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我是一個不容易有嗜好,無所偏愛的人。
真正喜歡一件事往往需要反復確認。
但是我喜歡靠近書,無論是圖書館還是書店,都是可以讓我駐足停留的地方。
無論是何種載體,實體書還是電子書,不限于任何一種形式,有文學書最好,沒有文學書也可以,我喜歡靠近字,有字的地方對我而言是有溫度的。
所以當我踏足美術館,當我看到墻面上的字,就夠我心潮澎湃的了。
我有非常不好的習慣,習慣拖延,所以2022年之前,我確實讀書不多,沒有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
2022年之后才逐漸開始讀書,為了不去克服,而是盡量讓自己適應自己的拖延。
我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一開始讀書不會要求自己一天看多久,我給自己設立了每日讀書的最低要求:睡前翻一頁書。
這三年來,我幾乎每天都在讀書。我就是從一頁書一頁書翻過來的。
我與時間在和諧共處。一開始是一頁書,然后堅持18個月左右,我已經不知不覺養成了一個習慣:一天之內一般不會只看一本書。我會看好幾本,但是每本書會規定一個時間,半小時乃至于一小時,總之一般一本書一天能看至少一大章。
說是連續三年讀書,但是實際上,不可能每天都有好的心境去閱讀,也有不少日子每天翻動一頁書。這樣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我與時間的真主在無形之中簽訂了讀書協議,除輸入,還不定時保持輸出,大概是輸入和輸出的習慣讓我得以保持住這個良好的習慣。
想到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初讀不知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