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這本書有2冊,這是我剛讀完的第一冊:《財務自由之路-3年讓你的個人資產翻一番》,最近也讀完了李笑來的《通往財務自由之路》,以及一本傳記——《拿破侖傳》,實現財務自由者的共同點無疑不是:通過持續的終身學習來實現財務自由。
既然已經實現了財務以及時間自由的人都這么說,那作為想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來說,是必須把終身學習作為一項基本素質的。雖然前兩部書是關于財務自由的書籍,但內容更多涉及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如何從熱愛的事情上實現高收入?如何高效快速的學習?如何找到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如何定位自己?
在讀博多·舍費爾這本書的時候,我更詳細的把書中的一些要點和一些待思考的問題做了記錄。便于自己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總結、時不時回顧對比自己的答案,用以更清楚的了解自己:讓自己的價值觀更明確、思考方式更全面、選擇更堅定、行動上更有信心并且優化行動策略;雖然做這些記錄很花時間也比較繁瑣,但我認為在學習的實踐過程中,去梳理一個自己的認知框架非常重要,所以用心花這些時間非常值得,可以讓自己在以后的行為上事半功倍,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
生命短暫,不應該碌碌無為。
00 如何閱讀這本書?
閱讀本書的時候總是問自己兩個問題:
1、對我來說什么是最好的?
2、我怎么才能立即行動起來?
知道了是什么正確的卻不為此行動,是懦弱的表現。
01 認清困境:一直奔跑,是否還在原地踏步?
整天工作的人,沒有時間賺錢。
大部分人的真實生活:成百上千的人因為對其財政狀況的擔憂而夜不能寐,早上睜眼起來,就去上班。他們懷抱希望,自己馬上就能賺到可以付清賬單的錢。而收入提高的同時,開支又夢魘般的同時增多。這些問題常常變得越來越嚴重。好比倉鼠之輪:盡管使盡全力,卻沒有進步。同理,不管多努力工作,只要在倉鼠之輪中,他就是在原地踏步。
處于倉鼠之輪上的人,經常忙的不可開交而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只是自顧自的跑著。我們需要時間來分析我們的處境,然后采取重要行動。我們反思的越多,我們能夠賺取的錢就越多。
02 夢想的收入:3年后,您想每個月賺多少錢?
成功的人不將其目標依賴于目前的狀況。
做大家都在做的事,只能得到大家都得到的東西。
3年后,我想每個月賺5w,50w還是100w。對于這個提問,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
大眾的思維方式:回顧自己——回顧自己所受的教育,所擁有的能力,目前的狀況,根據分析,哪些是可以實現的,然后根據這些情況確定這個目標。
成功者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自己,而是在一個特定的幻想,他們描繪自己想要追求的事物,然后思考變成怎樣的人才能夠使這番幻想成為現實。
如果我們的目標以我們自己為導向的——那么我們就停止不前;如果我們以目標為導向——那么我們就注定要成長。
夢想的收入這個數字僅僅是一個檢測您是否真正達到了目標的標尺,這其中更多關乎的是自己的個性;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您變成了怎樣的人。
03 夢想的準備:我需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許多人渴求最大限度的自由,卻沒有意識到:自由固然是無約束的,卻不是免費的。
只有那些愿意為之付出代價的人才會擁有自由。
夢想的收入所設定的數額越大,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這種代價即是:
1、所經歷的風險:如果真的想賺許多錢,就需要做好準備經歷風險,并下定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2、所需要的知識:需要滿足的兩個重要條件:
您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這種思考方式是否符合目前從事的領域?是否可以體現出自身價值?是否可以實現夢想和目標?
您對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有熱情?這個工作是自己所熱愛的嗎?是否有更加能激發您熱情的事物?
【關于思考方式的學習】
學習的原因——清楚自己的思考方式,確信哪種思維方式對自己有所幫助,關鍵問題在于:哪種哲學能使我更加容易地達到目標。一旦選擇了一種思考方式,所有其他的事情就會自動地顯現出來。
學習的途徑——在實現目標的路上,或是可以說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從榜樣身上學習,在嘗試和實驗中,最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向私人教練學習。
學習的內容及實踐——請參考04升級賺錢方式。
04 升級賺錢方式:我需要遵循什么樣的新規則以及如何實踐?
