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外語的5項核心原則:
原則一:從和你有密切關聯的外語內容學起
為了把外語學得好、學得快,必須先找到這門外語對你個人的重要價值和意義,還要選擇每天學習的內容,你也要用“重要關聯”的思路,作為你選擇素材的標準。
基本上,為了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學習時,你一定要選擇跟自己的興趣、動力有重要關聯的外語內容。比如,當你對一個話題有興趣的時候,聽和看與這個話題相關的信息,對你的學習效果肯定比學習枯燥無趣的內容要好很多。
無論是哪種學習資料,只要你對它的內容有興趣,它就會對你的學習有建設性的幫助。
原則二:把外語當成溝通工具
只要你會一點,就會馬上去用,從而體驗這個工具發揮的效力。
1.把外語當成工具,會讓你通過“用”來學外語,而不是先學后用。
2.把外語當成工具,會讓你從功能出發,把形式放在后面學。
3.把外語當成工具,會讓你自然接受多種說法,因此不拘泥于一個“標準答案”。
4.把外語當成工具,可以獲取“反饋”帶來的巨大幫助,因此效果好。
通過使用外語來提高外語,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反饋的力量會極大提高外語學習的速度。
把語言當成工具,會讓你始終保持開放的思維和態度,面對新概念、新表述、從而靈活地接受它的多種表達形式,接受語言本身是活的本質。因此,你的學習態度自然會從固定呆板走向無限的好奇,擔心錯誤走向探索無限的可能性。
我能保證,當你用無限的好奇和探索無限可能性的態度面對學外語,你的學習體驗將會是更開放的、更快樂的、更容易學會的。
真正溝通過程中肯定會有口誤,但是每次經過這樣碰釘子,我們肯定會學會很多,而且這些更容易被深刻地記住。
原則三:理解了含義,自然能“獲取”外語
當明白人家表達的含義時,就會下意識“獲取”(就是無意中學會)對方正在使用的語言。
1.可理解輸入
可理解輸入就是首先理解含義,然后下意識自動“獲取”外語的過程。為了把你的外語學習速度加快,你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給自己創造可理解的輸入條件。
比如:為什么孩子可以把語言吸收得比較快?是否他們的大腦和成年人不一樣?實際上,最重要的差別在于小孩接觸新內容的過程,孩子們經常活在一個“可理解輸入”的環境,因此他們的潛意識可以不斷吸收單詞和說法。孩子就是這樣學會母語的。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一個小孩在家里,媽媽說“吃飯”,同時動手模擬筷子把米飯塞到嘴里的那個動作,并且多少重要“吃飯”的聲音。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環境、包括媽媽的動作都在溝通一個意思,因此這個意思很容易明白,在已經明白的前提下,小孩在聽母語的聲音,所以很快把“吃飯”這個聲音符號和吃飯的概念結合在一起,最終就學會了。
2.相信自己的潛意識學外語的能力
背單詞、分析語法等,全部都是有意識地來學習外語,這樣學習有一定的效果,可是這遠遠沒有潛意識的力量大,也沒有潛意識學習的速度快。
學外語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必定要使用你的潛意識,發揮潛意識的力量。為了達到這個結果,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明白含義,放心地接收,在明白含義的基礎上,自己的潛意識就會在背后努力支持你分析和記住。這樣就能又快又踏實地學外語了。
原則四:生理訓練為主
外語學習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訓練大腦神經和外語肌肉。與練健美體操一樣,練好外語的過程是一個肌肉訓練的過程。
科學研究證明我們的聽覺系統有專門過濾語言音節的部分,對熟悉的語言,大腦會把音節送到思維處理部。但對不熟悉的語言音節,過濾就會把聲音過濾,結果就是,聽到不熟悉的語言,就會感到很模糊,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聽什么。
為了解決聽力問題,一定要用足夠時間鍛煉耳朵的外語聽覺神經。
如果要把外語掌握好,一定要解決聽力問題,而外語聽力的基礎問題來自于音節過濾是否健全。如果外語的音節的過濾不夠健全,就不能把外語的聲音“過濾”進腦子,只會聽到模糊的聲音。
在這種情況下累積詞匯、分析語法等,都無法幫助你提高聽力水平。在學外語的過程中,為了解決聽力問題,一定要用足夠時間鍛煉耳朵里的外語聽覺神經!
