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句話:“一個人遇事的第一反應,體現著他的定力?!?/p>
人生路上,高峰有時,低谷亦有時。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急于抵達目標。
但現實往往是:越是心態失衡,離目標就越疏遠;越是情緒失控,路走得越慢。
這個世界上,從不缺乏能力和條件,而是缺乏一顆穩下來的心。
唯有穩住自己,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智慧。
穩住自己的嘴巴,說話有分寸
《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p>
說話的分寸,便是做人的尺度。忍住口舌之欲,才是做人最高級的修養。
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的人:別人做錯事,他不分場合地指出來;
人家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他潑冷水說有什么了不起…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有的人說話優雅得體,使人如沐春風;有的人尖酸刻薄,讓人如坐針氈。
說話是否讓人舒服,最重要不是“說”,而是“會說”。
一個智慧的人,說話前會換位思考,懂得管住自己的嘴。
暢銷書《99%的人都不懂的說話技巧》里,講述了一個故事:
楊樂就要結婚了,邀請最好的哥們劉軍當伴郎。
婚禮上,司儀為了活躍氣氛,在介紹新人時特意說了一段煽情的話:
“兩位新人是一對青梅竹馬,這個'青梅竹馬'還有個典故,它起源于宋朝…”
話還沒說完,旁邊的劉軍就大聲說道:
“主持人你說錯了,'青梅竹馬'可不是出自宋朝,它是出自唐朝詩人李白之手,你這樣說會誤人子弟的?!?/p>
司儀臉色漲紅,當場愣住了,全場鴉雀無聲。
新娘全程黑著臉,楊樂也對劉軍頗有微詞。
因為劉軍不合時宜的插話,司儀的面子過不去,頻頻出現口誤。
本是一場喜慶的婚禮,卻在新人心中留下了永遠的遺憾,兩個曾經的朋友也日行漸遠。
《弟子規》有言:“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p>
若因一時的暢快,就口無遮攔,說話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必定會置他人于尷尬境地。
唯有穩住自己的嘴,說話留有余地,不論人是非對錯,不揭人長短,做事才能方便。
有人說:“最高級的情商,不是八面玲瓏的圓滑,不是會說話,而是替別人著想的善意?!?/p>
有時候,能言善辯,遠不及推己及人的分寸感來得溫暖。
真正厲害的人,都能夠心存善念,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不動聲色地給人臺階,以暗示代替直言,以建議代替質問。
心有所想,言有所規,才會真正走得穩,走得遠。
穩住自己的情緒,遇事不沖動
蘇洵的《權書·心術》中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p>
越是緊急的時候,越是要將心神穩住,心態穩了,決策和行動才不會出現偏差。
前兩天,看到了一條令人扼腕不已的視頻。
在山東曹縣的一家檢察院里,一位大姐痛哭流涕,一個勁道歉:“我真的知道錯了?!?/p>
原來,某天中午,袁大姐去儲藏室拿做飯的食材。
走到樓下時,發現儲藏室大門被一輛汽車堵住,自己進出特別不方便。
她火冒三丈,憤怒地從路邊撿起小石子,向汽車前引擎蓋劃去,甚至砸壞了車的前擋風玻璃。
被警察找到后,發現車的損失價值達到上萬元,已經構成了故意損壞財物罪。
此時,袁大姐才醒悟過來,自己釀成大錯了。
而且當她得知,因為她的舉動會影響到兩個即將大學畢業的子女找工作時,更是悔不當初。
正如梁實秋所說:“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
失控的情緒就像一把雙刃劍,手刃他人的同時,也會把自己刺傷。
若總是因為一時沖動擾亂了心智,小事就會無限被放大,最終它就一定會以最痛的方式來懲罰你。
所有發泄出來的壞情緒,最后買單的終會是自己。
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不如意的事,以什么樣的心態對待,完全取決于你自己。
與其一時沖動,付出代價,不如沉著冷靜,直面問題,提升自己的認知與眼界。
遇事先去處理情緒,再去處理事情。
真正厲害的人,都能懷有一顆平和寬容的心,以理性駕馭情緒,改變能改變的,看淡不能改變的,冷靜做人,理智做事。
穩住自己的心態,凡事平常心
林清玄曾說:“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p>
人這一生起起伏伏,唯有隨時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輕松自若過好自己的生活。
在汪曾祺《慢煮生活》中,講述了人間美景,市井凡人等日常生活之美,讓人感受到了尋找生命樂趣的意義。
同時,也讓很多人從文字中看到了作者淡雅閑適的生活態度。
正如梁文道所說:“汪曾祺的文章是一碗煮得剛剛好的白粥?!?/p>
但鮮為人知的是,在云淡風輕背后,汪曾祺一生并非都是美好,更多的是經年坎坷,漂泊不定。
生于戰爭年代的他,少時因為戰亂經常要躲避炮彈的襲擊。
后來兩次下放到農場勞動,甚至關過牛棚。
但即便這樣他也沒有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將挫折內化成生命的饋贈,更加積極地看待人生。
在農場勞動時,他的牙齒被人打碎了,卻安慰自己:好在沒有全部掉光,還能吃脆蘿卜。
他把對生活的熱愛全都寫進了文章里,一顆滋滋冒油的高郵咸鴨蛋都會被他寫得活色生香。
后來汪曾祺說:"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
一句看似簡單輕松的語言,背后經歷著我們無法想象的苦難。
也正是這種平靜豁達的心態,汪曾祺才能在磨難中其樂無窮。
你的心態,就是你的福報。
心態不好的人,即使身處光明,心也陷入泥潭;心態好的人,即使墜落深淵,心也迎著曙光。
就像稻盛和夫先生所說:“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p>
若因一時的成績,就心態膨脹,以為自己才高八斗,只會迷失方向,看不清也走不遠。
若因一時的挫折,就喪失信心,以為自己才疏學淺,只會自亂陣腳,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唯有保持一顆平常心,高處時保持本心,事事謙卑;
低處時頂住萬難,靜靜療愈,才能抵御住人生的每一次的風波與變故,從容自洽地過好此生。
真正厲害的人,都會保持超然的生活態度,去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一個人好事擔得起,壞事撐得住,人生的福澤也會越來越深厚。
古語云:“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p>
心定則神定,以清凈心看世界的浮云繁華。
穩住自己的嘴巴,說話有分寸,心暖;
穩住自己的情緒,遇事不沖動,心靜;
穩住自己的心態,萬事平常心,心安。
人生下半場,愿你有堅韌的定力,也能有溫厚的善良,不被情緒控制,收獲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