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類型片,都是為了消解人類的某種焦慮。
比如“愛情片”是為了消解人類對于愛情中“不對等關系”的焦慮。這種不對等,有可能來自身份地位的差異,或者來自文化種族的差異。所以在愛情片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劇情:王子愛上了灰姑娘,小混混逆襲追到女神,狐貍和兔子相愛了。如此種種,愛情片給了我們“打破階級、獲得真愛”的希望。
而對于穿越電影來說,無疑是在消解人類對于時間的恐懼。
所謂穿越電影,通常是講述主人公偶然間獲得了“穿越時間”的能力,于是他利用這個能力,改變了自己或他人的命運。
這樣的設置,打破了時間的不可逆轉性,從而讓我們有機會重新面對曾經的遺憾。
往具體里說,穿越片通常會用兩種方法,來消解我們對于時間的恐懼:
第一種是積極的:主人公成功地改變了過去,并改變了命運。如《蝴蝶效應》《源代碼》。
第二種是消極的:主人公在各種嘗試后,發現與其改變時間,不如珍惜當下的一切。如《時空戀旅人》《人生遙控器》。
無論哪種方法,本質上都是通過顛覆時間的線性規律,來解構恐懼。
而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穿越電影,則非常特別,它不同于以上所說的兩類。
在這個故事里,主人公沒法選擇穿越的時間和地點,甚至連自己是否要穿越也決定不了。
這部史上最悲催的穿越電影,名叫《土撥鼠之日》。
先來說說什么是“土撥鼠日”吧。
土撥鼠日是美國鄉村的一種傳統節日,在每年的2月2日,冬眠醒來的土撥鼠會從洞里鉆出來預測春天。如果這時它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它會重新鉆回洞里,這說明春天還有6個星期才會到來。
而我們的主人公菲爾,就是被困在了這一天。
菲爾是電視臺的氣象播報員,每年2月2日,他都要到小鎮普蘇塔尼去報道土撥鼠日。
菲爾很不喜歡這份工作,但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報道這個儀式,還要故作興奮;而和他搭檔的兩個伙伴都很討厭他。其中的女編導麗塔是他心儀的女神,但因他為人刻薄、不善表達,每一次交談,都只會讓女神更討厭自己。
終于,糟心的一天結束了。正當他要開車回家的時候,卻突然天降暴雪,把他困在了這座小鎮。
更恐怖的是,當他第二天醒來后,他發現自己又回到了昨天,又回到了土撥鼠日。
就這樣,這個倒霉的中年大叔,被困在了自己生命中最厭惡的一天里,一次次地昨日重現,循環往復。
在起初的驚詫過后,菲爾意識到,這一切并非壞事。
因為他成為了這座重復運轉的小鎮上,唯一能夠控制自己行動的人。
于是,泡妞變得容易了,他只要反復和漂亮女孩搭訕,弄清楚對方的一切,就可以投其所好,制造心有靈犀的假象;搶銀行也易如反掌,他只需要計算好時間,一次次嘗試,總會找到一個最完美的時機來施行計劃……就這樣,他掌握了小鎮的一切,更凌駕于法律、秩序之上,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可是,這個無休無止的循環,也將菲爾拖向了另一個深淵。那就是無論他做了什么,在第二天醒來后,都會煙消云散,一切歸零。
就像是希臘神話中西西弗斯的悲劇,他被諸神懲罰,將一塊巨石推到山頂,可每每到達山頂后,巨石就會滾落,一切又將重來。
這是一種沒有積累的生活。昨天還花不完的錢,今天將不復存在;昨天還沖他微笑的女神,今天將再次與他冷漠相對。
漸漸地,菲爾厭倦了這種“及時行樂”的生活,于是他開始花樣自殺。
他試過上吊、跳樓、觸電、墜崖……結果,第二天,他仍然會在酒店里準時醒來,毫發無傷。這真應了那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老話。
終于,菲爾“認命”了。這種認命并不是自暴自棄,而是認清了生活的本質,它不過是一個24小時又一個24小時的重復。而唯一讓每一天有所不同的,是你選擇怎樣度過它。
在那之后,菲爾像是變了一個人。
他熟悉這一天里小鎮上發生的一切,于是開始四處趕場救人:接住從樹上掉下來的孩子,幫老太太換汽車輪胎,為拾荒老人看病……
他博覽群書,練習鋼琴,學習冰雕,學習各種語言……在靜止的時間里,他一天天積累著時間無法帶走的財富。
最后,這個刻薄的單身大叔,一躍成為了小鎮上最受歡的男人,連女神麗塔也被這樣的他所吸引,并最終愛上了他。
而就在那一刻,“西西弗斯的詛咒”結束了。當再次早晨醒來,菲爾拉開窗簾。終于,這一次,他看到了不同的街景。菲爾和麗塔手牽手走進了2月3日的陽光里,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細想起來,其實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如何在重復的人生中,活出不凡的意義?如何使今天區別于昨天? 如何在24小時的晝夜交替中,抓住那最動人的部分?
對此,影片《土撥鼠之日》給出的答案是:生命的意義從來不假外求,而在于對自我價值的不懈追求。這是我們真正能夠超越時間的部分。
巧合的是,影片中的那只預測春天的土撥鼠,也叫菲爾,與男主同名。
而春天會在何時到來?當土撥鼠低下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時,春天就來了。
那說明昨天的陰影已經褪去,今天已是嶄新的一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