學好外語的最重要前提是把外語發音練好,而這個過程絕對不是累積知識的過程,和聽力一樣,它是一個生理系統訓練的過程。為了練好發音,我們必須練好自己的面部肌肉。
準確的發音完全依靠自己的面部肌肉的訓練,把自己面部的肌肉練得越靈活,你就越有能力把外語音說得準確地道。
原則五:掌握好心理狀態
只要大腦進入負面情緒狀態,就會嚴重影響大腦學習能力,在大腦中建立新的信息網的所有功能都會基本暫停。在這種負面的狀態下,自己的認知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該聽到的東西很可能聽不到,需要看的東西也很可能看不進去。
狀態對學任何東西都是至關重要的,對外語學習也不例外。正面的狀態對學習的幫助非常之大,只要我們開心、愉快、放松、好奇深度松弛,新的信息就會很容易走近大腦,也會很快形成牢固的長期記憶。
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要為每一個小小的成功對自己表示肯定,要把大多數的注意力放在欣賞自己的成功之處,這個也會幫助你持續保持學習所需要的良好狀態。
快速學會外語的7個關鍵行為:
行為一:多聽——快速長好“外語DNA”
“泡腦子”表面意思,就是說要把自己的大腦“泡”在外語的聲音里。和外國人呆在一起,多聽他們說話,是一個好途徑。也可以經常聽外語音像書。
特別好的方法是經過聽音樂,且多次輕松重復,把外語聽得熟悉而清晰。如果你是初學者,或想復習外語的核心內容,最好找一些有清爽音樂,配著外語學習內容的“歌曲”。最好的內容設計,會用母語和外語對照的方式。
外語聽力的六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聽的模糊
聽內容很模糊的時候,你應該盡量多聽幾遍,同時,在這個階段,你要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聽外語的節奏和旋律上。直到你進入外語聽力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開始聽得很清楚
第三個階段:準確預測
第四個階段:直接聽懂外語的意思
學習外語的目的,首先是要能夠直接知道外語是什么意思,不需要翻譯,翻譯是后續的功夫,你把外語用得完全舒服以后,再開始考慮翻譯也不遲。
第五個階段:跟著唱
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一邊聽一邊跟著唱。
第六個階段:開口說話
通過這六個階段作為你外語聽力成長的路線圖,你可以隨時知道所學內容已經學到什么程度了。
外語發音的4個階段:
1.幾乎不會說
2.練的嘴巴酸庝
3.能模仿50%的發音
4.發音準確而舒服
外語詞匯的4個階段:
1.完全不會
2.好像聽過
3.聽或看的時候明白意思
4.能從腦子里拿出來用
行為二:先認識含義,后明白詞
在外語溝通的環境里,你的目標是利用你所有已經擁有的知識、信息、生活體驗等來明白人家與你溝通什么,所有的注意力應該放在明白含義,然后有合適的反應,這也包括點頭、揮手等動作,溝通你想表達的含義。
多看自己看過的,并且是你非常喜歡的外語電影。也可以選擇“詞組對照法”的內容來學習。
1.用肢體語言(Talk Body)
肢體語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溝通表達方式。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肢體語言占領人與人之間溝通的85%以上。
2.利用整體環境和場景表達
3.通過已知“獲取”未知
行為三:大膽組合,大量去用
先把會的詞大量拼湊成句型,盡量說出你想表達的意思,這個能力能讓你在短短幾天內,非常熟悉你所用的那些話。
你知道嗎?即使你只會10個表示名稱的詞,10個描述動作的詞,10個形容詞,你已經擁有了1000(10x10x10)個能用的機會!
行為四:從核心高頻內容開始學起
快速學會任何技能的秘訣是,先把注意力放在杠桿性的知識上,就像考試一樣,先解決容易的問題,然后鉆入更難的問題一樣。
學外語也是同樣的道理。語言學家經過30多年的研究證明,英語的核心高頻詞只有3000個,這些高頻詞足夠你應付日常生活、工作和商務溝通需要的98%以上。更有意思的是,1000個高詞足夠你應付日常生活、工作和商務溝通需要的85%以上。
《牛津字典3000核心詞匯》: https://www.shanbay.com/wordbook/7393/
行為五:找一個好的外語家長
所謂語言家長,就是類似“孩子家長”的一個角色,他會為你創造可理解輸入的環境,幫你逐漸培養語感,用舒服的方式給你正確的反饋,讓你的溝通產生效應。
選擇語言家長的時候,不要找你想教你的人,一定要找喜歡和你溝通的人,這樣才能讓你擁有一個可理解輸入和“沒有批評”的良好學習環境。
行為六:掌握發音的絕招
在學任何外語的時候,都不能小看發音的重要性。你的發音越接近母語者水平,對方越容易明白你在表達什么。
為了把發音練準確,主要任務是你需要感覺到口型、舌頭的位置、臉蛋的松緊度,然后根據這些感覺,調整自己不同的面部肌肉。
行為七:一個盒子兩條路(Same Box - Different Path)
只有把外語的聲音和內心的畫面含義聯結到一起,才是下意識高效率的學習,也就是用外語溝通的時候,自己溝通的感覺和效果與說母語一樣。
“同一個盒子,兩條路”的主要含義,來自于于我們對人類大腦處理的信息科學處理。人對世界的認識和記憶,最主要來源不是文字或語言,更基層的,是神經層面的5種感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
6個月學會英語的具體計劃:
第一周:大量聽+掌握開始說話工具箱
兩個重要目標:
- 掌握開始說話工具箱。
- 聽英語時,讓自己的耳朵、腦子和心感到舒服。
行動1:大量泡腦子,大量聽英語內容。
行動2:練好你的開口說話工具箱
a.請說慢一點
b.那個(東西)是什么?
