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幾日單位的書畫展上,在一幅書法作品前駐足,精致的字體霸氣工整,配著恰到好處的裝裱,格外端莊,寫的內容是李白的《將進酒》。
? ? ? ? 一直以來我都是個懷舊的人,霎時腦海里浮現的是初中時孤燈苦讀詩詞的日子,感嘆往昔尚且恍如隔日,時間卻早已定格在十余載之外。雖然早已爛熟于心,還是不由自主的把詩又逐字逐句的讀了下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曾經認為熟讀于心的詩,在一瞬間,卻給了我從所未有的一番心境。
? ?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隔著千萬重歷史,伴著大氣磅礴的詩詞,古人仿佛并未走遠,在某一個平行空間,與我推心置腹了起來。
? ? ? ?年前的時候看白巖松的新書《白說》,他在書中說:小的時候大家都看古典文學或者世界名著,其實那時候我們還不能理解這些書的其中深意,看過了覺得自己已經了解了書的內容,以后便不再觸碰。在某種意義上,這才是與好書最讓人惋惜的錯過。
? ? ? 我與這首《將進酒》,大概也是如此吧。
? ? ? 時到今日,走進作者的詩中,并與其精神共鳴,我明白,這是閱讀帶給我的禮物。
閱讀為我打開了一個情感的缺口,一個與作品溝通的橋梁,讓我雖然置身書本之外卻能感知其中情誼,也能與之坦誠相對,愛人及人。
? ? ?對于我來說,閱讀是在三四年前才真正開始。從一開始習慣的建立,到后來的樂在其中,是一個幸福的過程。在“簡書”網站上,我曾經給一個喜歡的創作者留言,我說:“每一個閱讀并愛上它的人,在心里都搭建起了一座花園,屬于自己,美不勝收”。
? ? 就像我喜歡的作家三毛,她的《撒哈拉的故事》把一個茫茫沙漠的大漠孤煙和落日晚霞寫的異彩紛呈、生機勃勃,美過世間的一切。也許就如她自己所說:“我每天生活在沙漠里,但是我的眼中總是繁花似錦”,這是閱讀的力量。
? ? ? ?可以說沒有哪一本書具有完全顛覆一個人思想的能力,閱讀是一個長久的工程。
? ? ? 也許去年讀的一本書現在已經叫不出主人公的名字,但是它的內容和思想已經沉淀在自己的意識形態中,變成一個因子,久而久之形成了篤定的信念,組成了人生格局,繪出了屬于一個人的精神圖騰。
? ? ? 回顧自己看的著作,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余華的《活著》、錢鐘書的《圍城》,再到新派作家葛亮的《北鳶》和《朱雀》等等,這些作品時代不同、背景不同,但是卻有相同的驚艷之處。它們即呈現了看似冷靜事故的面孔,卻也生生鐫刻了每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寫出了生活對每個人的棍棒相加,也寫出了每個人在自己渺小世界里摸爬滾打中現出的錚錚鐵骨。我們的身邊有在生活里不堪重負卻艱難前行的孫少平,也有不諳世事、玩世不恭卻在生活中無可奈何的方鴻漸。
? ? ? 在這些人和事里,我們看到了周圍人的影子,也看到了我們自己。在這些故事里我們更加懂得了,困住自己的,可能只是方寸之地,而外面的世界,還是那樣的大無邊際,我們配得上更大的胸懷和格局。
? ? ? 所以我們在閱讀里成長,在閱讀里成就自己的波瀾不驚,雖然歷盡千帆,卻能平靜如水、泰然處之。
? ? ?雖然了解生活的殘缺,卻讓每一天明媚如初。明白愛情可以心心相印、海誓山盟、刻骨銘心,但不一定能經得起紅塵滾滾里的細水長流、平淡無奇。明白有時候我們能夠隨遇而安、歲月靜好,卻也可能在某一個時間里顛沛流離,天涯流浪。
? ? 一切都是未知,但一切又是情理之中,我們可以應對生活中的突如其來,也可以享受命運帶來的小驚喜,閱讀的人心中沒有計較、沒有風聲鶴唳,這些能力和心境,都是讀書的饋贈。
? ? ? 就在這幾天見了一首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很生疏的詩句,短短的幾個字擊中了內心的柔軟,只是只言片語,卻呈現了一片金戈鐵馬的蕩氣回腸,這是我們中華文字的力量。
? ? ? 記得小時候每天都會跟爸爸一起看《三國演義》的電視劇,伴著熟悉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金英雄......”,看過《明朝那些事》中講到這首詞的作者楊慎,再讀起這首詞,方知“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對歷史興衰之感,人生沉浮之慨,是怎樣的一番高潔情操和曠達胸懷,這些都是閱讀的驚喜。
? ? ? 對于女人,閱讀的意義在于教會了我們學著放下走過的傷痛,走向長久的安生,學會對自己的取悅,樹立經久不滅的信仰。就像作家雪小禪的書里寫過的,不經歷世事打磨的女子,不經歷時光淬煉的女子,沒有豐富內心和廣博閱讀的女子不會有凜冽的風骨和氣度,書中所有的復雜的單純和單純的復雜都讓女人開始柔軟、醇厚。一本書的力量,也可能,裝著一個女子的萬水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