警惕公平的陷阱:進化論中不存在公平和不公平。不公平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應對。
信息時代的規則:勝利者按照新規則生活,失敗者依舊相信舊規則。賺錢好比一項游戲,游戲已經開始,失敗者還在沿用舊的游戲規則。
【關于實現高收入的12條規則】
1、并非一次,而是多次:工作已經不是指代一個固定前往的地方(“我去上班了”),也并非一種填補時間的方式,如果真是這樣,效率會多么低下。思考如何可以利用一份工作多次賺錢?實踐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編制收入日志?——如何開辟多種收入渠道?
2、能夠出售:一份工作既不能遺傳,也不能出售。如果不在工作了,那么自己的工作就一文不值了。在信息時代,想法是最重要的財富。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可以做到出售自己的想法?
3、尋找順應時代的榜樣:向哪些擁有一份工作并且以此為樂的人看齊。思考一下您的能力和愛好之所在,然后以此來發展自己的事業。
4、關系自己的安全感:如果沒有一份終身的工作給自己保障,怎樣才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穩定呢?那就是:去做一切能夠培養自己能力的事情,以保證自己有能力獲得一份終身的工作。我們必須關心自己,不能把責任委托給他人。——必須在別人搶了自己的飯碗之前首先打碎自己的飯碗。
5、為盈利參與競爭,經歷冒險:為什么要經歷冒險呢?經歷冒險的人,回報率更高。大多數人賺不到本來能夠賺得的東西,其原因在于:缺乏繼續受教育的風險,回避風險。我們更應該在競爭中,學習掌握能力,去克服逆境。
6、錯誤是好事:在實踐的真知世界里:只要我們活著,就會一直犯錯誤。如果我們要學習,就必須有所經歷,并且允許他們犯錯。錯誤影響到未來,到底把錯我看成債務還是投資,取決于我們自己:錯誤是一個人生活的證明,是對未來的投資。
7、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成功人士都是終身學習者。現如今工作與學習已經融合成為不可分離的整體:沒有不斷的學習,就不會有工作上的成功。如何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實踐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編制學習日志?
8、重新開創自己的職業:那些自我完善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也只是得到了更多過去的東西。對于認知方面:不僅要承認自己不了解很多事情,還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對很多東西的理解其實是錯誤的。這需要有時候有必要完全舍棄過去,重新給工作定位。參考實踐《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編制認知日志?
9、賺錢是一項游戲:只有做了一些真正想做的事,一些激發我們熱情的事,我們才會實實在在地感覺到好。我們對工作的樂趣一定要像我們對最喜歡的游戲或者愛好那樣多。我們的生活質量是我們生活中遵循的規則的一種合理結果。
10、發展強項:大多數人注意的是自己的弱點——并且他們還試圖克服這些弱點,而是他們富裕的強項——然而他們不注意。只要我們沒有認識到強項,我們對于自己的弱點的恐懼就會強于對自己強項的自信。我們沒有去做一些使自己滿意的事情,而只是去彌補弱點的漏洞。
11、找到解決弱點的辦法或者將其轉化為強項:如何給弱點下定義:弱點是指一切阻礙我們實現目標的事物。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我們的弱點,處理弱點。處理弱點的兩種方式:1、找到解決的辦法;2、把弱點轉化為強項:選擇一份工作,在工作中弱點無足輕重,甚至可能帶來積極效果。實踐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把弱點轉化為強項?
12、工作、學習和定位是一體的:我們不能把工作僅僅定義為“糊口”的方式。工作還應該包含學習的因素、未來的因素。我們應該將工作時間分為三部分:日常工作的時間、學習的時間、為了使自己定義成專家的時間。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如何分配時間?
05 圓夢之路: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并實現高收入?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領域?
其實賺錢的方式只有如下五種,將分別簡述這五種賺錢方式是如何工作的?如何獲取收入的途徑?實際用于日常事務、學習、自我定位的時間是如何分配的?
1、雇員或工人:為體系而工作;收入途徑:請求加薪或者找一份兼職工作;時間分配比例為(95/5/-);
2、自由職業者:自己就是體系本身;收入途徑:因為無法替代,所以更加努力工作;時間分配比例(80/15/5)
3、投資者:對體系進行投資;收入途徑:尋找機會;時間分配比例為(50/50/-);
4、企業家:創立并擁有體系;收入途徑:建立企業并且將其出售(安全出售或者部分出售);時間分配比例為(85/5/10);
5、專家:優化體系;收入途徑:使自己更加專業;時間分配比例為(80/50/-);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領域?實踐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編制收入日志?——如何找到自己職業生涯中屬于自己的“位置”?
如何實現高收入?實踐參考《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實現高收入?
