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描畫一個30天后的自己
(文/大樹樁樁)
老實說,我對新媒體文是懷有糾結(jié)和抗拒的。眼下人人都是自媒體,公眾號已經(jīng)滿天飛,然而點開諸如“深度好文”、“超震撼”、“轉(zhuǎn)瘋了”的鏈接,很多時候瞬間跌入冰窖,一種被狗嗶了的感覺。慢慢地,潛意識里對新媒體文貼上良莠不齊、嘩眾取寵甚至唯恐天下不亂的標簽。然而,不久前看到老同學阿蠻發(fā)在簡書上的文章,我還是被徹底震撼了。
想當初,阿蠻和我在班上人稱大懶大拖,整天吹牛、打屁、討紅包,一年到頭文章沒寫幾篇,工作一片瞎忙卻無起色,信心滿滿報考的證書依然沒有拿下來,后來我就信了“懶癌”和“重度拖延癥”是融進血液里的,是治不好的。就在前幾天,當我看到阿蠻在文章里說她一個月寫了5萬字,有文章上了簡書首頁,而我這個月只寫了一篇游記,不到一千字,還未見刊發(fā)。這太~太~太震撼了,太崩潰了,太心碎了,本來約好一路出發(fā)的,僅僅一個月不見,人家已經(jīng)坐上飛機騰空而去,而我還在打理那輛鏈條總是壞的破自行車。
當我一遍遍計算心理陰影面積的時候,阿蠻對我說,她參加了寫手圈一個30天連續(xù)寫作訓練營,打算繼續(xù)參加。她說進營的都是大咖、人人都很勵志,每天寫出1500字外還需點評,這樣一群人的狂歡,遠遠勝過了一個人的孤單。雖然阿蠻已經(jīng)成功將自己逆襲成了標桿,然而醫(yī)療史上個案那么多,像我這樣深入骨髓的懶和拖,真的也能治?報名成功那一刻起,我就開始期待,連續(xù)寫作30天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
30天后,讀和寫的好習慣能將我“套牢”嗎。從前的文學騷年如今已成文學中年,可在年輕時讀過的書太少,偏偏對金庸武俠特別著迷,眼下每天刷微博、朋友圈獲取快餐知識,以至于網(wǎng)上買的書籍很多很多沒有拆封,想寫點什么的時候又總覺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常常醞釀一會兒便無疾而終,或者好不容易找個素材摳出個開頭,就看見別人同樣素材的文章到處刊發(fā)、轉(zhuǎn)載了。都說堅持21天能形成一個習慣,我希望從今天開始的30天連續(xù)寫作訓練,能夠做到每天翻書50頁、每天寫1500字,就像手里的那幾支股票一樣,讀和寫的好習慣也將我深深套住??傮w來說閱讀比較容易實現(xiàn),畢竟吃飯、坐地鐵的時候也能翻書,寫的目標才是真正的攔路虎,總不會像段子里說的通篇都用“今天我要寫1500字”吧。
30天后,懶癌和拖延癥是不是已經(jīng)離我而去。我一直夙夜憂嘆、夢寐以求的,就是根治懶和拖的毛病,之前曾試過番茄工作法,也嘗試多一些運動調(diào)節(jié),可總是保持三分鐘的熱度,結(jié)果只能聽天由命。如今阿蠻通過30天連續(xù)寫作訓練,已經(jīng)從懶和拖的泥沼里走出來了,而且路越走越寬,我只消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堅持走下去就行了。雖然每個人的主客觀因素不一樣,付出的汗水不一樣,療效放我身上未必能立竿見影,然而要想治愈頑疾,走上人生巔峰,除了問百度,關(guān)鍵還得逼自己一把。有句話說得好: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有什么資格不去奮斗呢。
30天后,放下偏見寫新媒體文的信心有了嗎。我本是通過讀書才洗掉泥腿進城,“書生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筆如刀?!贝蟾抛x書的時候不小心被門夾過腦袋,我推崇的寫字要堅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自媒體時代泥沙俱下,浮躁、功利的路上熙熙攘攘,“價值導向”甚至披上了一層魔幻的色彩。然而,幾乎有手機的人都在刷朋友圈,新媒體發(fā)展的趨勢不可逆轉(zhuǎn),諸如六神磊磊讀金庸、吐槽青年曹林的時政觀察等巍然屹立,說到底還是要內(nèi)容為王。胖子不能一口氣吃出來,papi醬那樣的網(wǎng)紅成名前也在沒日沒夜地苦練內(nèi)功,面對新媒體文的廣闊天地,志在脫懶逃拖的我只需要寫出來就好,畢竟,對于依樣畫葫蘆的人來說,畫出來就已經(jīng)是一種勝利。
30天后,我是否已跨上這個平臺在藍天翱翔。說出來很好笑,也挺難為情,我參加這次30天連續(xù)寫作訓練營,除了治療懶癌和重度拖延癥、養(yǎng)成讀和寫的好習慣外,還想借此往簽約大刊與結(jié)集出書的遠期目標更進一步。阿蠻說,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奮斗,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都閃著光,每個人的翅膀扇動起來都呼呼作響,這時你的腋下仿佛也生出一對翅膀,大力拉著你一起去飛翔,去領(lǐng)略更加絢爛多彩的風光。
西方有則寓言說:只要出發(fā)上路,總會遇上慶典。從今天起,我好期待一場屬于自己的慶典,滿心期待!加油?。?67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