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甄嬛傳》、《羋月傳》之后,娘娘又火了一部大女主戲——《周瑩傳》(實名《那年花開月正圓》)。
娘娘擔當女主,陳曉男一,何潤東寵妻男二,其他卡司,也是一水的老戲骨。
這一次,跟宮廷撕逼大戲無關,是以商戰為題材,講述女主周瑩從江湖賣藝女到商界女強人的傳奇故事。
許多年前,商戰題材的熱劇一度霸屏,像是《大宅門》和《喬家大院》等等。
但這些縱橫商界的傳奇人物多是男性,給人一種自古女性不易從商的錯覺。
而這部《那年花開月正圓》,卻是以近代女商人為主角,并且一路摸滾打爬,晉升為一代女首富。
帶著強烈的大女主光環,卻不是以往那種女主突然“開掛”囊括所有男人真心的戲碼。
劇中女主,就是孫儷這次的角色周瑩,一反往日依靠男人打怪升級的“甄嬛”和“羋月”,而是完全把握自己命運的女人。
這樣的人設源自歷史真實人物——陜西省涇陽縣的秦商世家,吳氏家族,慈禧太后義女,歷史上鼎鼎大名的安吳寡婦。
最開始,她只是個連爹娘是誰都不知道的棄嬰,從小跟著養父四處賣藝討生活。
養父是個沒著沒調的老江湖。
一會說她是發大水的時候撿來的;一會說她是狼窩里掏來的;一會又說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
總之沒一句正經話。
他好賭。每次把錢輸光后就把閨女賣給別人當丫頭,再讓她找機會開溜。
從小到大,周瑩被養父賣過無數次,也逃了無數次,早就習慣了。
當老爹再次輸光盤纏后,周瑩被賣到了沈家當丫鬟。
在這里她遇上了沈家二少爺,沈星移。
他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整日里吊兒郎當,拈花惹草。
是霸氣側漏的女漢子,一邊是大戶人家的闊少爺,兩人一交鋒立馬火花四濺。
風風火火恍恍惚惚,沈星移對周瑩越來越有好感,想收了她當通房丫頭。
但周瑩卻對女主人說:“我自己的終身大事,我還不能考慮?”氣得她胃疼。
后來,因緣巧合,周瑩到了吳家東院,成為了一名學徒。
為救吳聘,她代胡小姐嫁入吳家,沒過兩天好日子,吳聘便早逝。
吳家家道中落,她不得不一人扛起整個吳家,并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小人陷害中。
一部戲寫了周瑩傳奇的一生,不僅僅是她的受難史、愛情史,還是周瑩的成長史、精神史。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女人是不能做生意的,不能拋頭露面的,但周瑩卻認為:
“男人可以,女人為什么而不可以?”
當丫鬟勸她,老老實實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少奶奶,別想什么有的沒的。她提出了質疑:人這輩子,就只為了吃和穿?
甄嬛、羋月可能還是被環境所迫、為生存所逼,從最初的善良、單純,見證了宮廷的血雨腥風,以及經歷了小人的一次又一次迫害,才不得已變得心思縝密、善用權謀,為自己劈開一道生路。
但周瑩不是,她的選擇,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女人對人生、對事業、對命運、對愛情的主動選擇。
是大女主時代女性主宰自我命運的平凡史詩。一個獨立女性,靠自己撐起了一片天,而不是作為男權社會的依附。
其實,孫儷從小女人演到大女主,也是經過了多年的演技磨礪和幾番沉浮,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2003年在《玉觀音》中飾演的緝毒女警察安心;
2004年在《一米陽光》中飾演女律師伊川夏;
2005年,在歷史情感劇《風雨西關》中飾演天真活潑、無限美好的大家小姐謝天慧;
隨后,在《幸福像花兒一樣》中飾演單純善良的舞蹈演員杜鵑。
早年的孫儷就跟現在的當紅小花一樣,都是以一些清新脫俗的造型出道。
但經過時間的打磨,孫儷在演技上越發純熟,接戲也越來越從容和隨心所欲。
從《甄嬛傳》開始,就像開掛的人生,掌握了后宮甚至整個王朝;
《羋月傳》里,甚至不屑與女人斗爭,放眼整個政治生涯,在男權社會里掌握自己的命運;
現在《那年花開月正圓》,她再次成為自己掌握命運的商界女王,不得不說,來自于她內心的向往。
她在直播里說:其實我跟周瑩有些地方很像。
孫儷的童年算不上十分幸福,周瑩不知道父母是誰,她和母親被父親拋棄。
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小孫儷自打記事起,
便是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中渡過的。
終于,在12歲那年父親留下2000塊錢的撫養費和給母親的一張離婚證
便從此離開了家。母女倆相依為命。
為了撫養女兒健康長大,孫儷的母親白天在商場做售貨員,下班后還要去做清潔工補貼家用。
艱苦的生活環境讓孫儷自小懂得努力的重要性,也讓她知道,只有靠自己才能獲得人生的幸福。
后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15歲那年更是考進了上海警備區文工團,成為了一名文藝兵。
嚴格的部隊生活依然是一刻不能放松
每天五點半就要起床整理衛生、洗漱、出早操……那個年代,刻苦努力的人總會獲得回報。
一支名為《荔枝飄香》的舞蹈讓孫儷在軍中“大火”了一把,
作為主舞的她不僅接受了高層領導的握手接見,更是因此立下了部隊二等功和三等功。
原本以為能就此在退伍后分得一份好工作,但不料最終只被分配去了上海某家國營餐廳當服務員
自小要強的孫儷告訴自己:不能讓多年的努力白費。
于是她當機立斷拒絕了這份旱澇保收的工作,于2001年趕赴新加坡參加了一場選秀比賽。
19歲的孫儷爆冷獲得亞軍,更是從時任評委劉德華手中接過了“最具前途獎”。
之后,在新加坡前途一片光明的孫儷,還是決定回國發展。
并成功簽約成為了“海潤公司”旗下的第一位藝人,從此踏上了演藝生涯。
她主演的電視劇除了給觀眾留下深入人心的角色,口碑、收視均不差。當被問到有什么秘訣時
她說:“我靠演戲生活啊,我如果都不鉆研、打磨我的演技怎么生活?”
和劇中周瑩利用各種機會賺錢糊口的人設如出一轍。
另外,她在戲外,更是以拼命三娘著稱。
連戲中飾演養父的老戲骨劉佩琦對孫儷贊不絕口:“尤其是孫儷,劇本不離手,這種嚴肅的創作態度,真是讓我刮目相看,所以她成功必有她的道理。”
甚至胡杏兒也說:“和孫儷演對手戲,要更努力。”
但她自己卻并不認為自己的努力就一定要收獲什么結果。她坦然地面對成功與失敗,充分利用時間和生命。
“當你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其實就已經失敗了一半。我還年輕,時間寶貴,沒工夫浪費在害怕失敗上!”
而這也恰好印證了她過去對“順其自然”的解讀:“順其自然,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有勇氣接受成敗。”
“以前覺得,30歲以后一定要退出演藝圈,開一個小店,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現在知道,做什么樣的工作、過怎樣的生活都只是一種形式,內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這就是現代新女性所擁有的豁達心胸和格局,也是周瑩的獨立、自信、堅強、自由的靈魂投影在孫儷身上的影子。
就如她本人一樣,每一次都全力以赴地努力,同時又保持著一顆平和心,不會刻意表示誠懇,表現熱情,但也絕不冷冰冰。
或許,正是這種柔中帶剛的個性,讓她在娛樂圈里殺出一條陽關大道,而且走得一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