c.這個(東西)怎么說?
d.請再說一遍。
d.我不太懂,請再說一遍。
.....
行動3:7個英語發音配合30個詞
第二周:聽得清楚+自己能用一些詞溝通
(1)把聽的內容聽得非常清楚
(2)掌握高頻高價值的詞
第三周:大膽組合,大量去用
目標:
(1)開始用英語開口說話真實溝通。能應付2~3個實質的場景溝通。
(2)建立拼湊英語短句的能力和信心。
第四周:70個膠水詞就是英語說話的邏輯
三個目標:
(1)應付6個實質的場景溝通。
(2)建立說英語的邏輯
(3)把英語70個膠水詞全部掌握好,能懂能用。
第五、第六周:把功夫下在解決85%的日常英語溝通
目標:
(1)完全掌握1000個高頻詞:衣食住行、表達感覺和需要、溝通狀態。
(2)自如運用360個最高頻的英語詞組。
(3)日常對話場景熟練對話——能應付80%~90%日常生活溝通的需要。
(4)日常生活聽力能夠聽懂80%以上。
第七、第八周:認識英語詞粒子,自然掌握英語語法75%最重要的規律
目標:
(1)掌握多音詞的基本發音規律。
(2)能完全運用英語思維:聽懂和理解基本溝通的對話。
(3)把10個詞粒子練得十分熟悉。
(4)基本掌握所有的英語發音。
(5)確保8個重要習慣已經建立好。
每天要堅持用的習慣:
習慣一:用自己的右腦,調整到每天進入英語頻道。
習慣二:想到問題,必須用英語去問。
習慣三:不斷注意自己的耳朵和嘴巴之間的關系。聽到英語時,嘴巴要感覺怎么說。開口說話時,耳朵要好好聽自己嘴巴所發出的聲音。
習慣四:把英語聲音直接鏈接到腦海中的畫面和感覺。
習慣五:每天用英語拼湊詞,創造含義。
習慣六:不斷用自言自語描述環境,想象對話等。
習慣七:每天用英語開口說話,進行真實溝通。
習慣八:隨時開口練習發音。
第三個月:開始用英語閱讀和寫作
7個階段性的目標:
(1)開始用英語閱讀和寫作。
(2)聽懂、看懂1500個高頻詞。
(3)自己能自如運用900~1000個高頻詞。
(4)把英語71個拼寫規律練得熟悉。
(5)掌握英語多音詞的基本發音規律。
(6)能完全用英語思維:聽懂和理解基本溝通的對話。
(7)把10個詞粒子練得十分熟悉。
第四個月:融入英語文化
5個最重要的目標:
(1)絕對牢固前三個月所掌握的英語學習習慣。
(2)把前3個月所懂的內容,全部都變成自己能自如運用的內容。
(3)掌握71個英語字母組合拼寫規律,多音節拼讀。
(4)用括號法掌握長句的高校思維。
(5)能用比喻思維,你的英語就地道了。
第五個月:擴大使用英語的范圍,吸收反饋
目標:
(1)跟更多人用英語溝通,擴大自己的英語社交圈子。
(2)開始習慣不同的口音、用法。
(3)每天大量用英語作為自己的溝通工具。
(4)把第一本學習的英語著作聽完、讀完,理解其80%或以上的含義。
(5)把自己認識的詞匯增加到6000個左右,把能用的增加到3500個或以上。
第六個月:把第一本著作的每一塊兒吃透
目標:
(1)把自己的英語練到18歲英語母語者的水平。
(2)把自己的發音練到位。
(3)把第一本著作的每一塊吃透。
(4)把第一本著作的比喻、詞組、說法都變成自己能運用的英語內容。
龍飛虎TEDx 演講:
https://v.qq.com/x/cover/73mejjlnigbyf29/c01279fji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