【關于一些金錢和收入的思維差異】
為什么有些人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不會使人幸福”?——出于恐懼,總是害怕自己不被社會接受,害怕別人把自己看成沒有用處的人;
更深層此的思考:任何一種來自外界的“安全感”都僅僅是一種假象。因為它不受我們控制,外界的力量隨時重新將它奪走。
為什么有些人會說“我不需要那么多錢。我也不相信這么多錢對我來說是好的”?——這很可能就是一句謊言,事實上是并不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夠賺到如此多的錢。
更深層此的思考:我們要有面對真相的勇氣,永遠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認為一旦開始,就完成了事情。
什么才是工作的本質?——工作的本質是工資,而不是變得富裕:公司的所有者并沒有義務是他的職業變得富裕,他的任務是支付一份穩定的工作——只要這種工作關系還存在。
06 心之所系:如何做想做的工作,成為想成為的人?
什么是“想做”的工作?
產生“心流”的事。我們要對工作應該有強烈的興趣,而且還應該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天賦,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持續這種強烈的興趣。強烈的興趣+天賦 = 心流。
為什么要做產生“心流”的工作?
1、度過困難時期的動力:我們認為從事的事情越有意義,就有更強的動力解決各個問題;
2、那些不去解決生命中基本問題的人,只能過著受約束的生活。
3、通過一份給我們帶來歡樂并且與我們能力相符的直言,我們可以得到最佳狀態。如果我們清楚倆節自己的目標、希望、感受、以及天賦,我們將其同自己經驗相協調,我們就會更全面的自我認知,得到內心深處的平和和幸福。
4、那些沒有領略過流程忘我“心流”狀態的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注意力不會產生嚴格要求,容易隨波逐流。
5、需要對未來建立藍圖,許多人有這樣的感受:他們的日常生活由許多部分構成,這其中卻沒有明顯的聯系。與此相反,一個宏大的生活目標卻是生活的所有部分構成的,找到了目標,一切行為就會突然間有了意義。
6、生活、愛、學習、終生事業是我們的生活得到了滿足。
7、許多人都在尋找更深層次的意義。
參考實踐:《財務自由之路》實踐篇——如何編制認知日志?——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什么是心流狀態?
1、是內心和諧的最佳狀態;
2、一種“我大早了自己生活”的感覺;
3、最深邃的沉思,最高尚的義務;
4、感觸最深的幸福和喜悅;
5、生活中最美的一瞥;
6、心醉神迷和自我滿足:其他任何事情都變得不重要;
心流狀態有哪些條件?
1、明確的目標:我們需要一個方向、一個路標、一個原因或者一個動機;
2、控制力:我們感覺自身又強大的力量,發現自己能將美好的事物化成現實;
3、發揮某種能力:我們的能力必須適應挑戰。我們認識到,為什么必須要學習。這就說到了重要的一點:你的能力發展的越強,就能夠更多地體驗到“心流”狀態;
4、精神的完全集中: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關于自身的擔憂也不復存在。我們生活在當下;
5、跨越自身的極限:我們經歷著,就好像自己是一個強大的物體的一部分;
6、反饋:我們會馬上感覺到自己是怎樣成功。我們會感覺到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
7、改變了時間觀念:時間如白駒過隙,分分秒秒;以小時而記的時間壓縮成了每一分鐘。
8、實現自我的體驗:“Auto”是“自己”的意思,“telos”是目的的意思。我們經常做一些與此相反的事情,因為我們迫不得已或者因為期待其中的利益。這些情況下,我們就沒有生活在當下。
心流狀態有哪些好處?
1、我們腦部生理的改變:更加清楚自己是誰;
2、我們將有更大的學習和成長動力:有更強烈的研究以及戰勝挑戰的愿望;
3、頭腦清晰:那些不成體系,使人郁悶的事物會越來越少地出現在我們的意識中;
4、成績的提高:我們的創造力和生產力提高;
5、更強的自我認知:對自身的認知增長;
6、變得更加健康:有助于克服壓力;
7、平和:使我們渾然忘我,與生活融為一體;
以上描述是不是過于理想化?
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經歷艱難的情況,沒有人能夠幸免。我們想著“我比大多數人都不幸”的人常常在自欺欺人。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把牽絆我們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借口。成功人士并不是因為沒有經歷過困難就理所當然過著體面而有意義的生活,他們也曾經經歷過逆境,但是他們仍然過的十分幸福。
災難包含著兩方面意思:舊事物的結束和新事物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