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一句禪家妙語道出了許嵩的人生哲學。修身養(yǎng)性,向往山水,內(nèi)心隱逸,就是我對許嵩的評價。
說到許嵩,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還是停留在舊時的非主流形象,那個突然就火遍了大江南北的原創(chuàng)歌手,帶著憂郁的氣質,寫出了一首首播放在大街小巷的歌曲。時間軸撥到當前,那時尚且青澀的我們?nèi)缃裨缫鸦蚨嗷蛏俚爻墒炝耍切┨稍谶^往列表里的歌曲,也早已經(jīng)不再被播放,我們甚至會調(diào)侃以往的自己太過“非”;唱著《玫瑰花的葬禮》《灰色頭像》《素顏》《城府》的許嵩,好像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成為了青春的代名詞。
時間會沖淡一切,但沉淀彌留下的,都是最為真切的。從巔峰時期到現(xiàn)在,粗略算來許嵩現(xiàn)在的歌迷約是五百萬人。音樂榜單上不再是他的歌占據(jù)榜首,而是一波又一波的別的新晉音樂人,但偶爾有一些新歌,也會猝不及防地出現(xiàn)在大家的視野內(nèi),但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獲得巨大的播放數(shù)。他就這樣一直不溫不火地基本以兩年一張專輯的速度寫著歌,我知道,成熟的不僅僅是我們,還有他。
事實上,相對于眾多的老粉來說,我或許只是一個新人。2015年秋,我在電腦上無意中點開了一首《廬州月》后,我就意識到,我這個從不喜歡追星的人,或許要改變了。是的,我在高一階段找到許嵩的一部分我覺得很是驚艷的古風歌,聽完之后,在高二時,我就喜歡上了這個低調(diào)不張揚,用心寫詞作曲的音樂人。
初見,我對他的印象是一名唱流行樂曲的歌手;后來,我再次了解他時,只想到一句詩來形容他:“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曾有粉絲高度評價許嵩為“歌壇魯迅”,也被稱之為“音樂鬼才”。起初不理解,因為自己是因為古風歌才認識的那一個溫潤如玉的許公子,聽得多了,也就去看看還有什么歌是能夠值得單曲循環(huán)的。《伴虎》、《毀人不倦》、《胡蘿卜須》出現(xiàn)在了我的歌單中。
即使是粉絲,但我也我不想把許嵩標榜到魯迅先生那個高度,但是這些歌曲中隱喻的意思,針砭時弊,痛擊社會弊端確實讓人大呼暢快,也對作詞的許嵩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他不只是沉浸在自己音樂世界里,而是跳了出來,冷靜觀看這個世界,寫出了這些歌曲。
這是他的另一面,那個真實的、愛憎分明、不拘于一隅的許嵩。
許嵩如今已年過而立,也因此創(chuàng)作了《青年晚報》這張專輯,依然是用心創(chuàng)作,詞曲包攬,里面的曲目風格類型異常的多元。有我如今最愛的古風歌《燕歸巢》,有表明自己生活態(tài)度的《雅俗共賞》,還有一些和上一張專輯倡導的出世哲學截然不同的歌曲,令人拍案叫絕。
我對許嵩的態(tài)度,其實內(nèi)心一直標榜自己只是半個歌迷,但確實是完完全全的粉絲。我喜歡他,有一部分是因為歌曲,更多的則是因為他本身。從性格、處事方式、生活態(tài)度、多元的思維,都是我所認可的。
他會呼吁粉絲不要花錢去買實體專輯,并告訴他們自己的歌均是免費,沒必要去增添額外花銷;也會突然地空降到粉絲群問好;還會過節(jié)時在群里發(fā)大大的紅包,如果還有人沒有得到,會另外補上;甚至在我還沒有那么了解他之前,在他還是巔峰時期招黑的時候,會告訴黑粉不要出言說他的粉絲,粉絲都是小孩子,有什么沖他來就好。
不出意外,我會喜歡許嵩很久,久到他真的不問俗事,尋找內(nèi)心那片寧靜。那時,希望我也會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那樣才不負我如今對他的喜愛和以他為信仰的生活方式。
那個被廚子耽誤的醫(yī)生職業(yè)的音樂人,那個自己寫編程開發(fā)程序出vae+的鏟屎官,我們喜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