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
“老了老了,連屬于自己的床也沒了”
“老伴走了,家就成了別人的”
“自己的親生兒子二十年仍記恨如初 彌補機會也都不會給一次”
? 這段臺詞是對離異夫妻晚年生活老人的自我評價和總結。
? ? 這一總結何嘗不是對我們現在生活的一種警鐘呢,社會進步帶來了經濟飛速增長生產力大大提高,也將人們的思想變得自由化,能夠勇敢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夠對不喜歡的婚姻生活勇敢說不。
但是,在每個人都呼喚平等互換自由的時代,難免缺失了包容心和責任感,婚姻變得不那么具有儀式感,出軌劈腿家暴(冷暴力)變得尋常的同時,民政局的業務人員處理的離婚案件也隨著社會的進步增多。
其實,或許在一定程度上,這部影片的臺詞值得深思,人不能患窮患孤獨,但是是否思考過在生命的盡頭患遺憾呢?
所以,對自己負責,對生活負責,沒有一帆風順的婚姻生活,兩個不同世界的人組成家庭,需要的是磨合忍讓和激情,如果能夠在彼此好好交流溝通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沖動說出傷害彼此傷害感情的話語。
很多最后感情的破裂,往往開始于各自不同心,充滿抱怨充滿對對方的不滿意,充滿高高在上,如果能夠學會好好說話,那么很多婚姻其實是可以走下去的,希望未來的大家不會患遺憾。
影片重要性物品:
象征生命、象征希望的綠色盆摘
這部影片是以老人為主體,也是講述一群老人在生命的盡頭,想要讓生命了卻遺憾,高高興興的離開世界,所以他們一起做了自己喜歡開心的事情,他們想要找回失去多年聯系女兒,于是去演出,他們想要看海,他們不想一直看老人院的天空,他們不想讓生活充滿醫藥水的味道,他們堅持著,努力著,支撐著,最后那個盆摘陪伴他們度過了萬年一個充滿意義的生活階段。
對生命的意義的思考:
“自己一輩子替人忙活,最后把自己的夢想耽誤,只因為一個個為了他人的理由而放棄”,我們總在說沒有時間,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學業,為了種種,但是其實,最后我們發現我們的這些“為了”都是在為他們而活。
因為真正為自己活得人,是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他們不會在有想法、有憧憬、有夢想的時刻用借口拖延自己,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生活行動派,他們過著我們羨慕的生活,但是也過著我們永遠觸不可及的生活。
因為我們忙忙碌碌,庸庸碌碌,生活充滿戾氣和抱怨,內心浮躁,行動遲緩,對于喜歡的生活止步于借口和為他人忙活。甚至還會有人反駁:“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等你站在我的立場,等你和我擁有一樣的家庭……”,對于這些反駁,我不想辯解,但是我會內心默默一句:“過我喜歡的生活注定不會到達你說的那種生活方式,因為態度不同,生活不相交。”
“活到一種境界,就是該忘的都忘了該記的都記著,這才是幸福”,很多時候我們會憂傷,會不快樂,要么是因為他人的否定,要么是在和他人的比較中泄氣,而這些都源于我們太過去在乎別人的觀點,太過于記住無關痛癢的生活,或者雞毛蒜皮的小事情,玻璃心,。
生活的幸福是:把該記的的記住,就是開心的事情,該忘記的忘記,就是對自己的不自信的事情,總是處在一種抱怨和負能量的圈子里誰都無法感知外界帶來的幸福感。
可能是一片空曠的綠地,可能是陌生人的一句謝謝,也可能是親人朋友的關心幫助,還有來自工作上的一點點小進步和每日工作量的不拖延完成,幸福感很多,我們需要做一個會主動尋找幸福的人,從而感知幸福。
“每天看著同一片天,老人院的天,心里的感覺就是這樣的生活是兩個字:等死”。
如果你感覺自己已經一個月兩個月半年甚至一年沒有給自己的身體和心靈放假,每日工作充滿忙碌,但是卻沒有發現任何做事的意義,回家只想躺在床上睡到天荒地老,每日早晨叫醒你的不是夢想而是遲到扣工資,那么,恭喜你,你提前過上了七十歲老人院里的生活:等死的生活。
? 你也有夢想,你也想出去走走,但是錢不夠你說窮,那么你試過把你每月支出的煙錢酒錢無意義的聚餐錢,擦在臉上的精華乳液錢,背在身上充當面子的名牌包包錢省下嗎?以及想要刷到天長地久的微博卸載嗎?
? ? 當你把時間用在提升自己技能的時候,你的生活不僅開始變得有意義,你的賺錢能力也將提高,當你把那些無意義的支出省下送自己一次能力范圍內的旅行,不是為了到達目的地,而是在這一次旅程中去發現自己去體驗生命的另一些可能,最終當你愿意朝著踏實認真生活的方向發展時,你才會發現這樣的生活才是生命的開始。
? 去努力吧,去把那本翻過很久卻永遠停留在書架上第一頁詳情頁的書看完,去把床頭的打火機放得遠一些,好好睡一覺,不靠尼古丁麻痹自己的憂慮腦神經,去把無意義的酒局聚餐推掉。相信我,這些聚餐在你沒能力對他們沒有意義價值的時候對你想建立的人際關系和人脈毫無作用。
試著獨處,找時間做自己的事情,去把那份每日帶給你負能量的工作做起來,換一個角度,試著去練習自己曾經嗤之以鼻的事情做到完美,細節決定成敗。
在黎明來的那一刻,在日出的那一刻,在海浪上岸的那一刻,愿我們都將能免去遺憾,微笑面對這個世界面對生活,面對屬于自己的人生。因為日出代表著希望,海面代表著平靜,心靜了,生活才會充滿希望。
? 同時愿當我們與父母角色調換時,也就是,父母變老時,我們長大時,多用心傾聽父母的嘮叨,把“說過幾十遍”的換成“這個呀,記得以前您說過,我忘記了,您再說一遍我就記著啦”把“你煩不煩”換成“好呀,我教你”,孝順父母,從愿意傾聽控制情緒開始。
?故事圍繞生命盡頭的遺憾展開 一群老人院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選擇去看看不一樣的地方 去參加一場演出 去一次郊游 為自己活一次
?至純至真的親情 當我們小的時候當著十萬個為什么的寶寶 父母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回答我們的問題 而當角色換了 父母老了 我們長大了 是否會在他們啰啰嗦嗦的時候良言善語的安慰和傾聽呢?
?愿日出的那一刻 海浪上岸那一刻 我們能夠微笑著面對這世界這生活 因為:海面是平靜 日出是希望? 心靜了 生活才會充滿希望
?影片中的重要物:綠色盆摘象征生命 如果每一天做著重復的事情 看著一樣的天空 內心不是充滿希望而是迷茫與困境 你感覺你在忙忙碌碌 其實不過是庸庸碌碌 一無所獲 生命也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一群老人既能在最后享受生命彌補遺憾 也在痛恨未曾為自己活過 或許我們現在開始思考一些東西 “一點也不算晚”
現在開始一點也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