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勞動節,養傷一月已經到達歷史最胖水平,然后說什么也得出去一趟,快憋死了。約一個同樣悲催的老鐵,拖著因為傷病和肥胖導致的沉重步伐出門了。
五四青年節出生,所以生日就是五月四日,趁著五一就提前過了吧。
然后說一點稍微有用點的東西,
觀念與經驗對人發展道路的導向性。
先講幾個故事
云南財主的故事
大一時候某云南室友曾講過一個故事,背景在他的家鄉,云南的某個地區。大體內容就是說那里解放前有很多土財主、大地主,解放后雖然打倒了,但是他們后代有“富根”,財主的后代仍然是做官的做官,發財的發財,有富貴的基因。事情說的很神秘,富貴的基因。
當時聽到這話的小伙伴們第一反應是扯淡,甚至某人出口譏諷。我聽到的時候沉默了,因為我認為這是正常的。
一九四二的故事
電影《一九四二》講述的是民國時期中國大地上的饑荒,大家往山西逃難。張國立飾演的大地主“大爺”也在這次年堇中失去了一切財富。當他領著自己家的長工逃難時說了這么幾句話:“跟大爺上山西,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那時候咱再回來……”
不論是云南財主的福貴基因還是“大爺”的不出十年還是東家,指的都是經驗和觀念對人發展道路的影響。云南財主傳下來的家教觀念,一定與世代當長工的人家傳下來的觀念不同;東家知道如何成為東家,他教給他后代的一定也是如何成為東家。
可以猜一猜東家如果沒死,他以后的生活可能是先從當佃戶開始,省吃儉用甚至用一點欺詐的手段慢慢積攢一些錢財,然后買一小塊地,雇人種自己的地,自己解放勞動力去做一些類似交易一類的腦力勞動。而不是像古時候大多數佃戶一樣有多少糧食就吃多少糧食,豐收就吃好,年堇就吃半飽,從來沒想過也不知道要如何成為東家。
觀念與經驗指導我們的道路
就像現在的不少企業家,很多人都是一夜暴富,然后出了意外負債累累甚至鋃鐺入獄,但是他們仍然能夠再次翻身,成為“東家”。
指導我們以后發展極其重要,但是很多人現在都錯誤對待的一些觀念,今天不寫了,期待明天。
晚安,再見
看寰寰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