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種復雜的生物單位復合而成的單元。因此也決定了我們的思想或判斷不是始終如一的,也很容易受到一些事情的影響。
人一般可以活多少歲呢?古人醫療條件不足,平均40~50歲,現代人醫療好可以到80~100歲。
我一生不算太長,1/4那年,我正好20歲。也許還算小吧,但麻雀雖小,仍然是五臟俱全。前輩們經歷過,而我正在經歷。
家庭情況的突變、親人的離開、同事吵架、朋友的不理解、父母的責罵、被喜歡的人拒絕……
這些,都是我們在1/4人生中要去經歷的。
壹
下午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說起阿桑,我隨口就接“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b>我記得當年我媽心血來潮跑去寫有關阿桑的文章,剛寫了一篇寂寞在唱歌,阿桑就不在了,我媽很悲傷,又寫了一篇一直很安靜,姑且算是祭奠?!彼f她曾有一陣很是孤獨。
說起孤獨。
前一陣與朋友爭吵。雖然之前自己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我始終一意孤行地認為,最起碼自己有做到問心無愧。
但是被人排斥的感覺也并不好,那段時間因為這個的原因起了好多口瘡。每天一有空就會因為這件事情而煩惱,想各種理由來自己開導自己,害怕看到有關他們的任何消息,平時的大大咧咧和開朗樂觀全部小心翼翼地縮進自己的殼里。
“做一件事總會有不理解你的人”,“別人的看法對你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喜歡并且去做了”,“扛得住多少詆毀,就經得起多少贊美?!蹦嵌螘r間,我每天都想一百種說辭,用來開導和鼓勵低沉的自己。
那個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孤獨。
沒有人理解我,想傾訴也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貳
去年冬天的某天早晨,正睡得迷迷糊糊,被我爸一個電話叫吵醒。他說奶奶快不行了,你快來看看她。我當時一個激靈就醒了,胡亂刷了下牙洗了個臉,抓起衣服下樓打了個車直沖醫院。路上一顆心揪揪地疼。
到了醫院我奶已經快不行了,我爸還有姑媽他們把我往我奶跟前推,讓我叫聲奶奶。我湊過去,看著瘦到脫型的奶奶,嘴巴大幅度地張開合上,艱難地呼吸著。
我奶耳朵一直背,我大聲說奶奶,我來看你了。她眼睛忽然有了光,然后眼角開始流出眼淚。奶奶稍微緩過來一點,親戚們看我手足無措地站在那里,就讓我先走了。
后來我才聽姑姑說,奶奶前幾天清醒的時候一直在說還想要多活兩年,領兩年退休工資給你交學費。
出了醫院,人就整個軟了下來。冬天的風呼呼地吹著,我愣愣地站在馬路旁,一直抖一直抖。那是我為數不多次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我們對于消逝事物的無可奈何。
我打電話叫了幾個朋友出來聊天,但是我發現他們是無法分擔這份傷痛的。
于是我從城市南邊一直走到城市北邊,從天亮走到了天黑。剛下學的小朋友撒著嬌想要吃路邊的玫瑰小鏡糕,一對情侶剛剛吵完架,街上有人在笑,有人在鬧,時光就在整個城市吵吵嚷嚷中悄悄流逝著。
那一瞬,這么大的一個空間里,似乎只剩下我一個人。
孤獨是什么?那時的我覺得,孤單是不知所措,是無可奈何,是想說的話說不出口。
叁
放假的時候去了麗江,坐很久的公交車,跑去一個如今已經想不起來名字的地方玩。公交車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把我們拉到了有很多高大松樹的地方,它們上面結著大大的松塔,陽光打在樹上折射出好看的光。成片的樹林隱天蔽日,像極了海鷗食堂里正子尋找到的那片森林。
朋友獨自去尋廁所,我便撿了一個松塔,摳里面的松子打發時間。正摳著,有個人過來問路。是一位僧侶打扮的人。
他的年齡不很大,穿著僧袍,背著一個包。他向我問路,我抱歉地搖了搖頭,告訴他我也是外地來旅游的,不太熟悉。但是如果他不著急的話,我可以幫他查一下。他笑著點了點頭,我便打開手機地圖,搜了一下,果然就在不遠處,他謝過我,卻沒有要走的意思。
我便和他聊起來。問他你一個人么?他點了點頭。
”你一個人跑這么遠不覺得孤單么?“
他笑了起來,指指天,又指指一旁郁郁蔥蔥的樹林。他說你看啊,今天的天氣是不是很好?一旁的樹林是不是很綠?下午的陽光很暖,風也很舒服。這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被創造出來給我們享受的,否則為何一顆蘋果都要有那么多種?既然如此,我走在這么美的一片景色中又怎么會覺得孤單呢?
周國平說過,“我認為孤獨比交往更重要,一個人如果不能和自己相處的話,我認為他是真的沒有靈魂的。”
我的外婆,還有小師傅。他們不覺得孤獨,我很想直到是什么讓他們這么堅定。
肆
面對孤獨,你害怕過,迷惘過,但是經歷過便有新體會,是經驗,是一種積極、無所畏懼的心境。
你的人生才剛到1/4,你不怕失敗,也不怕挫折,不怕痛更不怕重新來過。因為年輕最寶貴的就是可以犯錯誤的機會。
你體會過孤獨,明白它并不可怕,它是彌足珍貴的。就像生命中必須有裂縫,陽光才能照得進來。毋庸置疑,孤獨的背后,一定就是成長。
也許水滴短時間之內難以將磐石打穿,但是只要開始,永遠不算晚。
文末彩蛋
看來自遠方的星辰
和身處億萬塵埃中的你
一樣的
別再低著頭
風吹不動轉金筒不能叫醒你
把頭探進塵雪里
透過徹夜的溫度
悄悄望著枯萎的花
和高飛的鳥
春雨灑過的夜里
在這個堅硬的世界里
孤獨的人也會有他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