十分鐘。
暮色四合,老公的身影漸漸籠在天與水的一片蒼茫中,他立在岸這邊,老家在岸的那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