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個群里面聽一個小伙伴講了她社群運營的經驗,通過她的分享,給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復盤。
她講了,為什么要復盤?什么是好的復盤?以及怎么做復盤。
其實,復盤是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在工作中,進步很快的一個動作。可能我之前在這塊做的不是很好。
其實我也很清楚,復盤最好是以日、周、月、半年、年為單位來做的。但我目前,就進行了每日的復盤,更長期的復盤其實是沒有做的,所以這塊做得不是很好。
今天聽了她的分享,講到為什么要復盤,復盤,就是為了避免我們重復去犯某些錯誤。
什么是復盤?
就比如說,我在工作中踩了一些坑。如果沒有復盤的話,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我可能還是會做出一些,和之前類似的解決情況。
如果有復盤,我通過去分析這個情況,為什么會是這樣,以及我下一次要怎么去改進它,就可以避免我重復犯同樣的錯誤。
什么是好的復盤?
第二個什么是好的復盤,她的分享中講到,復盤需要有完整的架構,是可操作的,具有標準化,下次可以直接拿著框架直接來用的。
這一點很重要,標準化 。不過做復盤做的多了,就會形成自己的標準,之后,按照這個標準再來進行分析,效率會高很多。
我現在進行日復盤的模板是:今天完成了哪些事情?今天學到了什么?接下去有什么安排?今天收集了哪些素材?以及其他需要記錄的備忘。
這是我現在進行日復盤的一個模板,就主要是從過去式,現在式,未來式。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復盤。
這里要補充一點,復盤不是某一個單次的行為,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就比如說我,每天進行日復盤,我就可以回過頭來,可以一點點看到我每天的成長,不僅包括每天學到了哪些新的東西,然后以及我那天做了哪些事情。
通過這個表格就可以看到有的時候,一天的工作量其實挺滿的,也有的時候可能一天就沒有做什么事情,工作不飽和,這個就可以去分析一下為什么,比如說是不是當天,有一些會議呀什么的,占用了我的工作時間。抑或是,當天的效率特別差什么的,然后就可以一次作為改進的依據。
還有一個就是今天學到了什么?我們每天的工作,做久了之后就會發現,進入了自己的舒適圈,仿佛每天都在重復同樣的工作內容,就會覺得沒有挑戰,雖然說做起來得心應手,但是長久之后,就會發現對自己能力的提升,以及自己思維方式上面都會是一個很大的限制。
所以我這里有列出每天學到了哪些東西,不斷的去拓寬自己的認知。再然后是接下去有什么計劃,這個建議欄列出的就是短期的計劃。
其實在這里也不一定完成,就是很多時候靈感來了就往里面加,可能在某天工作空閑的時間看到這個接下去有什么計劃?其中的某一個,很小的點,然后去深入去分析,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今天的分享其實,更具體一點,我之前做的日復盤就只是針對自己當天的工作做的一個復盤。
怎么做復盤?
小伙伴分享了怎么做復盤,她把分為五個點,分別是流程復盤,能力復盤,成本復盤,資源復盤,還有是個人復盤。
流程復盤就包括會記錄,活動前中后的一些人員配置,以及整個活動的流程。中間有哪些問題?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下一次可以改進可以復用的地方。
然后是能力復盤,這個能力就是包括自己在工作中的態度以及做事的能力。
還有就是成本復盤,這一塊又分為兩個內容的是工作效率,產出的內容,還有就是花出去的錢。工作效率不用說,就是產生了哪些工作,也就是自己的時間成本。花出去的錢,這個就更不用說了,可能有一些工作就是要讓你花錢了,但是你花錢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以及能不能實現超預期的效果?這個就會看你花錢的能力了。
怎么統計復盤呢?可以分類統計每一類的花費,看看具體哪里超了,再分析一下具體的原因。
然后是資源復盤。在做一些活動,或者是推廣的時候,要先統計一下自己這里有什么資源。哪些算是資源呢,包括,設計及思維導圖以及一些活動內容,這些都算是我們的資源,包括但不僅限于這些。可能包括你的渠道資源,人脈資源,這一些也是資源,就看你怎么定義資源這件事情。
最后是個人復盤。個人復盤主要是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記錄解決的方案,以及記下自己隨時冒出來的靈感。
資源整合的技巧
小伙伴也分享了一些,整合資源的小技巧,畢竟是做社群運營的,在資源整合的這款是做的非常棒的。
她分享了五個秘訣吧,一是發現社群里有價值的人脈,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有些時候,怎么把認識的人變成人脈,這個也是一門技術。
有一個“三二法則”就是你每幫助別人三次,才能獲得別人兩次幫助。所以當你在鏈接到一些人的時候,就會要思考自己能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別人怎么樣才能幫助你,要找到,別人最擅長的事情,你不能強迫別人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情吧。
還有就是主動出擊,去鏈接一些優秀的社群,這一點深有體會,會混社群的人,他們周圍的人也是特別優秀的,這個跟他們主動出擊去鏈接一些人,這種行為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