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近一直在看《太子妃升職記》(抱歉,無意蹭熱點),其中嗑瓜子F4那不知算不算友誼的關系讓我想起了自己見到的那些女生小圈子。
? ? ?嗑瓜子F4,是南夏皇帝齊晟的4個妃子。相同的成長環境,相同的愛好和境遇使她們走到了一起。誰也不比誰低賤,誰也不比誰寒酸,一樣地高貴,美麗,家世顯赫,又同樣不得皇上的寵愛,也就因此成了每日八卦閑聊的好姐妹。和現在女生的友誼像極了。
? 我們從小不就是這樣嗎?因為有一些共同點,就有了一幫一起吃飯,逛街,上廁所的小姐妹。嘻嘻哈哈中,以為這就是友誼了。畢業了,小圈子自然就解散了。開始時的不舍很快被新的圈子的形成而消散。
? ? ?小學時期,有的人成績好,有的人很努力卻怎么都是個被老師嫌棄的"差生"。老師告誡“不懂事”的我們:"別和那些差生一起玩。"于是,成績開始成為劃分人的官方標準。女生們總是傾心于數學好的男生,男生們又頗為欣賞文采好,英語好的女生。"優秀的物種"相互吸引,相互靠近,旁人只有感慨憤懣的份,想融入他們的討論,很難。
? 初中時期,正是關注自己,關注異性的時候。長得美,長得帥的姑娘小伙總是同性簇擁,異性追捧的對象。長相普通的就變著法地努力學習,畢竟“顏值不夠,智商來湊”還是個靠得住的辦法。至于那些資質平平的,活在邊緣的一般人,總是容易被眾人遺忘在記憶中。以至若干年后的同學聚會上,竟無人能記起自己的名字。
? ? ?上了高中,大家便按成績,家底,父母職業站好了隊。大家各有各的打算,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交往的圈子,陣營之間界限分明,沒有交集。你們不懂我們說的"海藍之謎",我也不愿聽你們爭論數學題。
? ? ? 上了大學,便不再對依附,歸屬有那么強烈的渴望。考研的,出國的,工作的,各有各的活法。即便有相同的打算,也很難說上幾句真正交心的話。我們習慣了把自己偽裝起來,裝作一切都好的樣子。可你總想能有個隨時能聊天,隨時能約飯的好姐妹,像...“她們”一樣。
? ? ?當你看著她們“姐妹情深,羨煞旁人”,而自己“形單影只,獨來獨往”心生悲涼時,當你無法融入像“瓜子八卦團”“小時代姐妹花”那樣的小圈子里時,不用太難過。你要知道,孤獨是人生常態,沒有誰能陪你走過完整的一生。他們一群人在狂歡的同時,內心未必也不是空虛的。
? ? 不必感慨“小圈子那么多,可你一個也擠不進去”,不是她們不帶你玩,不是你丑,你窮,你平凡,也許是你內心深處壓根不想要那樣的“友誼”呢?只有你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了,活得像一支隊伍,井井有條,豐富多彩,不卑不亢時,你會發現,你已經不需要依靠一個圈子來找到你的存在感了,因為此時的你已足夠閃耀。