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給韓寒寫一些字,就像韓寒給張國榮寫字那樣。
我第一次看到韓寒的名字是有一次無聊去我哥房間找書看,然后就在他抽屜里看到了一本《韓寒文集》,我還記得當時翻開書第一篇就是《三重門》,但當時確實還很小,翻了幾頁也沒有看懂,但感覺有點意思——跟老師平常講的寫作文的風格不太一樣啊。
我第一次買韓寒的書是一年暑假我媽帶我去買書,我挑了一本《駱駝祥子》,原因是看上去便宜還不厚,我媽給我挑了一本《魯迅全集》,我媽問我還買什么不買,我環(huán)顧四周,突然發(fā)現一堆摞在一起的書里有一本《韓寒全集》,我不知怎的,就指著那本書說:“我還想要那本。”
那個暑假,我一口氣把《韓寒全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但我當時年歲還小,書里的許多內容我都不懂,不光是哲理性的,就以我當時的年紀,根本不懂什么叫“避孕套”,所以在很傻很天真的看完后,韓寒的作品就以搞不懂和說臟話的形象留在了我心里,不過我不得不承認,韓寒當時給了我很大的沖擊,他對于時事的看法和那些辛辣的諷刺完全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比起一看就想瞌睡的《魯迅全集》和對于當時的我來說還有些晦澀的《駱駝祥子》,韓寒的作品陪伴了我那個暑假的大部分時間。
在我完全理解《駱駝祥子》講的什么和對魯迅的文章有了更深的見解后,回想起當時的內容,好像突然間就明白了很多內容,也是從這時開始,我有點崇拜韓寒。
我想象著韓寒叫囂著要與世界對抗的青春,似乎望見他踏上北上的火車,我聽他訴說自己對于賽車的熱愛,聽他訴說自己的各種價值觀,在那個價值觀還很模糊的年齡,韓寒的字無疑是我最大的領導人。
韓寒的身份很多變——作家、公知、賽車手、主編、導演、編劇、老板、歌手、國民岳父……韓寒似乎從來都不滿足于一個角色,他嘗試著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并且拼盡全力,為了夢想,他不辭辛勞,他似乎就是為了證明:沒有什么不可能,你有否定我的權利,我也有證明給這個世界看的權利。
其實那本《韓寒全集》應該叫《韓寒選集》,因為韓寒的很多作品它并沒有收錄,比如《光榮日》,比如《長安亂》,比如《像少年啦飛馳》,不知道是因為時間不一致還是什么原因,反正是沒有,所以我后來就特別留心書店里的書,終于也陸陸續(xù)續(xù)把韓寒的作品看了個遍。從《長安亂》到《告白與告別》,我體會到韓寒隨著歲月流逝思想上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熱血沸騰,憤世嫉俗的高中生,但這并不代表著韓寒就隨波逐流了,我能感覺到,他的心靈在被一種更為厚重,更為平和的東西所安放,他還是會為自己所在乎的東西拼命,無論怎樣,他的初心是不變的。
以后啊,韓寒拍了自己的處女作《后會無期》,這部充滿金句的電影在網上收獲了不錯的口碑,我也很喜歡這部片子,喜歡韓寒所塑造的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雖然我至今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一部文藝片呢還是一部公路片。
愛上拍電影的韓寒是瘋狂的,怎么說呢?就是韓寒又拍了一部電影《乘風破浪》,這部破十億票房的電影不得不說是一個成功,到當初電影主題曲宣布時,韓寒被女權主義者們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時,誰也不會想到是這樣吧。
韓寒的成功絕對不是意外,他的成長經歷帶給年幼無知的我莫大的鼓勵,或許他不夠完美,但只要他的閃光點足夠耀眼,他還在進步,他就能在無形中給我,給像我一樣的很多人指引航向。
我需要跟韓寒學習的還有很多,也不一一贅述了,我搜了一些韓寒的經典語錄,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